让低年级合唱教学乘着“奥尔夫音乐教法”展翅飞翔

2019-10-12 06:22宋力红
艺术大观 2019年19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

宋力红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听课与走访,归纳出童声合唱作品中所面临的三点问题:课堂时间短、训练难度大;学生音准能力、音色把握的程度不一;作品各声部的和谐统一较难。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以《丢手绢 找朋友》合唱教学为案例,提出了运用奥尔夫教学手法进行情境创设和声节奏,同时选取节奏和声中最适合的声部进行学习的方法,从而达到旋律声部与节奏和声的和谐统一,以及激发低年级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多声部合唱;教学;案例

一、引言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敢于表现,对于新鲜的事物存有极大的好奇心。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孩子音色干净,甜美,模仿力极强。选择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合唱研究虽然有难度,但优势也颇多。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很活跃。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培养健全人格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范围广泛流传。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还培养了一种“团队”的意识,它需要孩子们互相配合协作,学会领导与被领导,让孩子体验音乐,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合作、服从的意识。

二、背景

日常的音乐教学中遇到童声合唱作品一直是大家比较棘手的问题。通过对部分音乐教师的听课和走访,我将问题大致归纳为三点:一是课堂时间短、训练难度大的问题;二是学生音准能力、音色把握的程度不一的问题;三是作品各声部的和谐统一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学的方法过于陈旧,就会耗费老师和学生过多的精力,效果还不一定令人满意。

因此,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来因材施教,作品也可以有难到易,还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程度对作品进行适当的改编,并且运用奥尔夫教法的体态律动、说唱功能、舞蹈表现、使合唱课变得更加有层次和更加活跃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唱的魅力。以前我从未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过合唱教学,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运用奥尔夫教学手法进行合唱教学,孩子的年纪越小,教学效果越好。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更为天真,童趣也多,所以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更为丰富,在分组合作当中表现出的姿态也不一样。在选择曲目时可以选一些有轮唱声部与和声区别较大的作品进行练习,这样会有惊人的效果。下面这个案例就是我在进行低年级合唱教学《丢手绢 找朋友》中“丢手绢”部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三、案例呈现

(一)发现问题:合唱部分交错的旋律和轮唱的把握

这个乐段的领唱与合唱部分旋律交错进行,会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是后半拍的切分节奏的掌握;

2.是合唱声部与领唱之间相互交错进入声部的时值准确率的掌握;

3.是在合作演唱时合唱声部在进入角色时上容易抢拍。

(二)寻找策略:运用奥尔夫教学手法进行情境创设和声节奏

方法是一组学生拍手朗读歌词,另一组学生加入神秘节奏。

“丢手绢”这项活动是来源于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而且也是她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歌词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歌词很熟的情况下玩儿起来就会轻松许多。

1.节奏和声——运用游戏感受

在课上我先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圈,就按照他们平日里玩游戏的样子一起拍手、一起按节奏朗读“丢手绢”的歌谣,然后我站在圈外加入游戏完成另一个声部角色。

2.突破重点——后半拍切分节奏

首先是在休止符的小节跟随学生们速度用手摇动手绢,然后当我声部到来的时候在后半拍切分节奏的地方用神秘的表情和声音轻声进入进行轮读,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小心,不要破坏孩子们的规律和情绪。

3.突破难点——节奏补位

一旦发现有孩子随着你的声部跑了就要提示他们。这样一两次后,逐渐要让学生发现你刚才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找到规律后邀请另一组学生和你表演同样的内容,上下交错形成和声节奏的朗读,感受到两个声部产生的音响效果。

(三)不断优化,进行和声旋律

能准确进入,可一旦加入音高就会事半功亏了。而且还是很容易丢失之前培养起来兴趣。所以这就要求老师的智慧层出不穷才行。

1.因才选材——选取节奏和声中最适合的声部进行学习

二年级学生如果在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情况下演唱三度音程或四度以及更大的音程难度较大,而且这个乐段的音区也不太适合他们甜美的童声,标有五角星的声部音域较低不足以突显性格,所以经考虑我就去掉了这个声部。事实证明也没有破坏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特征。

2.投其所好——由男孩子在和声节奏的基础上加入音高

要求全体男孩子来扮演具有超能力的、顽皮可爱的“捕捉者”。先由教师来范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让男孩子们发现这个声部的音高特点,在后半拍切分节奏的休止符处加上一个有气势的动作,来解决进入声部的准确性。在之后的乐句中一直保持“p”的力度,用低沉、神秘、诙谐的音色进行演唱,直到倒数第三小节的切分节奏处表现出急切和获胜的心情时才做“mf”的力度处理。

3.合唱效果——旋律声部与节奏和声的和谐统一

“丢手绢”的旋律声部由女孩子们来演唱是想体现那种天真甜美的性格特征,加入男孩子演唱的声部旋律,彼此交错辉映,使歌曲欢快的情绪得以表达,同时也在作品原有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音响色彩。演唱的不同声部的孩子加入不同的节奏律动,使得合唱作品在“奥尔夫教法”的帮助下表现得更加立体。

四、案例反思

在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解决低年级合唱的问题上,我觉得教师一定要有想法,尤其是在选材上要多费一些心思,对于低年级合唱建议从轮唱开始逐步进入和声。我们可以在平时孩子们的音乐教材中选择合适的作品进行改编,经验告诉我,拿学生会唱的声乐作品进行合唱训练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到和声的魅力所在。在歌曲中不断与其他声部的交错、碰撞、填充都可以让孩子们得到学习以外的快乐。其实孩子们并不害怕演唱合唱歌曲,反之,只要方法得当他们也会乐于参加,甚至还可以参与到编创的活动中来。

在平时的低年级合唱训练当中“奥尔夫教学法”对我的帮助很大,它是音乐课变得更加具象和立体化。使得合唱教学在他的帮助下变得有趣和生动起来。也使得教师的信心倍增。这首合唱歌曲即将作为我校的参赛曲目参加明年举办的各种赛事,现在孩子们已经完成了整首作品的“丢手绢”部分。这在以前不可能完成的,现在有了好的方法后事半功倍,效果拔群。

参考文献:

[1]范曉君,王朝霞.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规划教材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 第3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

[2]李恬.奥尔夫教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教育,2019(29):60-61.

[3]米高慧.奥尔夫教法中的节奏对学前儿童音乐的开发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3(18):164.

[4]龚丽.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20(04):114.

[5]刘婷.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9(52):138.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教育教学
“互联网+”的现实案例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