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德育课程中加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2019-10-14 11:01何军旗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活体验换位思考主题活动

何军旗

[摘   要]教师要在结合体验式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良好的德育课程学习环境,完善德育课程建设,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关键词]德育活动课程;道德体验;生活体验;换位思考;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4-0064-02

近年来,人们对高中生的教育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改变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生德育的缺席或者弱化的状态,德育课程建设得到了重视。在此背景下,教师要加强高中学生的道德体驗,从而提高学生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德育对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进而有效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一、深刻理解体验式教育的实质

体验式教育,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的体验式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事情经历。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产生极其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导或拨正其思考行为和思维方式。当然,从另外的角度理解,体验式教育又可认为是按照预期目标进行的教学,也就是说,先设定客观真实的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参与与目标相应的活动,经过一番感受、体验、反思、分享及感悟之后,最终实现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加和技能掌控力的提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从这一角度理解的体验式教育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前期分析、体验项目设计以及体验场景模拟等。

二、加强道德体验的途径

1. 强化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处处规范自己的行为及语言表达方式,做到言行一致,做好学生的道德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日前,国家教育部就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提出了意见并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提高和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开展德育课程的基本保障。

2.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让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和看待问题。通过换位思考,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他人的情感和处境,进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目前,许多高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不太能够理解他人。而且,大多数的高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叛逆期是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的一个时期,许多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因此,他们会对父母的关怀与叮嘱表现得十分不耐烦,且会顶撞父母,这些举动会使学生与其父母产生各种矛盾。因而,在德育课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讲解有关叛逆期的一些科学知识,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电影视频、图片等,让学生看到在某种情境下父母的真实反映,看到父母的用苦良心,看到父母受到孩子无意伤害后的痛苦表情……从而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不仅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通过换位思考,学生能够醒悟,进而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地完善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审时审事。能够换位思考是一个学生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除了家人外,在与同学、教师接触时也要做到换位思考,更要对校园外遇到的人和事做到换位思考,从而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

3.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高中生的升学压力巨大,很难有闲暇时间去亲近自然、体验生活,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分配给了文化课学习。为此,教师要设计和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近距离感受社会生活,以全方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社会现象,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每次用完共享单车后,都将其停放好,并让学生知道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提醒和纠正别人乱停乱放的不文明行为;告诉学生如果在大街上遇到有老人摔倒,要主动去搀扶或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告诉学生如果在街道上遇到有人乱扔垃圾、破坏绿化等,要以善意的方式提醒对方或者主动去维护大家共同的美好生活环境;利用节假日休息的时间,随父母或者同学一起去敬老院做义工,奉献自己的爱心,从自身做起,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分爱,整个社会就会充满爱……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和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4.创设良好的德育课程学习环境

德育课程的开展要与具体的科目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高中各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中,蕴含了大量的德育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活动。德育活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节目,让学生感受社会的温暖并向节目中提到的道德榜样学习;可以邀请革命老兵做专题报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可以组织优秀校友做报告,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辜负人生,做有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可以举办以“感恩”“青春励志”等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水平。

5.完善德育课程建设

在高中德育中,在综合考虑德育内容、目标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教师通常釆用课外体验的方式来开展德育课程。例如,学校可以设置社区服务课程、网络咨询课程以及社会实践课程等。以社会实践课程为例,教师可以鼓励或直接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且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当然,德育内容的选取应该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教育资源,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大众化的素材选取,将现实生活中值得体验的道德情感和认知融入德育之中。如此,便可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教师应明确,无论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意志,还是加强学生情感体验,都有着非常积极且正面的作用和意义。经过严格且规范的意志磨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必然会得到质的提升,如此,高中德育的开展和进行便有了真正的意义。

加强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体验,可以促使高中生融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枯燥说教方式,克服纸上谈兵的弊端,紧密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进一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明,李宇环.体验式中学德育的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7):221-223.

[2]  戴栋焱,王建国.关于高中德育教育中道德体验的有效运用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6(12):87.

[3]  毛遇婷,张军莉.刍议体验式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应用[J].高考(综合版),2015(3):112.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生活体验换位思考主题活动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如何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实行有效教学
化学课堂教法与学法优化同步探究
换位——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生活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