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与探究

2019-10-16 04:38罗江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有效策略语文课堂

罗江萍

摘 要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用的是教师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研读的方法。甚至老师在讲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本内容一片茫然。教师一堂课下来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根本不知其所云。这样一来学生的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们必须把课本研读还给学生,变教师的“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的“学”呢?本文针对“少教多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与探究研究。

关键词 少教多学 语文课堂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实质是“少教多学”,教师对学生想不通的地方加以引导,适当启发,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多思考,以此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将少教多学作为行动指南。

1“少教多学”的概念

“少教多学”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但是,让教师少教,并不代表不教,而是从中引导与启发,让学生发挥自身创造性,以此进行人才培养,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失去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让学生达到自主合作学习的境界。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

语文是一门教学科目,属于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主要内容是语言文化。语文不仅是我国母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在小学语文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语文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语文的内容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语文与生活相结合,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让其在阅读中反复品味,体会汉字体现的内容。另外,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速度较快,其认知能力比较模糊,感受力较强,教師应该利用此特征,对学生加以引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小学语文“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挑战,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基于此,“少教多学”逐渐运用于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并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1)改变教师教学观念。为了更好地贯彻“少教多学”,教师要改变自身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教师观念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传统思想观念,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往,课堂教学是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抑制了学生天性,导致其缺乏独立阅读能力,课堂教学质量不佳。而“少教多学”的运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从旁引导,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新鲜事物,其探究的欲望非常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对学习产生兴趣,尽快进入教学环境中,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文章进行阅读,学生在角色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情景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投入到语文课堂中。

(3)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素质,在“少教多学”课堂中,互动学习可以让学生的团队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根据注释自行翻译,教师在旁引导指点。在交流学习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取长补短,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4)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课堂中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质疑,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力与创造力,帮助学生塑造想象力与好奇心。

(5)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不仅是指语文课堂,还包括课外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按照学习计划逐步完成学习目标。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触摸春天》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对于阅读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使用正确的朗读方式,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对于阅读能力好的学生,教师可将阅读技巧教给学生,使其领略到阅读的魅力,以此提升其阅读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其勇敢地走出课堂,促进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注重学生平等,以此建立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不断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阴桂珍.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少教多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课外语文(下),2017(03):3-4.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有效策略语文课堂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