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

2019-10-21 03:02主持人美国天普大学旅游与接待业管理系教授
旅游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本土化理论旅游

主持人:李 想 美国天普大学旅游与接待业管理系 教授

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并不算一个新话题。从19世纪中叶的“体用之争”到20世纪早期李济先生对科学“去欧洲化”、人类学家“去民族化”的思考①查晓英.李济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去民族化”与发展科学[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6):119-129.,及至20世纪80年代杨国枢、黄光国等对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尝试,再至近年来徐淑英等对中国管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倡导,谢宇、翟学伟等对社会学本土化的辩论等,众多领域的海内外华人学者们对本土化研究(indigenous research)和研究本土化(indigenization of research)做出了广泛讨论。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研究领域,中国旅游研究在经历了积极的国际化探索后,也逐步开启了本土化回归。本期笔谈特邀几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对此话题的思考,并希望以此为起点,推动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获得更多关注。

旅游本土化研究的探索——现状、困境与展望

王永贵1,李 霞2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 100029)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0.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新时代下,立足中国旅游业发展实践和难题,探索能够指导中国旅游实践的本土理论体系,助力中国旅游业逐步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和提升中国旅游研究的话语权,正日益成为中国旅游学者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一、旅游本土化研究的问题提出

由于中西方在经济、社会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直接照搬而来的西方理论往往无法有效指导中国独特的旅游实践,围绕旅游现象暴露出的现实问题正在倒逼本土化旅游理论的探索,旅游本土化研究成为必然趋势。其中,这里所说的旅游本土化研究,强调的是旅游研究应该立足于中国情境下的旅游现象、构建能够解决中国旅游实践难题的旅游理论②张宏梅.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与中国旅游本土化研究[J].旅游科学,2011,25(5):1-9.。不过,旅游本土化研究并非全面否定西方旅游理论对中国旅游实践的指导意义,而是突出基于中国情境对西方理论进行修正以确保理论的适用性,同时适时总结中国旅游现象和经验优势,构建中国特色的旅游理论③保继刚.中西方视角谈旅游研究与理论建构[J].旅游学刊,2014,29(2):9-11.。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国的旅游现象逐渐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逐渐成为国际上主流旅游期刊和酒店类期刊的关注重点④SHEN Y,MORRISON A M,WU B,et al.Where in the world? A geographic analysis of a decade of research in tourism,hospitality,and leisure journals[J].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2018,42(4):171-200.。这种趋势也从侧面表明,相较于其他旅游研究主题,“中国旅游”这一特色研究领域在国际旅游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⑤HUANG S,CHEN G.Current state of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6,20(October):10-18.。如何借助这种优势,提出体现中国智慧的理念和方案,向世界讲好中国旅游故事,亟须中国旅游学者群策群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中国旅游学者必须登场了。

二、旅游本土化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40年,旅游业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中国道路”,紧贴旅游实践的学术研究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引进吸收到创造的过程。在旅游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无数学者身体力行,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为中国旅游特色研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概括而言,中国旅游本土化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6年,研究肇始,奠定旅游特色研究基调。旅游业开始从事业定位向产业定位过渡,为旅游研究奠定了政府主导、问题导向的“中国特色”基调①谢彦君,那梦帆.中国旅游40年研究中的理论发育及其角色演变[J].旅游学刊,2019,34(2):13-15.。受当时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影响,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外事接待和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但理论基础不足,本土化研究几乎尚未展开②TSANG N K F,HSU C H C.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in China: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journal publ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1,30(4):886-896.。第二阶段:1986—1999年,洋为中用,本土化研究初现端倪。该阶段,一些西方主流旅游研究理论以及旅游发展理念陆续进入国内,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③BUTLER R W.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 Canadian Geographer,1980,24(1):5-12.、旅游凝视理论④URRY J.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Sage,1990.、本真性理论⑤MACCANNELL D.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M].New York:Shocken Books,1989.以及生态旅游、遗产旅游和社区旅游等⑥刘俊.应重视和深化度假旅游的本土化研究[J].旅游学刊,2008,(4):11-12.。由于引入时间较短,国内学者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多以简单的案例分析、SWOT 分析等定性研究为主,缺乏理论创新。第三阶段:1999—2008年,特色凸显,理论吸收创新并行不悖。考虑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区旅游冲突等问题,保继刚等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具体旅游案例中来,探索了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划分以及参与路径等问题⑦保继刚,钟新民.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该阶段,国内旅游学者如张凌云围绕“非惯常环境”重构了旅游的本质以及研究框架⑧张凌云.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10):12-16.;谢彦君对“旅游体验”进行了界定,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贡献了重要的中国智慧⑨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旅游+”开启,本土研究向纵深发展。旅游大数据、社交媒体、共享经济背景催生的民宿与短租等新现象层出不穷,中国旅游业进入了综合性、复杂性的“旅游+”阶段,旅游学术研究也迈向成熟阶段,研究主题转向微观层面的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

在谢彦君所界定的“旅游体验”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把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逻辑起点⑩吴俊,唐代剑.旅途体验研究的新视角: 具身理论[J].旅游学刊,2018,33(1):118-125.。据此,本文把体验作为旅游的核心过程,立足旅游企业营销管理实践,从已有旅游研究中提炼出微观层面的研究框架(图1)。针对旅游者主体,目前研究主要借助市场营销和心理学理论,如计划行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研究旅游者个体特征、旅游动机和心理、行为意向、满意度以及价值感知等主题,也有学者将研究从旅游者个体扩展至旅游者群体。除此之外,随着旅游活动中不文明行为等现象频繁出现,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成为新的热点。

与此同时,旅游目的地是旅游研究的另一个核心问题,研究内容聚焦在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品牌以及目的地营销。在原有认识视角研究基础上,陆续有学者开始引入情绪视角来探究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同以及行为意向,如涂红伟等借助情绪评价理论,以积极情绪为中介,揭示了目的地形象和旅游者行为意向之间的正向关系⑪涂红伟,熊琳英,黄逸敏,等.目的地形象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基于情绪评价理论[J].旅游学刊,2017,32(2):32-41.。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目的地营销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手段,借助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塑造、传递目的地形象是旅游实践者和学者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针对该主题的研究多停留在模型简单构建阶段,技术情境的作用体现较弱。同时,学者们聚焦于利益相关者主体之一的目的地居民,探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态度、行为意向以及模式等。

此外,旅游企业或经营者是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服务的主体,如在线旅游机构(OTA)、酒店及民宿、航空公司等。对于旅游企业的微观研究,一方面集中在旅游企业内部领导与员工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如领导类型对员工创造力、公民行为以及组织绩效的影响等;另一方面则嵌套于旅游者研究主题中,从旅游企业作为服务提供者这一视角出发,以服务营销、顾客价值等理论为依据,探究服务质量评价、服务失误补救、价值共创和旅游者价值感知、满意度和忠诚度等问题。

图1 基于营销管理视角的旅游研究微观框架

三、旅游本土化研究的困境

通过梳理旅游本土化研究的进程,不难发现其中不乏特色概念、理论和思想。但不论是与西方先进旅游研究还是与本土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比,中国旅游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土旅游理论发展、体系构建困难重重。具体来看,其发展阻力和困境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缺少本土化研究的思想纲领与基本路径。受制于旅游学科的复杂性,已有旅游本土化研究多是针对某一特定主题展开讨论,如遗产旅游、社区旅游、旅游伦理、旅游人类学等,尚未形成鲜明的本土化研究主线①李伟.旅游人类学的建构与本土化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0,(4):72-79.。相反,在盲目追寻研究热点、“什么流行就研究什么”的问题导向下,许多学者仅是借助案例分析或简单搭建理论模型,将研究内容“套”在不同的专题研究情境下,导致出现丛林乱象,研究流于表层,因而难以深入挖掘中国特色情境元素、发展本土理论。

第二,重西方理论应用但本土化创新严重不足。由于中西方在市场、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将西方理论直接拿来研究中国旅游问题,必然会造成理论与中国情境的冲突,难以有效指导中国的旅游实践。在这一方面,尽管有学者做了尝试与创新,但多数学者仍未意识到本土化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缺乏对问题的研究情境和成熟模型适用性的思考,理论构建意识薄弱。以旅游者的决策和行为研究为例,不少研究者仅是将已有测量量表直接借鉴过来,没有体现出非惯常环境下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惯常环境下一般消费者行为的区别。也有一些学者在理论创新方面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即过于强调研究情境的特殊性,未将旅游现象背后的规律提炼至理论高度,在推动服务营销理论创新,特别是旅游服务管理创新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与多元化有待加强。受西方主流研究范式影响,为了提升旅游研究的合法性,中国旅游研究从早期的定性描述不断地朝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努力,但整体仍以定性研究为主。由于定性研究方法的灵活性,旅游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在规范性方面有待加强,如多数学者对于定性研究的信度、效度等问题重视不够或案例研究中仍采用单一时段的个案形式,样本代表性严重不足等②张朝枝.定性旅游研究:表达规范与反思——基于2000—2013年《旅游学刊》载文分析[J].旅游学刊,2017,32(1):89-98.。再者,与其他学科相比,旅游研究的方法总体上较为单一,有待优化。

四、新时代旅游本土化研究的未来展望

新时代旅游本土化研究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紧迫性。如何构建中国旅游研究语境,推进本土化研究落地,是中国旅游学者需要不断摸索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旅游本土化研究应根植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土壤,围绕中国情境下的独特旅游现象,以旅游活动中的4 个核心主体(即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相关部门及政府)为突破口,结合中国情境对已有理论进行适应性修正或创造的同时,将旅游研究与旅游业的成功模式、实践问题以及特色制度和文化进行融合创新,推动旅游本土化研究的进展(图2)。概括而言,本土化研究未来可以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聚焦信息技术变革,把握本土化研究的新情境。数字技术的变革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传统的旅游形式、旅游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在快速迭代的环境之下,聚焦旅游者行为和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与管理研究主题,探讨如何将大数据、新兴社交媒体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变革性营销工具应用到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经营者和管理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服务作用,打造中国旅游品牌、提升旅游者的消费体验等,是旅游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可以深入挖掘中国模式、中国机制的新方向。

第二,融合多学科理论,探索本土化研究的新视角。对于旅游管理学者来说,借鉴并融合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是旅游本土化研究的新契机,而难点和重点则在于借鉴哪些理论、如何将其与旅游现象相融合。以旅游目的地营销为例,已有学者尝试借助营销领域中的“感官营销理论”,从视、听、嗅、味、触5 种感官体验而非传统的心理认知角度来探究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拓展了目的地营销的研究视角①吕兴洋.目的地形象的感官营销思考[J].旅游学刊,2018,33(3):7-8.。再者,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将服务营销理论应用到旅游服务设计与开发、服务失败和补救情境中,也为旅游体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2 旅游本土化研究的路径和方向

第三,关注利益相关者,捕捉本土化研究的新问题。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居民是旅游活动中不容忽视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以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为核心的社区旅游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核心主题,涉及社区居民参与的动机、模式、路径以及效果等问题。社区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旅游扶贫相结合是当下旅游研究的新热点,在生态旅游和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方式和途径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特征、诉求和行为,为本土化研究提供了新问题、新现象、新素材②叶俊.精准扶贫视域下社区参与旅游的几点思考[J].旅游研究,2018,10(1):14-16.。旅游学者可以采取典型案例动态跟踪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等方法,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参与旅游模式,为社区旅游研究贡献中国力量。

第四,兼顾特色化与全域化,融入本土化研究的新要素。“全域旅游”概念的兴起,推动旅游学者对旅游活动中涉及的要素的思考从单一、分散向系统、体系化转变。其中,全域旅游是一个综合概念,对于旅游学者来说,一方面可以将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扶贫旅游、红色旅游等主题相结合,探索特色旅游与全域旅游协同发展的途径;另一方面,在全域旅游研究中突出人文社会资源的作用,将文化要素与旅游研究相融合,如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旅游目的地营销等主题中考虑不同民族、区域在饮食、节庆、居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这是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土壤,也是中国旅游研究的特色所在。除此之外,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要素融入旅游现象分析中,如在生态旅游研究中引入“天人合一”生态观,是探索兼顾多元化与系统化、融合发展的中国机制与模式的又一个落脚点③伍佰军.儒家“ 天人合一”生态观对生态旅游开发的当代价值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5(4):160-165.。

(第一作者系该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院博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9-08-27)

从旅游差异走向旅游认同(Tourist Identify)——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④该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84)阶段成果。

朱 竑1,2,杨梦琪1,2

(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0.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旅游研究从发展阶段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图1)。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属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大量旅游资源亟待开发,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成为该阶段最主要的特点。从研究的视角来看,这一时期整体属于相关概念、理念、理论及实践的引入期。第二个阶段是1990—2000年,是旅游研究的发展期。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步发展和大量旅游景区的陆续建成,旅游日渐进入良性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阶段。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学界对旅游市场作用的日益重视,大量针对旅游者行为、旅游体验和游客满意度、旅游目的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该时期理论探讨的主要领域。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至今的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旅游研究的成熟拓展期。这一时期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交通成为一个有效联系的整体。游客、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地、客源地成为人-地协商管理的一个全系统。从旅游研究角度来看,人与地方的互动研究成为主流,大量关于旅游与地方性、旅游与流动性、旅游地方认同等成果层出不穷,与之呼应的是国内近年来从上到下的全域旅游运动。

图1 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阶段Fig.1 Stages for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旅游研究和知识创造过程主要坚持古典实证主义的立场。认为真知的获得需通过不断经验研究的实证。中国的旅游研究多受唯物主义思潮的影响⑤保继刚.中西方视角谈旅游研究与理论建构[J].旅游学刊,2014,29(2):9-11.,一直处于经验不断累积、借鉴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过程。从《旅游地理学》教材的问世⑥张捷,郭永锐.从学术体系构建到学科知识溢出——《旅游地理学》(1999年初版)评述[J].旅游学刊,2014,29(6):127-128.,即中国旅游学学术体系的初步建立,再到旅游知识强势溢出的当下,中国旅游研究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困窘,尤其是国内外旅游相关理论创造还相对匮乏①吴必虎,张骁鸣.旅游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基础[J].旅游学刊,2016,31(10):16-18.。受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影响,国外学界产生了一系列经典理论。Butler于1980年代剖析了旅游地系统动态演化过程,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②BUTLER R W. Tourism Area Life Cycle[M].Oxford UK:Goodfellow Publishers Limited,2011.;Dan③DANN G M S.Anomie,ego-enhancement and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7,4(4):184-194.、Plog④PLOG S C.Why destination areas rise and fall in popularity[J].Cornell Hotel &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74,42(3):13-24.和Crimp⑤CRIMP J.The impac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on destination: A gravity approach[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Economics,1983,56-64.从不同视角开展旅游决策行为研究,建立的旅游决策推拉模型;Urry提出的“旅游凝视”⑥URRY J.Consuming Places[M].London:Routledge,1995.等旅游理论都成为划时代的知识创造。

而从中国本土的旅游研究来看,我们大多数的工作还停留在对西方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借用与移植上。例如,早期的城市旅游与RBD⑦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14(2):15-20;78.、旅游体验⑧谢彦君,吴凯.期望与感受:旅游体验质量的交互模型[J].旅游科学,2000,(2):1-40.、旅游地方感⑨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22(11):70-77.、旅游原真性⑩田美蓉,保继刚.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评判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1):12-19.、旅游地方性⑪魏雷,钱俊希,朱竑.旅游发展语境中的地方性生产——以泸沽湖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9-109.、旅游社区增权⑫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23(4):58-63.等研究。尽管上述相关工作已经根据中国的实际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创新和实证,对中国旅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但是,中国本土的旅游研究整体上还属于对外来知识的验证和拓展层面。从本土知识的创造来看,原创性的工作仍然比较缺乏,吴必虎的环城游憩带⑬保继刚,戴光全.评《区域旅游规划原理》[J].地理学报,2001,56(6):744.和中国大城市游客出行规律的“吴曲线”⑭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13(4):354-359.大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也有通过学科相互移植实现学术创新的。例如,借助城市地理研究中首位度位序法来对旅游城市规模的分析尝试⑮朱竑,吴旗韬.中国省际及主要城市旅游规模[J].地理学报,2005,60(6):919-927.。整体来看,基于中国本土的旅游原创研究还显得极为不足。

伴随着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及旅游行为的异质化,旅游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呈现出品项纷繁的态势。游客对于旅游空间的认同,日益成为影响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不再是纯粹地基于旅游资源禀赋的“猎奇”,或是基于旅游动机的互补性或差异性⑯SÁNCHEZ- RIVERO M,PULIDO- FERNÁNDEZ J I.Testing heterogeneous image in cultural/non-cultural tourism markets: A Latent model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2,14(3):250-268.,转而倾向个体或群体“忠于”自己的阶层、价值观、文化偏好等因素,重复去往同种类型的度假地、文化遗产地等旅游地。过往我们经常强调旅游的差异性程度往往会成为判断游客是否出行的决定力量。例如,内地游客热衷滨海旅游地、热带地区的人们总是成为北方冬季游客的主体、平原地区的人们向往山地旅游地、乡村游客热衷于城市旅游等。而新的时代,随着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以及升级换代,在观光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度假产品、养生产品、娱乐产品等一般认为是深度体验的旅游产品也应运而生,针对游客的层次属性,多元化、差异性的产品已然全系统出现。同以往追求差异相比,现今游客更为重视的是旅游的认同(tourist identify)。例如,知识水平高的游客更倾向于去游览文化遗产类旅游地⑰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9.,城市白领阶层倾向多次往返同一(与自我的品位相同的)度假地,大城市游客更热衷乡村类旅游产品,中国寒冷地区的游客向往热带旅游地等。因此,我们认为,旅游从追求差异,到追求认同,有可能成为转型时期中国旅游研究一个新的现象,并可能产生基于本土的理论概念。

2008年12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人文地理学学术沙龙”上,香港大学教授、现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林初升在其主题演讲中提及“playing with words,or playing with numbers”,并指出,就研究的难度而言,前者更难且更具有学术贡献。众所周知的加拿大地理学家McGee与城乡一体化模式——Desakota⑱MCGEE T G.Desakota[M]//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John Wiley & Sons,Ltd.,2017.,Massey 及其进步的地方感①MASSEY D. Space, Place and Gender[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4:146-173.,段义孚与其恋地情节——Topophilia②TUAN Y- F.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ttitudes,and Value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4.都是同样的情形。这些学术权威均是因为提出某个学术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继而使之成为他们相关学术历程中的重要理论标杆。

社会和文化地理学关注“人-地”关系的研究,不仅承认个体的唯一性,同时也强调群体意识对于个人决策的影响。这对于补充实证主义研究主导下的西方理论体系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也有助于厘清旅游同文化间的双向复杂关系,更好地实现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在中国快速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以往建构于西方实证和哲学思考之上的旅游研究,有望基于东方地方性知识和东方旅游群体自我意识的崛起而重构。中国为代表的众多新兴国家游客的新兴旅游行为,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西方旅游的再认识,以及伴随着我国高铁网络对旧有时空概念的压缩,进而给传统旅游产业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基于大数据采集与共享经济普及之上新的旅游体验等领域都将有可能出现基于本土、并改变世界的旅游原创性理论和方法。对此,我们心存热望,并相信年轻的一代旅游学者们,融贯西中,在学习、效仿中实现超越,进而为世界旅游研究贡献来自中国的理论创新。

(第一作者系该中心主任、教授,第二作者系该中心博士后;收稿日期:2019-08-15)

研究的初心:旅游研究本土化的原点思维

陈增祥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0.003

如果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会成为一个持续性议题,那它将会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界对本土化议题热议的新体现。实际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关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论述,社会学家林南指出,国内社会学界存在简单移植西方理论,忽视中国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地剪资料来迎合西方理论,以及缺乏理论抽象化能力的现象③王宁.社会学本土化议题: 争辩,症结与出路[J].社会学研究,2017,(5):15-38.。但真正形成关于本土化的热议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发声自中国社会学界、社会心理学界以及近年来的管理学界,具体讨论可见相关的一些论述④李宗克,曹锦清.本土化何以可能——社会科学中反思普遍主义的主要视角[J].学术月刊,2013,(9):5-12.⑤梁觉,李福荔.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进路[J].管理学报,2010,7(5):642-648.⑥吕力.管理学的元问题与管理哲学——也谈《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逻辑瑕疵[J].管理学报,2011,8(4):517-523.。它们都对以西方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主流研究范式开展过或多或少的反思,并就诸如是否需要开展本土化研究、本土化的内涵为何,以及如何开展本土化研究等议题进行过较为系统的阐述。所以,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探讨应该首先借鉴这些已有学科的经验,避免进入一些不必要的误区。

什么是本土化,本土化的内涵是什么?我们的研究需要本土化吗?如果需要,那么又该如何本土化呢?这些议题的解决程度将决定着中国旅游学人能否在本土化议题上达成某种共识,推进学科进步。但基于前面所述的诸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在本土化议题上的讨论情况来看,学者们并没有就这些问题达成统一共识,甚至连是否需要本土化都产生了强烈的争议。比如部分学者就认为任何知识都是特定情境下的产物,在中国情境中需要发展出中国的理论;而另外的学者则认为情境化本身就是任何社会科学理论构建的前提条件、应有之意,所以它不应该成为本土化的理由,而且他们认为研究的目标就是努力让所构建的理论能够具备普世价值。所以,如何在探讨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时避免出现无法弥合且无意义的分歧将成为旅游学人应该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但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探讨能否成功避开这些争执持谨慎态度。正是基于这样的“担忧”,本文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厘清本土化研究倡议的动因是什么,以及这些动因的背后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我想我们只有化繁为简,运用原点思维,围绕本土化倡议反映的本质问题,并围绕该本质问题的解决去看待本土化议题,才更有可能避开无谓的争议,真正实现本土化所期待的目标。

首先,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倡议的动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动因恐怕来自已经大踏步前进的中国旅游学人不满于已有的大部分研究简单粗暴地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理论或直接运用或剪裁后套用在中国情境中。这种简单的“拿来主义”研究在当下旅游研究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在本土化研究的倡议者看来,对于任何社会科学理论而言,理论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发展而来,因此任何非中国情境的理论在解释中国人、中国现象之时总是不可避免存在“隔靴搔痒”的嫌疑。这种对理论契合性的忧虑成为中国旅游学人号召开展本土化研究的最大动力所在。更进一步,所有本土化研究的支持者在知识论上其实都在秉持着这样一种观点,即他们认为由于涉及自由意志、价值判断等内容,所以社会科学知识并非如自然知识那样存在普遍主义,并认为以逻辑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获得的局部经验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普适性。由此,中国学者有必要基于中国情境发展本土化的理论。

旅游研究本土化的动因可能还来自当前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长足进步促使我们开始思考在世界旅游知识体系里中国人的贡献与话语权问题。通过本土化研究,以中国人为研究对象,为世界生产原创性的理论,改变知识权力体系中的从属地位,摆脱不对等的知识生产关系,提升民族自尊心,这也是不少学者推动本土化的动力所在。特别是习近平同志于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那么,如何才能在旅游学领域显示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呢?这同样成为今天开展旅游研究本土化议题的潜在原因之一。

最后,旅游本土化的深层次动因还来自学界之外。政府、企业与大众对真正有用的旅游研究的需求从未减少过,但学界在这样类型的研究上却出现持续性的供给不足。其中研究缺乏“中国情境契合性”,照搬西方理论成为潜在原因之一。所以研究本土化的倡议也成为部分学者开出的“良药之一”。

基于以上对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动因的初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旅游研究本土化的本质问题其实反映的是中国旅游研究在知识生产上的原创性与实用性问题,其中又以原创性为基本问题。本土化只是部分学者为上述两大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之一。但这个方案能够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学科在本土化争议后的情况。以史为鉴,或许能够为我们即将要展开的旅游研究本土化讨论提供一点启示。实际上,如果纵观中国社会科学界已有的、关于本土化的争辩,我们会发现已有的讨论更多地停留在何为本土化,是否有必要展开本土化研究这样初步层面的争议。在本人有限的知识范畴内,到目前为止本土化的倡议者并没有形成一种关于如何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共识,即如何开展本土化研究,如何在本土化思想的指导下发展出可靠的知识生产路径等更为具体的问题。当前本土化的讨论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性质的,指导学者在研究选题的选择上,在研究方法多样性的选择上,在理论构建上应该更多地具备学术自主性与学术创新性。再次回望早已探讨本土化的中国社会学界、社会心理学界,包括管理学界,我们会发现这些领域的现状并没有朝着本土化倡议者所期待的那样改变,学界并没有因为本土化倡议而有更多的人从事本土研究,也没有产生更多的本土概念、本土知识,更逞论本土范式。

实际上,当我们开展旅游研究本土化议题时,我们反而应该警惕“本土化”三个字所开启的学理争议与情感反应可能给学者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一旦涉及“本土化”三字,就往往需要附带讨论如下议题,包括本土化与全球化/国际化的关系,本土化与西方化的关系,研究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科学与真理的关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以及涉及学术霸权与学术平等,研究范式中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定性与定量研究,等等。这些议题一旦开启,可能带来的是“无止境”的争议。在此,我们应该倡议旅游研究本土化的讨论应该回到研究的初心,即知识原创性的问题上来。该问题的解决不单单可以满足本土化倡议者的需求,更可以解决旅游学界多年来一直对旅游知识外溢不足的担忧。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本土化倡议者所不满与针对的问题,其实就是关系到中国是否存在着这样一群学者,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志业,不忘初心,立志于以学科规范的方法来指导自己从事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并经由自己的抽象思考而构建出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搁置本土化争议,运用原点思维,回归研究初心的倡议同样来自一些学者的心声,如王宁提出本土化的根源是知识创新问题,并从制度分析视角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提高中国学者创新知识产出的建议,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学术批评制度、学术发表制度和教育制度等4 个方面的建议。谢宇与周雪光同样认为要以好的研究为标准来超越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争辩①②谢宇.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J].社会学研究,2018,(2):1-13.。

最后,笔者认为本土化倡议下开展好的学术研究与我们一般意义上开展好的学术研究并无二致。我们不妨做个反事实的思想实验,就是在没有本土化倡议的学术研究社群中,能自发产生本土化倡议者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吗?即中国学者是否可以建构出真正能够解释真实世界,并指导实践发展的理论?在笔者看来,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与是否有本土化思维无任何关系,恰恰是中国一系列关于科研制度的改革情况将决定中国学者在从事真正学术研究时,是否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具备所谓的本土思维,从而以真正发展理论为初心去从事研究。假使中国的科研制度没有加以变化,比如在晋升与科研奖励上,发表英文成果所获得的奖励会更加的丰厚;又比如中文期刊的数量与质量相对于英文而言都有待提升,那么情况将如翟学伟所言的本土化研究不是更多了,而是更少了①翟学伟.社会学本土化是个伪问题吗[J].探索与争鸣,2018,1(9):49-57.。在现有情况下,绝大部分的科研人员会为了生存与发展而无法更多从事“好”的研究。反之,如果有足够的制度支持与保证,那么一位合格的学者在开展研究之初,就必然会考虑到研究的情境问题,考虑到自己所发展的理论与现有理论的对话,并将理论创新作为自己的“紧箍咒”。如此,知识能否原创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者系该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9-08-25)

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与乡村旅游的学术实践②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37).

黄震方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0.004

长期以来,中国的旅游研究主要是借鉴和引进西方的理论范式。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研究本土化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央大力倡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下,深刻理解旅游研究本土化内涵,积极推动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实践,对形成中国的旅游科学特色和学术优势,提高旅游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的旅游研究起步较晚,通过学习和移植西方相关理论,客观上使中国旅游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旅游研究的本土化却相对滞后,存在理论研究脱离中国实际、理论创新与本土特色薄弱、学科体系不够健全、国际学术话语权不强等问题。推动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既是时代的呼唤和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旅游科学工作者担负的崇高使命和重要责任。

学术本土化是指将外来理论知识融入和转化成符合本地实际与发展要求,并形成能展现本土特色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造过程。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的基本内涵,一是要体现3个基本特征,即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③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N].光明日报,2016-05-19.;二是中国旅游研究的特色化,要立足中国国情,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开展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实践和学术探索,深刻解读中国复杂的旅游现象,推动研究对象、研究议题、旅游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本土化,构建中国特色的旅游理论体系;三是西方旅游理论的中国化,要坚持洋为中用,以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视野和多元主义视角,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通过合理的吸纳、验证、转化、融合和改进,形成符合中国实情的旅游学理阐释;四是中国旅游理论的原创化,要强化主体意识,坚持原创理念,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学术资源③,创造独具优势并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旅游科学成果,并通过与西方旅游科学的对话互通和理论输出,不断扩大中国旅游理论和学术思想的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乡村旅游研究本土化的学术实践

乡村旅游地是中国旅游本土化实践的重要载体。基于中国乡村独有的文化传统和复杂的旅游现象,加强乡村旅游研究,是推动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的重要途径。应逐步摆脱过于依赖西方学术思想的束缚,立足于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本土实践,致力于旅游学术创新,实现从西方“理论消费”转向本土“理论生产”。

1.建立学科自信,突出主体作用。中国乡村的广阔性、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及其几千年来积累的深厚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有挑战性和典型性的旅游研究对象,也是最能产生世界级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理想场所。中国的旅游研究者应该建立充分的学科自信,坚定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发挥人才优势和主体作用,将乡村旅游研究作为发展中国本土旅游科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吸引更多的海归学者和国际专家研究中国的(乡村)旅游问题,逐步构建起中国旅游科学的主体性地位。

2.扎根中国乡村,坚持需求导向。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乡村实际,以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和重要现实需求为导向,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要求,扎根乡村开展充分的田野调查,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乡村的基本国情、民族特性、文化特性和旅游状况,善于发现新的旅游科学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新观点和新理论,为中国乡村旅游研究搭建本土化的学术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科学决策,服务于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的伟大实践。

3.强化问题意识,聚焦重点领域。以发现、研究和解决中国乡村旅游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为导向,重点聚焦以下学科领域和科学问题:一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问题,如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与保护利用、环境承载力与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格局演变、生态旅游者行为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教育与生态文明传播、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旅游地生态监管体系与补偿机制,乡村旅游与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机制及协调发展模式、乡村旅游碳排放(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等①黄震方,陆林,苏勤,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2015,34(8):1409-1421.;二是乡村文化保护传承(文化复兴)与旅游发展问题,如乡村旅游文化的地域类型与价值测度、乡村旅游地文化景观与文化基因、保护体系与利用模式、变迁过程与影响机制、文化空间(结构)与文化效应、真实性与地方建构、旅游凝视与地方感、乡愁记忆与文化活化、文化恢复与文化重构等②黄震方,黄睿.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J].地理研究,2018,37(2):233-249.;三是乡村产业振兴与旅游发展问题,如乡村旅游与高质量发展、旅游文化保护与创意开发、旅游品牌建设与特色营造、旅游市场与营销创新、旅游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旅游产业转型与产业重构、旅游产业运营与产业效应、旅游体制机制与管理创新等;四是乡村社会生活与旅游发展问题,如乡村宜居环境与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旅游社会影响与社会关系重构、旅游空间生产与社会空间重构、乡村旅游绅士化与乡村人口回流、乡村旅游就业与就地城镇化、乡村旅游扶贫(富民)效应与农户生计变迁、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活融合及其影响等;五是乡村组织治理与旅游发展问题,如乡村旅游治理机制与治理能力、城乡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创新、乡村旅游地土地制度改革与社区(农户)权益保护等;六是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与旅游发展问题,如乡村旅游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构建与旅游可持续利用模式、乡村旅游规划转型及其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等;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其他相关问题,包括旅游信息化与乡村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的数字化多维表达与传承开发技术、流动性视角的乡村旅游研究、旅游导向的乡村振兴机制与模式、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旅游特色小镇或田园综合体与乡村旅游发展等。只有解决好中国这些本土性旅游问题,建立起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才能为解决世界性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方法思路。

4.融通学术资源,聚力理论原创。文化自信的建立和文化自觉的回归,呼唤着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但本土化并非狭隘的“自我中心”和“特殊主义”,必须聚合旅游学术力量,融通古今中外学术资源,将本土化视域与全球化视域相结合,持续跟踪国外旅游理论学术前沿,积极吸收借鉴但不盲目崇拜和简单照搬国外的旅游理论,在结合中国乡村实际的旅游学术实践中,通过比较、验证、批判、改进和升华,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要不断挖掘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旅游理论内涵,着力提高旅游学术品质和学理厚度,提出具有主体性和普遍意义(普世价值)的原创性旅游理论。

5.强化中国特色,扩大国际影响。凸显中国特色是旅游研究本土化的重要标志。要结合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根植于中国乡村丰富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中国乡村的时代特征、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社会特色、制度特色和治理特色,通过深入解读中国乡村的旅游实践与发展道路,提出易于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旅游新概念、新理论、新范式,提供体现中国立场和中国价值的“中国理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要积极参与国际(乡村)旅游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提升我国旅游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③吴巧红.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旅游学刊,2017,32(11):8-10.,不断扩大中国旅游理论和学术思想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9-08-13)

本土化研究促进我国酒店与接待业管理理论构建

李 彬1,2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 100024;2.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北京 100024)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0.005

一、关注理论构建及本土化研究的促进

伴随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与接待业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的研究领域。然而,在当前论文数量和引用率都高速增长的现状下,如果要问本领域有哪些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否有属于本领域独有的理论和范式,以及是否出现知识外溢到其他学科,恐怕还很难回答。一个主要原因是,目前研究过于注重以理论检验为目的的实证研究范式,而忽视了科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理论构建,Mckercher①MCKERCHER B.What is the state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8,30(3):1234-1244.、曾国军和王丹丹②曾国军,王丹丹.全球视野下接待业研究述评——基于IJHM 的量化内容分析(2006—2015)[J].旅游学刊,2018,33(5):114-126.等也都表达了类似观点。那么,如果认为酒店与接待业领域是一个有独特情境性的研究领域,如果该领域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恐怕需要学术共同体重视理论构建工作。

本土化研究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因为其在构建本土理论及提升理论对本土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力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本土化研究是使用本土语言、针对本土研究对象、提炼具有本土意义的概念与命题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本土化研究有层次性:第一层次是研究中的问题、对象、数据是本土的,但概念、命题及理论等直接来自原有的、以西方情境为主的研究(可以称为本土研究)。第二层次是在上一层次基础上,在研究模型或分析框架中部分地引入“本土概念(构念)、变量”。这是当前本土化研究常见类型,旨在对原有理论在本土情境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如张翠娟和白凯③张翠娟,白凯.面子需要对旅游者不当行为的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12):55-65.、Zhou等④ZHOU L,DUVERGER P,LARRY Y.Employee creativity trumps supervisor-subordinate guanxi: Predicting prequitting behaviors in China’s hotel industry[J].Tourism Management,2018,69:23-37.的研究。第三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在研究范式、概念与命题、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突出本土化特征,特别是在本土理论构建方面提出了本土的知识体系、概念、理论框架等,或者对原有理论体系有重要拓展与修正,或者提出一套新的理论话语体系,充分体现本土化的“化”字含义。然而这类研究目前还较少,典型的如社会学中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理论,翟学伟提出的中国人行为的“脸面观”和“关系向度理论”等。

本土化研究强调地方性知识,凸显文化类型及社会行为的多样性⑤翟学伟.试论本土性研究的正当性与可行性[J].管理学报,2017,14(5):663-670.。当研究者发现现有的理论、视角、知识体系无法对本土情境中的现象、问题进行充分解释时,则需要从本土的问题出发,探寻与获得从本土的历史、文化、制度中生长出来的地方性知识。因此,本土化研究首先要探索地方性知识,然后与其他可能的知识体系进行对话。这一过程需要以本土理论构建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其中抓住本土情境特征是理论构建的关键点。任兵曾提出,在管理学研究中,有些研究尽管也是研究的本土中独特的现象和问题,但研究总是雾里看花,表面上看都对,但就是和日常的生活世界的认知不一样⑥任兵.引言[C]//徐淑英,任兵,吕力.管理理论构建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7.。她进一步提出,如果要做中国本土化研究,要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语言独特、经验多元、文化深厚的国度。如果对这些本土内容缺失严重,将会导致很多针对本该富有本土独特性的现象和理论研究不为广大实践者所理解。

具体到酒店与接待业研究领域,不应只满足于对产生于西方情境下⑦事实上,西方情境也是“本土”、是“西方的本土情境”,但当前学术环境下较少有人质疑其为“本土”,甚至将其等同于“国际、全球”。的理论在中国情境下进行检验,而应该通过本土理论构建来发展本土酒店与接待业管理相关的理论、模型与研究体系。

事实上,我国酒店与接待业的发展,在受到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等情境因素影响下已显现其发展的独特性,在酒店运营管理层面也存在很多不同于西方情境下的问题和现象,本文第二部分将会论述。因此本文建议应当重点关注第二和第三层次的本土化研究,在深入分析中国酒店业情境特征后,构建与验证相关本土化理论,再与基于西方情境得出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甚至可以在西方情境下验证基于中国情境得出的理论的适用性,这样可以促进全球酒店与接待业理论构建与学科体系的发展。

二、我国酒店业本土情境分析及理论构建举例

本土化研究的基础是对本土情境的深入分析,下面两个例子对我国酒店业情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本土化理论构建的初步设想。

第一,我国酒店产业演化及影响机制的本土理论构建。

我国酒店产业演化规律与西方国家酒店业演化规律有显著不同。具体来看:奠基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酒店业始于改革开放,在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的推动、中外合资标杆酒店的出现、星级酒店评定制度的推广等背景下,酒店业进入一个与当时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相“脱嵌”的超常规发展阶段,是短时间与国际酒店业迅速接轨的阶段①观点引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秦宇教授在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年1月23日的学术沙龙讲座,可参考微信公众号“中国旅游研究院”。。成长阶段(约21世纪初到2012年),在黄金周假日制度政策、国内旅游需求及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以面向大众住宿需求、以连锁经营为主的经济型酒店集团大量出现,2012年经济型酒店集团的酒店数量基本与星级酒店相当。同时,星级酒店从2000年到2008年快速增长,但在2008年左右开始放缓。此时中国酒店业从“脱嵌”逐步进入到“嵌入”阶段。转型升级与深度调整阶段(2012年至今),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发展都进入深度调整期。星级酒店开始在经营思路、产品与服务、管理模式等方面有新调整,试图摆脱“畸形”发展路径。经济型酒店则在面临人工、租金和能源成本不断上涨,资本的盲目推动和不理性扩张等挑战下进行调整。同时,中端酒店、共享住宿、民宿、精品酒店、主题酒店等细分业态大量出现。此时我国酒店业进入“深度嵌入”阶段。

可见,与西方情境下酒店业发展规律相比,我国酒店业的演化发展呈现“脱嵌-嵌入-深度嵌入”的路径特征,本土化研究可以进一步总结和归纳该路径每个阶段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制度、经济、文化等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而构建中国酒店业的产业演化理论,并与基于西方情境提出的产业演化理论进行对话,可以为转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酒店与接待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第二,酒店接待服务中“中国式服务关系”的本土理论构建。

在西方服务管理的众多理论模型中,员工与顾客间的“关系”背后有一条隐含假设:即两者之间是一种“基于契约的平等关系”,如Ritz Carlton 提出的“我们是为绅士淑女服务的绅士淑女”。这一假设与西方的市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涉及“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时,西方学者常把上述假设作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假设。然而,在分析中国酒店接待服务时,如果了解上述我国酒店业发展历程,就会对上述假设进行质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时的“宾馆”或“招待所”基本上是附属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接待机构,此时的服务是承担上级或相关政府部门的政治性接待任务,顾客入住需要单位介绍信。此时的服务关系会受到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影响而部分地体现出“官民有别的不对称关系”。因为入住者没有更多自主性选择,不管酒店产品与服务水平如何都不得不入住;而服务者大多把自己视为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在心理上有“官本位倾向”,在服务态度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轻视、不耐烦、“看人下菜碟”,这样的服务关系特征在当今部分国有住宿接待机构仍然存在。改革开放后,“星级饭店”这一名称前曾加“涉外旅游”几个字,表明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外国旅游者。此时的服务尽管注重西方的标准化服务,但在这些标准操作流程背后的服务人员的心理状态,则体现为服务员把自己视为能够给外国人服务的“国际化人才”,这种“优越感”在其面对国内客人时则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忽视、轻视等,此时服务关系受到“崇洋媚外”心态的影响而部分地体现出“内外有别的不对称关系”。到了2000年后,以满足大众住宿需求为目标的经济型酒店采用亲民化服务,才逐渐确立了一种建立在顾客与服务员之间平等、对称关系基础上的服务模式。特别是伴随着大众旅游的蓬勃发展,“对称性的服务关系”才在我国酒店业逐步确立。另外,我国一些酒店在探索“中国式服务”,例如曾进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的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的“亲情一家人”服务模式,则是通过“亲情化服务”力图将服务双方的契约式关系拓展为“亲朋关系”,使服务双方心理预期时间维度拉长,这种通过建立某种感情关系而实现的“捆绑式关系”,是翟学伟提出的关系向度理论中的一种典型中国人际关系模式②翟学伟.中国人的日常呈现:面子与人情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241-243.。

可见,由于隐含的基本假设不同,所形成的中西方服务关系也会有差异。通过把“中国式服务关系”基于本土情境进行抽象和归纳,进而提出本土概念和命题,与原有服务管理理论模型进行对话,可以为构建“中国服务”理论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当今快速发展的酒店与接待业管理研究领域需要注重理论构建工作,其中本土化研究是促进理论构建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本土理论与既有理论进行对话,能够实现酒店与接待业整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系该院院长助理,系主任,副教授;收稿日期:2019-08-15)

猜你喜欢
本土化理论旅游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旅游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