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

2019-10-21 06:45赵燕燕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重要性游戏

赵燕燕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改革,课程游戏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认可。幼儿天性好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游戏总是乐此不彼。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有效地将游戏融入到幼儿教育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寓教于乐之中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实现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就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重要性;应用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游戏已经成为了幼儿教育中的主要教学模式,能有效的實现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游戏化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可以让幼儿直接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游戏化是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提升幼儿学习能力。但课程游戏化并不是指幼儿园的课程都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而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产生对事物的准确认知。因此,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游戏的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机会,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课程游戏化的含义

课程游戏化的含义主要是:课程游戏化主要是指幼儿园所开设的课程以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出发点,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借助趣味性的游戏来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游戏化需要在保证幼儿全身心参与到课程的前提下,将具备自由、民主以及趣味性特征的游戏精神有机地渗透到与课程相关的各项活动中去。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任何的游戏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上的。因此,教师可在幼儿进行游戏之前对其讲解和强调游戏的具体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被淘汰,这就能使幼儿去主动地了解规则并遵守,从而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其次是有利于强化师幼之间的关系幼儿教师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与幼儿形成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从而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增强幼儿对教师的亲切感。最后是游戏能培养幼儿语言的发展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掌握语言最快、最佳的时期。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与条件,并在游戏中让幼儿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积极地运用语言交往,逐步积累交往的技能和经验,丰富思维,并利用游戏评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小熊请客》的故事中,幼儿可以模仿作品中每个角色的语言,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扮演小熊的幼儿语言憨厚、热情;扮演小猫咪和小花狗、小公鸡的幼儿,用鄙视的态度对待狐狸,用亲切、礼貌的语言对待好朋友;扮演狐狸的幼儿则尽力表现出狡猾、贪婪的特征。在游戏中幼儿很自然地熟记作品中的语言,富有创造性地、生动逼真地表现出符合角色性格的声调和表情。这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制定区域活动的实施规则,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之一是制定区域活动的实施规则,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制定区域活动的实施规则,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主要是:区域是幼儿游戏体验的主要场所,要想让幼儿从中获取到更多的实践能力,教师就应该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例如,部分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时候,过于的随意,不遵守这些活动规则,经常抢夺其他孩子的玩具,对于这类情况,教师就应该给予适当的批评,告诉他们,这样做是错误的。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这两种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第一点,图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事件的认知不够透彻,有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环境暗示的方式,利用图画的方式将其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来。如在安静的区域,贴上一个“静”的标记,这样能提醒幼儿不要在此处大声喧哗。第三点,提醒。由于幼儿受到年龄的限制,所以在游戏过程中,更为看重自身的主观想法,有时候就会影响到周围的小朋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提醒,注重“提醒”必须要构建在平等的基础上,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从相关实践也表明了,这种友好的提醒,不仅能够促进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发挥创造性游戏的作用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之二是发挥创造性游戏的作用。创造性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类游戏的目的往往隐含在过程中,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渐进性的,不像音乐、体育、语言等游戏的目的来得直接。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它常常会被教师设计的语言、音乐、体育等集体活动所代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起来,发挥创造性游戏的作用。

(三)创造趣味性的语言游戏环境,体现活动创新性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之三是创造趣味性的语言游戏环境,体现活动创新性。首先,幼儿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性的语言游戏环境,并且使用游戏化的语言形式将各种活动加以连接,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例如,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涉及这样一种活动类型,即要求幼儿去观察春天的样子。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营造有趣的语言环境,以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今天,小蝴蝶导游要带领着我们一起去郊游,在出发之前,小朋友们先思考一下,在郊游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什么东西呢?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小朋友们都希望能够看到什么东西呢?”幼儿教师在语言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与游戏有关的内容,从而将幼儿带入逼真的游戏环境中,进而提升课程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时,需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关注游戏的内容和难度,从而帮助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丁月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64-66.

[2]赵雪娟.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6(03):206.

[3]李芳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3):4-5.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重要性游戏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