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9-10-21 19:49蒲俊杰衡婧
科学与财富 2019年8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创新教育

蒲俊杰 衡婧

摘要:重庆大学的“写作”通识课程建设已有三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较好地完成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脑瓜子”(理性反思批判的能力)、“嘴皮子”(口头表达能力)、“笔杆子”(写作能力),以及与三个“子”对应的基础一、“感受”、“倾听”、“阅读”的基本素养

通识教育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培养学生几个“统一”的能力。思考与感受统一,在思考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通过反思将问题解决,也可以把“问题”悬置起来,让它在身体里多停留一些时间、慢慢发酵,进一步增强感受力与理解力;说话与倾听统一,说话之前学会倾听,听对方说出来的话和没有说出来的话,听对方在什么立场什么视角上说话,听对方话语的逻辑前提、逻辑论证和论点是否自洽;写作与阅读统一,读与写通常是分不开的,通识课程教学应帮助学生梳理“写作阅读史”,为其写作建立一个横纵坐标,形成其特有的语言特色、写作风格。此外,引导学生对他人的文字,抱以“同情之理解”的态度,这样的阅读才能更客观,进而让学生的文字更有温度。

作为通识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写作课虽然侧重培养“笔杆子”,但是教学中仍然离不开对学生脑瓜子和嘴皮子的培养。写作课通过提升学生的三个“子”,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时期以来,重庆大学提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能够适应与驾驭未来的人”。在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写作》课程群的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提升学生的“笔杆子”,完成了对学生“人文性”、“思辨性”、“科学性”、“实践性”等四个方面的培养。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重庆大学,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辨力,促进了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为培养其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创新教学理念

(一)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得培养其创新的勇气和自信。

经过中小学的作文应试教育,不少学生已经对写作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所以第一步是要重新激发起他们对写作的信心和热爱。

(二)培养学生“面对真实的自己”写作

具有很强创造力并不意味着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人才,还必须加强做人的教育,让他们做一个正直的、诚实的人。通识教育所倡导的人格教育能够为创新人才提供一种道德保障。

那么,具体到写作课,它是如何为创新人才提供道德保障呢?

经历过小学到中学的作文写作训练,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背诵优秀作文、无中生有“编”故事,为了刻画一个好的故事或者人物,老师们非得把学生们逼上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的地步不可。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和写作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培养学生撒谎的帮凶。

朱光潜先生说,练习写作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必须牢记在心,那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必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所以,写作课应该引导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有温度的人,面对自己的内心写作,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做一名诚实的表达者和实践者。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力

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具体到写作课程当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下学生的想象力相当匮乏,写作课应动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对外部世界进行想象性的描述与创作。与此同时,创造力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说思辨力,在当今这个新媒体、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源,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媒介本身,私人领域比较容易就能进入公共领域。那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就必须培养他们具备在公共领域理性表达的能力,也就是思辨力。

另外,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创新基于前人的基础之上,要想培养创新能力,就得有基本的理性反思批判的能力,就得在提出问题、观察事物角度上与其他人不同,这样才能对前人的观点进行扬弃,从而做到创新。

三、创新教学内容

在谈论教学内容创新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为什么说通识教育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原因在于通识教育的内容为创新人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知识结构。

知识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知识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创新必须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长期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会形成某种思维定势从而限制创造力。

通识教育强调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强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弥补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局限性。写作课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自然也能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知识结构。写作学上的理论知识,可以跟任何一个学科或者领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的书面表达能力。

传统的写作教学安排,通常包含“写作主体与客体、写作载体与受体、写作行为过程、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文学文体、新闻文体、应用文体、理论文体、网络文体”等内容。这样编排的优点在于比较全面,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一方面,写作理论的安排过多,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本来就不足,这样一来会进一步损伤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文体很多涉及面过宽,学生的练习都是浅尝则止,很难进一步深入。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力,重庆大学的《写作》通识课程在内容安排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创造性写作”和“批判性写作”。两个板块的设计综合考虑了当下时代对写作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也参考了国内外其他大学和一线教师的写作教学实践,同时兼顾了重庆大学学生的特点。

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維能力包含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归纳、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在笔者看来,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在于:想象力、创造力、思辨力。在重庆大学的《写作》通识课程中,这三个力通过创造性写作和批判性写作得到培养。创造性写作主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批判性写作主要培养学生思辨力。当然,这两种写作对三个力的培养并不是截然割裂的,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先说课程内容的第一大板块,创造性写作。创造性写作(Creative Writing),当下不少人把它翻译为“创意写作”。笔者将它译为“创造性写作”,便于把传统的文学文体写作也纳入其中。“创意写作”近年来在国内越来越火。从09年国内第一家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在上海大学成立至今,短短的几年内,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也先后开设了创意写作的课程。创意写作有利于更新文学创作思维、创新文学教育模式、探索中国化的写作人才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创意写作的文本从构思到成型,每一个环节都在锻炼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再说课程内容的第二大板块,批判性写作。我们知道,创新思维的重要能力之一就是批判性思维。近年来,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国内也是越来越热。在了解中国近年来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之前,对笔者触动最大的是哈佛的写作课。写作课是所有哈佛学生唯一的必修课。在哈佛的教育者看来,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完善的写作训练是实现这一目标非常有效的方式。哈佛的写作课主要是教学生写出一篇思路清晰、论据准确、翔实的论文。重庆大学的《写作》通识课不会也不可能照搬哈佛的模式,不会要求学生写作完整的学术论文,而是根据重庆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话题写作、书评、影评、时评、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等内容。在话题写作环节,尽管类似“是否同意‘电影分级制”之类的话题看似并无实际应用价值,却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因为它教给了学生两种能力,第一是论证的能力,学生要学会在一个空泛的论题中找到真正的思维难题,并做出有力的论证;第二才是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如何从一个原始的模糊的想法到一个粗略的草稿,再成型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陈述跟自己观点相反的观点,最后,分析、总结两方观点,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这有点像批判性思维教育里的“正反正写作”。

总的来说,在批判性写作这个板块,主要教学生做论证。写作课的学生来自全校不同的专业,但是他们所在的专业领域的写作都包括论证,都得写作各种大小论文,批判性写作这个板块主要教会学生掌握论证的基本要义。作为专门的写作课,教师们不会去教学生如何去写一篇他们专业的论文,而是以一种博雅教育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写作。

经过近年的教学实践,重庆大学《写作》通识课教研团队充分意识到,“写作课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化的写作知识,而是让学生用明辨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并且成型于文字”。一旦学生养成了这种批判性思维方式,那些思维技巧、写作技巧就很容易运用到他的专业领域,运用到各种功能性写作,或者将来的职业写作当中去。因为,有逻辑的思维方式才是更为根本的能力,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四、创新教学方式

(一)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教学方式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提出了某种新的教学方式。重庆大学《写作》通识课教研团队一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有选择性的使用已有教学方式,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课堂教学创新的目标。

(二)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这个“中心”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学理念上的转变,还意味着在教学的各个实践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比如,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不再是一言堂,不再局限于过去教师制订单一的标准,而是结合教师的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举例来说,学生完成课堂写作后,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一篇作品,当堂拍照,发送到qq群,这样让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能看到每个小组选出来的文字,由学生们互相点评,然后教师来做总结。

以上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介绍了重庆大学“写作”通识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创新教育还离不开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合理的激励制度。

创新教育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刚刚讲到学生之间的互评环节就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和教师的评价标准相补充和呼应,并且往往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新教育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一方面,在课堂内,对于学生的习作,不管是立意、结构还是遣词造句,只要在某一个点上有创新或特别之处,都会受到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为学生们创建文化沙龙,不定期进行写作交流。每次沙龙,尽量放权给同学们,让学生们轮流做主持人和评议人。这种形式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比较大。此外,课堂外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学生投稿如果被录用,将会在学期成绩中适当加分。另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的创作大赛,获奖的同学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增强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成绩与不足

经过几年的建设,重庆大学《写作》通识课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建设了《写作》课程群

目前,《写作》课程群开设的核心课程有:《写作》、《基础写作》、《新闻评论》、《评论写作》(实验课)、《自由写作》等课程。这些课程中,既有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通识课,亦有面向学院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目前正在整合学校资源,下一步将联合电影学院、外国语学院相关课程,打造更加完善的《写作》课程群。

(二)“竞赛+项目”的实践教学模式逐渐成熟,成果渐丰

“竞赛+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以竞赛形式完成实践任务。它以学生参与各类创作竞賽活动、在各种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作品为载体,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它打破了传统实践教学中师传生受的旧框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近两年来,学生在“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

在重庆日报、华龙网等重要媒体发表大量作品。大多数学生正经历“量变”到“质变”,从害怕写作到喜欢写作擅长写作。

与此同时,“竞赛+项目”实践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项目”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写作实践环节,兼顾“教”与“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共同探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与思辨力。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中,《写作》课程群教师的“学生满意度”均在90分以上。团队中,有讲授《基础写作》课的老师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以文科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二等奖;并同时获得比赛的“教案设计奖”。亦有老师辅导学生参加第12届冰心文学奖比赛,获得辅导教师一等奖。

(四)《写作》教学团队逐步建立

在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能开设一门专门的通识写作课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重庆大学《写作》通识课教研团队目前有來自不同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不同学科背景(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新闻传播学等)的教学团队。并且,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写作》教学团队中。

除了成绩,重庆大学《写作》通识课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课程人数太多,很难给出详细回馈。《写作》通识课的选课人数为90人,另有个别来旁听的学生。课程人数太多,很难对每个学生的文字给出详细回馈。我们知道,因材施教在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只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生文字中的问题,学生才能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其次,写作训练量大,个别学生不太适应。写作就像游泳,必须在游泳当中学会游泳。同样,写作水平的提高建立在大量写作实践的基础上。这门课虽然是通识课,但是写作的作业量很大,个别学生不太能适应。

再次,课堂的话题讨论环节效果不够理想。当然,客观原因是上课人数太多。教学团队针对新闻学院开设的50人小班《写作》课效果就更好。并且,同在一个学院,学生相互认识也更有利于讨论。主观原因可能和设置的话题不够理想有关,教学团队正在不断改进话题讨论环节,让话题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的讨论。

最后,助教人数、水平及参与度有待提高。《写作》课目前只有一个助教,远远不能应对那么多的学生和那么多次的写作训练。而且,助教必须进行课前培训才能回应学生在写作上的问题。但当前助教(一般为硕士研究生)的写作水平也不怎么好,导致任课老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通识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理念、内容、方式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如果说这些成果具有某种普遍性的指导意义,那么,这种普遍性必须通过每一位一线老师以及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才能得到充分揭示。

换言之,创新教育理念,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鲜活的个体生命之上,才是有效的,才是真正能落地的。

作者简介:

蒲俊杰,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对外传播、政治哲学.

衡婧,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重庆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Y2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创新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