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开发与实践

2019-10-21 09:48王富彬赵敏姚克俭安然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1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建模教学内容

王富彬 赵敏 姚克俭 安然

摘 要:本文对高职数学课程及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以“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模块式教学”的设计思路及“基础理论、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相互渗透的教学措施与手段,提出一系列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该研究成果改观了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模式,形成了具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相结合的数学教学特色。实践表明,此研究成果在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一、我国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数学教学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需要。

首先,由于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模式未能改观,高职数学课程基本上节选自本科数学课程,教学计划是本科的压缩,既缺少本科教育的理论层次,又未能摆脱普通专科教育的传统模式,因而没能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其次,数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随着新专业课的不断涌现,对数学教学内容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据我们调查,大部分高职院校数学课时不但没有增加却在逐年递减,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完全取消了数学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以“必需”、“够用”为度含义的片面理解,把以“必需”、“够用”为度等同于“简单地压缩学时和删减教学内容”。再次,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大众教育”阶段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扩招后,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高职扩招人数占有相当大比例,生源整体差异扩大,文化基础下降,尤其是数学基础(1)。最后还要指出一点,近年来我国有1000多所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不可否认,这些高职院校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一夜之间升格为高职高专的院校,无论师资水平还是实训条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由于这些高职院校扩招后政府经费并没增加,与此同时还背负着银行的高额贷款。沉重的负担使学校投入到教学方面的经费增加不多或根本没有增加,导致生均教学经费大幅度下降,由此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再加上许多高职院校扩招的同时也大规模招录教师,新招录教师到任后,不经过助课过程而直接承担一门或几门课程的主讲任务。尽管这些青年教师中不乏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获得者,但在教学方法、艺术、经验等方面还有欠缺,其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达不到学生的期望值。因此,如何能够在不过分追求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既达到当前教学目标,又能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一定数学基础,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首要任务是改观现有的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模式,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其次,促进数学教学改革与专业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再次,改观课程体系结构,促进教学内容更新重组。

二、现代学徒制高职数学课程开发方法及实施过程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数学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等都应以专业的需要为中心,根据专业的需要,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原则,强调数学的应用性。同时,高职数学教学还必须考虑学校专业的定位、任务、目标及规模。因此,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开发实践后应当达到以下两个要求:

1.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理论知识。

2.具有较强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

具体地,依据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结合高职教学改革的现状,在教学设计上,对高职数学实行“模块式”教学。所谓“模块式”教学就是将数学课程分为“基础模块”、“应用模块”和“提高模块”。高职数学课程的“基础模块”部分,以课程中最基本内容为主,以介绍简单的数学建模思想及方法为辅的教学模式;“应用模块”部分,以专业建模案例分析讲解为主,以数学软件应用为辅的教学模式;“提高模块”部分,主要以选修课为主,以辅导讲座为辅的教学模式。具体地,通过数学实验并结合数学建模的形式,系统地学习数学软件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数学课程开发过程是以数学建模为切入点,力争推动数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工具的全面改革。数学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内容组织上,根据专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模块,形成以任务引领教学,同时基础理论、数学建模及数学实验多种教学内容相互渗透(3)。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即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对学生的兴趣、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等加以综合评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施行开放式评价,鼓励同学间、小组间的相对评价和适度竞争,既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注意到个人在任务完成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具体作用及进步幅度。

三、成果创新点与应用效果

本研究成果以“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模块式教学”的设计思路与内容安排、“基础理论、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相互渗透的教学措施与手段,构成了基于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数学教学体系和平台。具体表现在:

1.根据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工作岗位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模块,通过典型工作任务(专业中建模素材),形成以任务引领教学。

2.采用课堂讲授、示范、实验课、讲座课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实现形式多样化。

3.通过对基础理论、数学建模及数学实验的相互渗透,形成相应的动态考核机制,过程与结果并重,实行考教分离。

实践表明,此研究成果在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具有较高推广价值(4)。突出表现在:基于教学模块,通过任务引领,将一些专业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内容的应用性及趣味性,形成了工学结合的数学教学特色.同时,加强了教师数学建模指导能力和实验课示教能力的培养,使其在“信息化、专业化”上都达到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富彬等.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职业技术,2008,(11):50

[2]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8-59.

[3]何文阁.在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9):40

[4]王富彬等.基于一種特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学教学研究[J].职业技术,2008,(10):20-22

通讯作者:

王富彬,(1970-),男。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

基础数学,数学教育.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ZB1317019).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建模教学内容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