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用于结核病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9-10-22 12:36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结核

422000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邵阳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类疾病,具有潜伏时间长和传染性强等特点。结核病细分为肺结核、肝结核、胃结核和肠结核。一旦确诊感染结核杆菌,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临床上多使用乙胺丁醇、利福平、异烟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一般。因此,本文以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为例,探讨治疗结核病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结核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4~75岁,平均(54.86±5.17)岁;肺结核22例、肝结核5例、胃结核8例、其他3例。研究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5~75岁,平均(55.04±5.06)岁;肺结核24例、肝结核4例、胃结核6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应用异烟肼片口服1次/d,0.3 g/次;利福平胶囊口服1次/d,0.45~1.25 g/次;盐酸乙胺丁醇片1次/d,口服15~25 mg/(kg·次);吡嗪酰胺片口服4/d,5~8 mg/(kg·次)进行治疗,所有药物均连续服用8周。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1次/d,600 mg/次;诺氟沙星片口服,1次/d,800 mg/次,所有药物均连续服用8周。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服药8周后均进行为期1年跟踪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过敏、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抗酸杆菌试验结果显示呈阴性;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得到显著缓解;③无效:临床症状及病情缓解程度较小,且抗酸杆菌试验结果显示呈阳性。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动力学性质较佳,在进入人体后能够直接与脱氧核苷酸旋转酶和细菌拓扑异构酶发生反应,从而起到灭杀细菌体外活性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血药浓度达到最低抑制浓度值的30 倍左右时杀菌效果最明显,能够有效对结核杆菌进行灭杀,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喹诺酮类药物口服吸收速度迅速,人体在口服1~3 h后血药浓度便达到最高峰值,起效速度快。因此本研究中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安全性发现,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和过敏反应,未见患者出现肝肾毒性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临床研究也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在进入人体后会对咖啡因进行转化并产生一致作用,使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和失眠等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综上所述,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概率较低,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均较高。

猜你喜欢
喹诺酮类药物结核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疣状皮肤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