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lmquist指数算法的中国非寿险公司效率分析

2019-10-22 09:10金怀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寿险变动生产率

田 乾,金怀玉

(1.南通大学 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8;2.安徽科技学院 财经学院,安徽 蚌埠 233100)

效率是保险公司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客观评价目前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发展效率、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对提高我国非寿险行业的发展效率、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研究保险业的效率是从微观层面即保险公司角度衡量,本文分析我国2013-2017年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状况,探寻引起全要素效率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为改善非寿险公司效率相关建议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撑。

一、Malmquist指数及计算模型的选择

(一)指数介绍

Malmquist指数的广泛应用始于1994年,Fare等人将这种非参数线性规划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理论相结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进行分析,优点在于效率测算全面。不仅测算了同一时期不同公司之间的相对效率,还完整、直观地测算了公司效率在连续时间内的变化大小及方向。对效率的刻画较深刻。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可以被进一步分解为技术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技术变动反映的是生产前沿或者说生产边界相比较前一时期来说所产生的移动变化;而技术效率变动则指的是相比较前一时期而言,样本公司对现有技术的利用是否更加充分,其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两部分。因此,能够更为深入地分析影响决策单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为决策单元生产效率提供努力方向。

(二)计算模型的选择

DEA模型分为面向投入和面向产出两种模型。面向投入的模型指保持产出水平不变条件下,尽可能找出最小投入点,从而确定无效率的点。多数研究倾向运用面向投入的模型,因为多数的决策单元需要满足特定的产出,而投入量就变成了至关重要的决策变量[2]。但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决策单元要求根据一定数量的资源,尽可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出,这时面向产出的模型就显得更加合适[3]。而对于非寿险公司来说,每年的产出是固定的,而且一般很难预估出在给定的投入条件下的最大产出,所以选择面向投入的DEA模型进行分析[4]。

二、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一)指标的选取

参考其他研究成果,综合考虑研究目的、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保险公司的特点,本文选取已赚保费收入、赔付支出和投资收益作为产出指标,选取实收资本、职工人数、费用总额和固定资产作为投入指标。

1.产出指标介绍

已赚保费收入。保费收入是反映保险业发展状况的最常用指标之一,包括各保险公司所有险种实现的保费收入。而已赚保费收入是指运用了新会计准则基础后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情况,更符合保险公司独有的经营特点。尽管Yuengert、Andrew M[5]曾经提出,如果选取保费收入作为产出指标,不同规模的公司在价格上会存在系统性的差别,进而造成相关平均成本的错误。但在我国,不同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之间的差别比较小,且相关监管机构对费率的监管要求较高,因此不同的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在价格上不太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差异,Yuengert、Andrew M提出的情况在我国保险市场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可以选取保费收入作为产出量的衡量指标。而根据保险公司经营的特点,已赚保费收入更符合保险公司实际的保费收入情况,已赚保费收入的指标数值采用各保险公司损益表中的“已赚保费”。

赔付支出。作为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的产出应该用其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以及自身所能得到的利益进行衡量[6]。根据保险的主要职能,保险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分散风险、补偿损失和中介服务。赔付支出是保险公司提供补偿损失服务的主要体现,相对于社会以及被服务对象来说能带来价值增值。赔付支出的指标数值采用各保险公司损益表中的“赔付支出”。

投资收益。保险资金的运用是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衡量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能力的主要指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保险公司开始选择通过提高投资收益的方式来弥补由于保险费率的降低所带来的承保利润空间的减少,进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7]。投资收益的指标数值采用各保险公司损益表中的“投资收益”。

2.投入指标介绍

资本金,即实收资本。资本金是保险公司的开业资金,是保险公司能够设立并顺利运营的基础和保障。区别于一般类型公司的经营对象,保险公司经营的是一种特殊的对象——风险,拥有与其经营范围相适应的注册资本显得尤其重要。注册资本的多少既关系到一家保险公司承保能力的大小,又与其偿付能力息息相关,反映其最终偿付能力的大小。而若一家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较多而且管理者注重优化资源分配、减少资本消耗,则该保险公司的运行效率就会提高[8]。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制度,要求实收资本必须与注册资本一致,故资本金的指标数值采用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或股本)”。

人力资本,即职工人数。保险公司生产的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产品。在整个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除了资本金的投入作为最终偿付能力的保证之外,基本无需其他原材料的投入,最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即通过精算人员和风险评估人员经过周密的风险评估与计算,完成保险产品的设计;通过销售人员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为客户提供各种专门的保险服务,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通过投资理财人员对各种资本金和准备金的投资运用,增加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9]。因此,人力资本对保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乃至保险功能的发挥都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本包括保险公司职工和保险代理人两大类,而且两者的工作职能有所差异,但由于保险年鉴中有关数据的缺失,人力资本的指标数值采用各保险公司人员结构情况中的“总人数——合计”。

费用总额。费用支出是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重要体现,是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必不可少的支出。费用支出多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家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10]。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既包括了广告、公关,也包括了对各类保险代理人的支出,因此,费用总额的指标数值采用各保险公司损益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其他业务成本”。

3.固定资产

尽管我国的保险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固定资产在保险公司所有的投入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反映了保险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以及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投入产出的影响比较大[11],因此,本固定资产的指标数值采用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

(二)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取的所有指标的具体指标值均来自于2014-2018年的《中国保险年鉴》。

样本公司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选取2010年及以前开业并一直正常经营的非寿险公司;年度会计报告数据中投入产出变量为负值的非寿险公司被剔除;以保费收入占全部非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比重为衡量指标,剔除其数值小于0.1%的非寿险公司,因为根据Choiand Weiss[12]的分析,市场份额较小的公司不太可能对整体市场的供给与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以上原则,最终确定55家样本公司,其中国有控制非寿险公司5家,股份制非寿险公司32家,中外合资非寿险公司1家,外资非寿险公司17家①。

在2013-2017年的非寿险市场,以保费收入所占比重计算的所有样本公司在总市场份额分别达到96.15%、98.63%、96.84%、97.38%和98.12%,代表这一时期我国非寿险市场的基本情况。

三、非寿险公司效率测算及分析

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前提下,以面向投入的模型,使用DEAP2.1软件对我国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Malmquist指数进行分析。如果计算指标数值大于1,表明全要素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或技术变动相比较前一时期有所改善;指标数值等于1,表明各种效率相比较前一时期没有什么变化;指标数值小于1,则表明各种效率相比较前一时期出现衰退趋势。

(一)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综合分析

图1 2013-2017年间我国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图②

1.2013-2017年度我国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TFPCH指数)的综合变动情况分析

图1数据显示,我国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历年变动和平均变动指数均大于1,且以年均12.9%的速度增长。这说明,2013-2017年间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基本处于正增长状态,非寿险公司的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可以被分解为技术变动(TECHCH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动(EFFCH指数),而引起我国非寿险公司TFPCH指数年均增长12.9%的因素主要是技术变动即技术进步。具体而言,2013-2017年间我国非寿险公司技术变动年均增长为13.6%,而技术效率是年均下降0.6%。这也说明,我国非寿险公司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从而带动着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

表1 2013-2017年中国非寿险公司TFPCH Malmquist指数一览表

浙商 0.9750.6581.6201.0921.032信达 0.9232.4451.3060.9591.296泰山 0.9160.9341.2621.2501.078锦泰 1.4901.1061.1051.0701.182众诚 1.3100.9921.0631.1431.121中意财险 1.0070.8581.8810.9581.117国泰产险 0.9240.9831.6161.2651.167美亚保险 0.8481.2291.4471.1461.147东京海上日动 1.3000.8741.2371.1421.125瑞再企商 1.0520.8031.8180.8801.078丘博 0.9081.0661.2550.9671.041三井住友 1.0141.3971.2561.0221.161三星 1.8680.7301.3821.0501.186安联 1.1261.7241.0731.1191.236日本财险 1.1031.3181.4831.0101.215利宝 1.2710.4261.0720.9780.868中航安盟 1.6641.1341.2200.9801.226苏黎世北京 1.3940.8111.0211.0431.047现代 1.5780.8611.4820.8701.151劳合社 0.9610.8791.7490.9671.093爱和谊 1.2430.9931.7781.1271.254兴亚 0.6031.1071.5541.0461.021乐爱金 1.4691.4991.0991.0901.274富邦 1.0290.7860.2891.1770.724信利 1.1950.5510.9020.9630.870

2.2013-2017年度我国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TFPCH指数)综合变动具体分析

2013-2014年度,样本公司中TFPCH指数小于1的公司有14家,大于或等于1的公司有41家。这表明在这一年度有25.45%的非寿险公司生产效率有所下降,有75.55%的非寿险公司生产效率有所改善。

2014-2015年度,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出现下滑,有24家约43.63%的样本公司的TFPCH指数小于1,仅有31家约56.37的样本公司TFPCH指数大于1。

2015-2016年度,有5家约9.09%的样本公司TFPCH指数小于1,50家约90.91%的样本公司TFPCH指数大于1。

2016-2017年度,我国非寿险公司的整体情况又出现小幅下滑,有11家约20%的样本公司TFPCH指数小于1,有44家约80%的样本公司这一指标数值是大于1的。

2.6.1 主成分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其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见表6。由表6可知,以特征值>1为标准,得到前2个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8.237、1.935,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5.206%、17.59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2.797%>85%。故采用前2个主成分因子为指标对10批药材样品进行评价,详见表7。由表7可知,主成分因子1可反映成分1、2、3、5、6、8、9、10、11的信息,主成分因子2可反映成分4、6、7的信息。

由此可见,2013-2017年度,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上涨的态势,促进非寿险行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公司占到了全部非寿险公司的大多数。

综合而言,人保财险、太平保险等35家公司TFPCH都超过均值1.1,在2013-2017年度对我国非寿险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较大的贡献,而其他非寿险公司比较而言相对差一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2013-2017年间,我国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TFPCH指数的提升,主要是由技术变动(TECHCH指数)即技术进步引起的,接下来将具体分析样本期间我国非寿险公司技术变动(TECHCH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动(EFFCH指数)的情况。

表2 2013-2017年中国非寿险公司TFPCH Malmquist指数均值分解一览表

中银保险 1.0871.1141.1260.989英大财险 1.1241.0200.9961.024长安责任 1.0810.9780.9890.989国元农险 1.128111鼎和 1.1041.0341.0141.020中煤 1.141111紫金 1.0071.1661.1371.025浙商 1.1190.9220.9201.002信达 1.2031.0771.0970.983泰山 1.1460.9400.9381.002锦泰 1.1251.0511.0441.007众诚 1.1041.0151.0111.004中意财险 1.0811.0341.0231.010国泰产险 1.1960.9760.9321.047美亚保险 1.1910.9621.0130.950东京海上日动 1.1111.0131.0740.943瑞再企商 1.1030.9771.0040.973丘博 1.1900.8750.9570.914三井住友 1.161111三星 1.1421.0391.0231.016安联 1.2291.0060.9721.035日本财险 1.1521.0551.0600.995利宝 1.0480.8280.8181.012中航安盟 1.0731.1421.0561.081苏黎世北京 1.1160.9390.9730.964现代 1.1291.0190.9791.041劳合社 1.1550.9460.9890.957爱和谊 1.1231.1171.0661.048兴亚 1.0660.95810.958乐爱金 1.2471.02211.022富邦 1.0720.6750.9480.712信利 1.0260.84810.848

(1)技术变动分析

技术变动(TECHCH指数)反映的是生产前沿或者说生产边界相比较前一时期来说所产生的移动变化。TECHCH指数大于1,说明技术进步带来了生产边界的向外移动,生产变得更加有效率;TECHCH指数小于1,说明技术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了后退趋势,生产边界向内发生移动,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效率的下降;TECHCH指数等于1,说明没有技术变动产生,生产边界保持不变。

根据图1数据,2013-2017年间,所有样本公司的TECHCH指数均值为1.136,说明技术的改进和技术创新带来了生产边界的向外移动,我国非寿险行业的生产变得更加有效率。

(2)技术效率变动分析

技术效率反映样本公司对现有技术的有效利用程度,即样本公司是否处在生产边界之上;技术效率变动(EFFCH指数)则指相比较前一时期而言,样本公司对现有技术的利用是否更加充分,是更加接近生产边界还是远离生产边界。

EFECH指数大于1,说明样本公司所处的位置更靠近生产边界;EFFCH指数等于1,说明样本公司所处的位置距离生产边界没有发生变化;EFFCH指数小于1,则说明样本公司所处的位置距离生产边界更远了。

图1数据显示,2013-2017年间,样本公司的EFFCH指数均值为0.994,各样本公司所处的位置距离生产边界更远了,我国非寿险行业对现有技术的有效利用程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表2数据显示,2013-2017年间,有24家约43.63%的非寿险公司EFFCH指数大于1,有5家约9.1%的非寿险公司EFFCH指数等于1;有26家约47.27%的非寿险公司EFFCH指数小于1,技术运用水平有所下滑。这说明,我国非寿险行业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除了注重技术改革和创新外,更应该注重提高当前技术的运用效率,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

技术效率变动又可分为纯技术效率变动(PECH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动(SECH指数)。通过对EFFCH指数进一步分解可以发现,2013-2017年间,PECH指数以年均0.6%的速度增长,而SECH指数则以年均1.2%的速度下降。这说明,样本期间我国非寿险公司对现有技术的有效利用程度尽管有较小规模的提升,但忽视了企业规模因素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发展规模方面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倒退趋势。

(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比较分析

在综合分析2013-2017年度我国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TFPCH指数)的综合变动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有样本公司按照股权结构的不同进行划分,进而比较不同股权结构的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13]。

根据股权结构不同,所有样本公司分为国有控股、股份制、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四大类。在55家样本公司中国有控股公司有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大地、太平保险和中国信保五家公司;中外合资公司仅中意财险1家,股份制公司32家,外商独资公司17家。

图2 2013-2017年不同股权结构的样本公司Malmquist指数图

通过对不同股权结构的样本公司的DEAP测评结果进行计算,得到图2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2013-2017年间所有样本公司中,四种类型的非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正增长的态势,且排序是股份制公司略优于国有控股公司、略优于中外合资公司、略优于外商独资公司。

对各类公司的TEPCH指数进行分解,可以发现,TECHCH指数最好的是国有控股公司,较好的是股份制公司和中外合资公司。这说明,国有控股公司由于基础牢固、底子较好,更容易进行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从而带来生产可能边界的外移,但由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的一些弊端,不可避免地对现有技术的运用效率产生阻力;而股份制公司和中外合资公司恰好相反,由于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动力有限,虽然其生产可能边界有外移,但由于其经营管理体质比较灵活,对现有技术的运用效率是略优于国有控股公司的。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13-2017年间,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历年变动和平均变动指数均大于1,且均值达1.129。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基本呈现正增长的态势,且以年均12.9%的速度增长,我国非寿险公司的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第二,我国非寿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进步,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从而带动着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2013-2017年间我国非寿险公司技术变动年均增长为13.6%。

第三,与技术变动指数的年均增长状态不同,2013-2017年间,我国非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则是年均下降0.6%,这说明我国非寿险公司在注重技术改革和创新的同时,忽视了提高当前技术的运用效率,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

第四,2013-2017年间,有92.7%的非寿险公司TEPCH指数大于1,63.6%的非寿险公司TEPCH指数大于1.1。这说明,绝大多数的非寿险公司对我国非寿险行业的生产率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第五,2013-2017年间所有样本公司中,四种类型的非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正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变动指数最好的是国有控股公司,而技术效率变动指数较好的是股份制公司和中外合资公司。

[注释]

猜你喜欢
寿险变动生产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为什么终身寿险比定期寿险贵这么多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跟踪导练(三)4
变动的是心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