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整合实践分析

2019-10-23 14:30顾翔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水循环章节学案

顾翔

【摘   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导学案,不仅能体现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还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因素发展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针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导学案的原则进行简述,从而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整合实践方式,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实践

现如今为了能够有效适应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改革也成为了我国社会改革当中的主要内容。导学案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当中提出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将在授课之前,针对所教学内容需要全方面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创设学案,学生则是根据教师所创设的学案开始自主学习。把导学案逐渐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僅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一、创设高中地理导学案的原则

1.指导性原则

“导学案”其根本意义就是为了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所以在创设高中地理导学案时,应当遵循指导性原则,也就是说教师所创设的导学案,应当充分体现教师的必要指导和要求。而教师的指导则是指学习内容的指导,以及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教师要是想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自学完成导学案环节,那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明确且具体要求学生学习某一章节内容,最后在上课时再运用某些方式进行检查。

2.层次性原则

在创设高中地理导学案时,还需要注重把不同的教学内容、难度内容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确保所创设的导学案具有层次性原则,完全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以及逻辑思维等。通过相关实践表明,创设出一套具有层次性的地理导学案,首先就需要教师能够逐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形式了解地理概念、原理以及地理规律等,从而引导学生的地理思维活动不断深入。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全方面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优秀学生而言,则是需要确保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挑战;而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需要在创设学习目标时起到激励学生自信心的作用;最后对于学困生而言,需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促使每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所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整合实践

1.合理运用导学案 提升学生课堂学习

课堂作为学生进行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还能有助于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能动性建构。相比较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都在教学中直接把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内容给学生讲解,致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不利于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并且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建构,从而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不断下降。所以,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能够在导学案中适当的给学生创设开放性问题,并且以导学案为基础,创设合作活动。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高中湘教版必修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第四章节“水循环和洋流”这一章节地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导学案中创设以下几点开放性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水循环的主要概念以及水循环的过程和基本环节等,准确表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假设人类若是大量砍伐森林的话,会对水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同时还将积极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的形式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那么在相互探究的过程当中就会明确:大量砍伐森林会造成下渗量减少,从而导致地下水减少、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减少,蒸发量变大。由此可看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导学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课堂的实效性特点。

2.合理运用导学案 提升学生课后复习

开展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业务时间内,进行理清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内容,并且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而导学案作为一个完善的学案,其中包含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任务等,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导学案还能针对每一章节中学生做错的题整理出来,并记录该题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针对每一章节内容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框架的整理。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高中湘教版必修1《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中第三章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章节地理知识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以导学案的方式针对所学知识完成课后复习,那么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这一章节知识点,所以,在进行重新审视导学案时,就能起到加深学生印象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而言还存有着巨大影响,不仅能促使学生对该节地理知识的结构体系更好、更快的构建,还能让学生单纯重复地进行解决大量例题,具有较强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导学案在对资料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课堂中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国安.高中地理不同学年段的导学案设计要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0):79-80.

[2]马启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案导学教学法”[J].华夏教师,2018(16):68.

[3]姜红星.再议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183.

猜你喜欢
水循环章节学案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青铜峡灌区水循环主要因子及演变规律研究
“比例尺(一)”导学案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水循环冷热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