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的艺术:皮影戏

2019-11-04 01:40蒙萌
家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偶皮影戏皮影

蒙萌

皮影戏的诞生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皮影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的也用阴刻,雕工细致,刀法多变。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演员在半透明的白布后,贴近幕布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并有说唱、乐队伴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儿童百看不厌。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的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

皮影戏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

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一个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控制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 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艺人演出皮影时所用的唱腔,除了吸取本地区传统的唱腔外,还有自己的独创。皮影戏虽然看似拙朴,但拙中寓巧,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艺术创造力。它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一提起这种轻便的艺术形式,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或者叫它为文化生活的轻骑兵。

当代皮影戏分支

陇东皮影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

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

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引人入胜。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

陕西皮影

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

陕西皮影造形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

陕西华县皮影

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一人演唱,有时一唱就是八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 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的最后面,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 件乐器;“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嗩呐;“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 其实就是五个人,可是听起来像是一个乐队。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所以专家们认为,华县皮影在国内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于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

山西皮影

在中国北部山西省的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方,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

山西南部的皮影戏里,各种传统吉祥的图案,如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也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如字不断头、富贵连年、如意长寿等。

简单几步,自做皮影戏

皮影戏好看,可是皮影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有的爸爸妈妈们想带着宝宝在家玩皮影戏该怎么办呢?不用担心,今天我们介绍一种非常简单的自己制作皮影戏的方法,材料都很简单易得,来跟我们看看吧。

卡通手工皮影戏

准备材料:

透明胶、塑料吸管若干、两脚钉若干、纸质人偶(可以从不要的图画书上剪下卡通形象)

步骤

01

在卡通图片的胳膊、腿的关节处用剪刀或者手动打孔器打好孔。

然后将四肢用两脚钉以固定,这是正面,将两脚钉从正面的关节孔插入。

02

这是背面,将两脚钉的折过来,固定在纸片背面。

再多制作几个好朋友,很快大家就可以一起玩儿了。

03

将人偶的胳膊、腿和身体连接上之后,人偶的制作就完成啦。真的不要太简单哦!

嗨,来打个招呼吧!

04

接下來,我们用塑料胶带,将4个塑料吸管分别固定在人偶的手和脚上。

注意吸管一定要粘紧哦。

这就是我们DIY的活动人偶啦!是不是想给自己赞一个呢!

简单几步,一个皮影就做好啦。

表演时间到,赶紧叫上几个好朋友,大家一起玩起来呀!

鞋盒皮影戏

准备材料:

硬挺的鞋盒、美工刀、吸管、剪刀、白纸、固体胶、双面胶

步骤

01

把盒盖和盒身剪开,在盒身底部用铅笔画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用美工刀沿着线条切割,割出一个大长方形。

02

用一张白纸覆盖住这个长方形。

03

用余下来的盒盖边角做一些装饰,粘到盒身上。

04

和孩子在白纸上用铅笔画一个图案,或者直接打印想要表演故事的人物,粘到刚才剪下的长方形纸片上。

用剪刀剪出图形,并在背部粘上吸管。

05

在鞋盒后放一个小手电,或者点燃一个熏香用的蜡烛,关上电灯或者拉上窗帘,就可以看到光影从白纸屏幕里透出来,形成美丽、奇特的效果,还可以一起讲故事哦!

猜你喜欢
人偶皮影戏皮影
我们来演皮影戏
皮影戏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大戏—一泄密》
皮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