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路桥品牌专业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2019-11-04 08:19吴岩张向辉于可鑫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就业能力教学

吴岩 张向辉 于可鑫

[摘 要]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是适应职业教育扩招的必然要求,教学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本文立足于路桥品牌专业视角,阐述构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教学体系的具体对策,以此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满足“双高计划”要求。

[关键词]就业能力;路桥专业;教学;双高计划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引领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就业是检验高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构建品牌路桥专业的关键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符合区域路桥岗位的优秀人才。因此在职业教育新常态发展视角下如何构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路桥专业教学体系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1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路桥品牌专业教学体系的必然性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中提出要扩大高职招生规模。高职院校扩招的背后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创新的结果,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建设对高素质职业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以此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实践证明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路桥品牌专业教学体系有助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目前高职院校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实现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区域路桥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将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这样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模式。

(2)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有助于促进路桥专业的品牌化、精品化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处于理论教学和实践锻炼的互动中介环节,通过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路桥专业走向专业化、品牌化以及内涵化发展。当前高职院校要构建“双创计划”服务区域路桥企业的关键就是要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路桥专业群,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这样大大提升了高职路桥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实现了差异化的教学目的。

(3)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有助于解决高职人才供需矛盾,推动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发展。通过调查我国高职院校将近1418所,高职在校生达到1134万人,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在校人数不断增加,但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身胖体弱”的现象,与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导致人才培养能力比较薄弱。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体现了学生培养的实用性问题,有效地与企业实现了连接,避免了人才培养偏离企业岗位要求。

2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路桥品牌专业教学体系所面临的困境与不足

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路桥品牌专业教学体系对提升高职就业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精品路桥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根据实践调查,高职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路桥品牌专业教学体系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

(1)实践教学缺乏互动性,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脱离企业需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就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成效看,虽然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但是实践教学仍然存在互动性差,实践教学内容脱离企业岗位要求的问题。例如在路桥专业实践教学设置上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校内实训上,对于路桥企业岗位要求的引入相对比较少,尤其是缺乏与用人单位的不定期互动交流,导致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就业岗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精品课程。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路桥专业教学体系关键就是要构建体现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以此培养出具有路桥优势的人才。课程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根据就业技能要求设置课程是高职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习惯于传统的职业教育思想制约,高职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时面临教学内容单一,尤其是教学内容不符合当前路桥岗位的技术要求,导致学生在就业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培训。另外缺乏精品课程导致高职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影响教学质量。

(3)校企合作有待深化,“课证赛”融合性不足。就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就是要将企业纳入到高职教学体系中,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取了校企合作模式,但是校企合作的力度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企业主动参与路桥日常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编排路桥专业课程的动力还不足等。另外“课证赛”的融合性不足也是导致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路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其知识点相对也比较枯燥,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习的动力。高职课证赛模式却存在融合性不足的问题。例如高职举办的路桥专业比赛往往忽视与实践就业岗位的结合,而且也忽视对比赛结果的反思,导致比赛仅仅停留在比赛层面。

3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路桥品牌专业教学体系具体路径对策

立足于“双高计划”,围绕服务区域路桥岗位的目的,结合高职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路桥品牌专业教学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必须要采取系列改革措施,推动路桥品牌专业教学质量发展。

3.1 搭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路桥专业教学体系必须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高职院校要搭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创设实践锻炼的平台。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也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高职路桥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实训基础设备建设力度,为学生创造与路桥岗位相符合的仿真实训设备。例如针对路桥施工中学生难以準确把握施工操作步骤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引入相关的实训设备,让学生在仿真操作中掌握相关的规范要求。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升高职路桥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以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指导。

3.2 优化课程结构,打造精品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往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其不符合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基于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例如路桥专业课程比较多,而学生从事路桥岗位又不同,所以高职院校在设置路桥专业课程时必须要结合学生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相应的教材。另外在路桥专业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也要加大对精品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根据本区域路桥岗位特点开发具有专业特点的精品课程,增强教学质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3.3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课证赛”融合

高职院校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推动实施“课证赛”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富有实践操作意义的实训锻炼机会。例如针对当前企业参与高职路桥教学过程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共同构建符合双方利益的策略,以此为学生真正提供实习岗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动“课证赛”融合,形成以赛促教、以教促学的模式。路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通过举办各种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比赛,通过比赛检验自己的实践能力,反思学习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高职教学中,例如企业要为高职院校编制关于实践教学的教材等。

综上所述,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路桥品牌专业是突显职业院校专业特色,提升人才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就业是职业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基于“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路桥品牌专业教学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区域路桥行业发展提供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陆黎.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

[2] 施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D].广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就业能力教学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