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OBE的课程目标构建方法

2019-11-11 12:55卢科青王文吕明徐振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4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

卢科青 王文 吕明 徐振龙

摘要:针对有效课程目标的构建问题,将OBE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构建流程为: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建立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形成课程目标。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面向OBE的课程目标内容清晰、可衡量,能有效支撑毕业要求,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控制。

关键词:OBE;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关联度矩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207-02

课程目标是课程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1]。目前课程目标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即根据所使用教材的内容或教研室(课程群)经过多年磨合而约定俗成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提炼出相应的课程目标;另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基于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判断力和想象力来设计课程目标。用这两种方法制定课程目标时未考虑课程教学对达成毕业要求的贡献,可能会出现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不吻合,或课程教学不能有力地支撑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情况。如在毕业设计答辩时发现,学生绘制的图纸中的错误较多,从图纸的质量判断,约40%的毕业生并不具备毕业要求所规定的绘图能力,但这些学生已经完成了《工程图学》课程的学习,并且95%以上的学生都通过了课程考核,即达成了课程目标,所以现有课程目标的内容与制定方法都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

论文针对有效课程目标的构建问题,首先介绍OBE的理念;然后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详细阐述OBE课程目标的制定流程;最后分析OBE课程目标对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

一、OBE理念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种以学习产出为本的教育模式,其中“学习产出(Leaning Outcomes)”指学生在学习历程结束后获得的真正能力。美国学者Spady认为OBE理念的核心是“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以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取得实质性成功所需要的能力与经验”[2]。西澳大学教育部门对OBE的定义为:“基于实现学生特定成果的教育过程。教育结构和课程被视为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们无法为培养学生特定能力做出贡献,它们就要被重建,学生的学习成果、产出驱动教育系统运行”[3],所以在OBE教育系统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4,5]。OBE教育模式已经在工程教育领域中取得了广泛的认同,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就以OBE理论为指导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二、OBE课程目标构建方法

面向OBE的课程目标构建过程主要包括: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建立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形成课程目标四个步骤。具体如下所述。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应以社会需求与行业发展要求为依据,同时应与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学生的发展要求相匹配。专业的社会需求与行业发展要求可通过调研方式获得,这时可充分挖掘毕业生、校友企业资源。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后,需根据培养目标确定学生毕业时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确定毕业要求。科学、合理地定义毕业生的毕业要求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前提与基础,确定毕业要求的总体思路为: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中规定的学生毕业时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参考《CDIO能力大纲》确定专业层面的、细化的、可测评的各项能力指标。CDIO工程教育改革主要成果之一——《CDIO能力大纲》提供了关于工科毕业生学习产出的四层次分解方案。《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分别规定了工程师、技术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12个品质。同时,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定义了毕业生的11种能力;加拿大工程认证委员会规定了12种能力;欧洲认证工程师计划规定了12种能力。确定毕业要求时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从上述能力条款中选择不同的组合,规定不同的掌握程度,形成专业的毕业要求,本论文中选择了12種能力作为毕业要求。

3.建立关联度矩阵。构建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时,首先需对毕业要求进行分解,分解过程主要是对毕业要求进行细化,使毕业要求具体至可操作层面。以“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为例,该毕业要求可分解为4个能力指标点:“1.1具有从事机械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能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1.2……;1.3……;1.4……”

建立关联度矩阵的实质是为了明确课程对毕业要求各能力指标点的支撑作用。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关联度矩阵建立过程如下:首先将12项毕业要求及对应的指标点排列成表,然后分别考虑课程对各项指标点的支撑作用,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支撑强度。支撑强度的含义为该课程覆盖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多寡,其中H表示至少覆盖80%,M表示至少覆盖50%,L表示至少覆盖30%。

4.形成课程目标。选取关联度矩阵中课程能给予其强支撑作用(支撑强度为H,或M)的能力指标点,然后根据这些指标点的能力要求形成具体的课程目标。如经过分析《工程图学》的强支撑指标点为:“1.3具有从事机械工程工作所需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辅助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能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5.2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和现代工程工具进行建模、预测与仿真,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领会相关工具的局限性;10.1能够通过技术文稿、工程图等技术文件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清晰表达。”

对应形成的课程目标为:(1)具有绘制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等工程图样的专业基础知识;(2)能使用AutoCAD软件的常用功能,能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3)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图样表达方法清晰表达复杂零件、部件或机器。

三、OBE课程目标实践效果

所在《工程图学》课程群于2016年按OBE的要求与方法对课程大纲进行修订,通过问卷调研、教学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OBE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效果:(1)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根据OBE的理念,对不支撑毕业要求或支撑力度较弱的教学内容(如复杂的投影理论)进行舍弃,对毕业要求具有强支撑作用的内容(如机件的表达方法)被强化。(2)教学质量提高。OBE课程目标内容表述清晰、可衡量,有利于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节奏,通过持续改进提升教学质量。(3)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与往届相比,学生在复杂零件图、复杂部件装配图的表达、绘制方面有了较大进步。

四、总结

面向OBE的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相一致,使课程教学有力地支撑与学生相关能力的养成,提升毕业要求达成度。此外,面向OBE的课程目标内容表述清晰、可衡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控制。

参考文献:

[1]Lorin W Anderson,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蒋小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Spady W G.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Arlington,V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1995.

[3]Willis S,Kissane B.Outcome-based educ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M].Education Depart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1995.

[4]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5]姜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3):35-37.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设计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