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的实践路径

2019-11-11 12:25李瑞国王文姮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文化育人实践路径

李瑞国 王文姮

【摘 要】建设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就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中医药文化教师队伍,秉承文化育人理念,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人文景观、校园媒体、品牌建设等育人环节,用中医药文化感染人、塑造人。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校园;文化育人;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23-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必须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塑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大学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形成文化育人办学理念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動力,起着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彰显形象的重要作用。学校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凝练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关制度,推动文化育人理念落地生根。

1.凝练办学特色,突出文化育人作用。

注重挖掘包括齐鲁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大力弘扬“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等价值理念,逐步确立了“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形成了“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确立了“以文化人、以德立身、以术彰业”的育人观,引导学生心怀仁爱之心,行施博爱之术,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顶层设计,营造文化育人环境。

出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见》《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大学文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推行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责任制,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师生文化自信,用文化来凝心聚力,提升育人效果。

二、发挥学术优势,打造高素质中医药文化教师队伍

要建设好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主阵地,这就要求必须组建一支高素质中医药文化教师队伍。

1.拥有中医药文化雄厚师资。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以国医大师、泰山学者和973首席科学家等为领军的一流人才队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唯一下设的“中医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教育部“中医药经典理论重点实验室”、全国唯一的“扁鹊文化研究中心”,同时,中医药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也是山东省“十一五”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还拥有多名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2.开展中医药文化学术研究。

充分发挥学术优势,不断加强齐鲁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研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医药古籍整理规范,组织实施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医古籍整理项目。近年来编著出版了《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传统医药》《山东省志·诸子名家系列从书·扁鹊仓公王叔和志》等学术文化著作,深化了齐鲁医学流派研究,编写出版了《中医文化论丛》《中国古代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研究》《易经读本》等一系列著作。

3.开展中医药文化学术讲座。

利用“文化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人文论坛”、“双泉周末”等平台开展学术讲座,宣传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药文化。

三、坚持文化育人,将中医药文化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把文化育人作为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特色做法,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1.将中医药文化贯穿于课堂教学。

建设中医药文化类课程,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系列公选课,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育人作用。建设了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类课程,如《名老中医成材之路》《汉画石像与中医文化传说》《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考古发现与中医学》《中国古代民俗与医学》《鸟图腾——东夷文化与中医研究》《传统医学法律保护》等课程。在全校范围内推出“中华传统文化”系列公选课程,作为通识类必修课程模块,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古代要籍选读》《〈四书〉概要》《〈周易〉概说》《〈黄帝内经〉的文化解读》《老庄通论》,并引入部分国内名校名师主讲课程。

2.将中医药文化贯穿于第二课堂。

坚持把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掌握中医药知识技能优势,广泛组织开展“岐黄杯”知识竞赛、经典必背、“针推之星”技能大赛、护理操作技能大赛和太极拳比赛等中医药文化活动。其中,“岐黄杯”知识竞赛主要考察《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四大经典”;经典必背是指针对《中医经典必背》“红宝书”和“蓝宝书”两本中医工具书开展的经典文献背诵大赛;“针推之星”技能大赛指以针刺手法、推拿手法为主的临床实践技能比赛;护理操作技能大赛考察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和专业手法;太极拳比赛展示整齐的着装、饱满的精神、整齐的队列、协调的动作,展示出中医药学子的精神和风采。

3.将中医药文化贯穿于校园人文景观。

充分发挥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教学实验中心等场馆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作用。其中,博物馆是全国全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省第十一批社科普及教育基地,承担着中医药文化宣传、健康旅游、参观学习、中小学生进校访学等职能;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3万册,是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还设立扁鹊雕塑、建校“九老”雕塑园、文化长廊、百草园、校友园,在教学楼、实验楼等悬挂中医药文化名言警句,制作中医药文化道旗,安装中医药文化浮雕。校园内丰富的人文景观,对于滋养师生心灵、陶冶精神情操起着重要作用。

4.將中医药文化贯穿于校园媒体建设。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利用校园媒体弘扬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其主流引导作用。校报长期邀请国医大师、中医科普专家开设《百草》《药苑平谈》等中医药文化特色栏目,深受读者喜爱。鼓励支持学生独立创办《本草图鉴》《涌泉》《齐鲁杏苑》《杏花语》《药苑》等内部学术刊物,其中设有“传统中医之声”“伤寒金匮”“方剂探析”“中医中药”“生活中医”等版面,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实践专业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名老中医成才之路、中医学习方法介绍等。校园媒体凸显中医药特色,大大提升中医药文化育人的力度和广度。

四、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品牌,发挥社会引领作用

学校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培育和形成了扁鹊学术文化节、登山采药、“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中医药特色品牌活动,为传播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挥了社会引领作用。

1.打造扁鹊文化品牌。

学校坐落在扁鹊故里长清,围绕扁鹊举办各类学术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扁鹊文化品牌,深入研究扁鹊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弘扬祖国医学精髓和优秀传统文化。如2007年举办首届国际“扁鹊文化及学术思想研讨会”,2012年举办中国(长清)扁鹊中医药文化节,2018年举办扁鹊医学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今年,拟由济南市人民政府举办、学校承办第一届中国(济南)扁鹊与中医药文化国际论坛。

2.开展“药苑采风”活动。

主要包括登山采药、标本制作及本草摄影大赛活动。每年组织师生赴崂山等药用植物丰富的山川地域采集野生药用植物,悬挂标签,辨别定性,制作标本,记录采风瞬间。活动开展20多年来,足迹遍布泰山、昆嵛山等齐鲁大地的名山大川,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对学校开展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

学校注重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组织专家和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农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等中医药志愿服务,通过推拿、针灸、拔罐、压耳豆等具有中医药特色诊疗方式解除群众病痛,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其中,暑期“三下乡”医疗服务博士团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学校品牌活动,受群众热烈欢迎和好评。

4.形成“岐黄恢廓青春杏林”校园文化品牌。

该校园文化品牌融合教育理念、行为规范、形象标识、校园环境等四大系统,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指导思想、教风学风、校标校徽与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涵、形象与精神,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建设计划重点项目。

建设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就是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途径使中医药文化落地生根,让中医药文化走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育人功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华网,2016-12-8.

[2]《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12-26.

[3]智银利,柴明霞.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陕西日报,第10版,2018-5-29.

[4]何清湖,陈洪.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重在进课堂.中国中医药报,第3版,2018-8-9.

课题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ZYSZ2017001)。

猜你喜欢
中医药文化文化育人实践路径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技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