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央银行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9-11-11 12:25雷蕾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互联网

雷蕾

【摘 要】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的深远影响,既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又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本文以中央银行学为例,从分析中央银行学的教学现状入手,揭示了该门课程教学效果不高的困境,进而提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式学习、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期望对推进中央银行教学改革有所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中央银行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05-02

中央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门课程具备综合性、宏观性和抽象性强的特点,课程内容以中央银行地位与作用、资产负债业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宏观分析为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阻碍着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央银行学教学要充分把握这一机遇,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转变当前中央银行学教学效果不高的现状。

一、中央银行学教学现状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

中央银行学课程的学科交叉程度较高,融合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学、货币银行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讲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知识时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阶段,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去研究国内外金融形势与金融政策,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

在中央银行学的教材中,知识内容都是长期凝练总结得出的结论,具备普适性强、时效性差的特点。而教师在中央银行学教学中习惯于依靠教材进行教学,使知识传授局限于课本,导致中央银行学的教学内容易与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相脱节,使学生难以结合实际国情去解读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和传导机制,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學模式守旧。

在中央银行学教学中,教师虽然采用了PPT课件辅助教学,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了课堂,但是教学效果却未达到预期。由于PPT课件中的知识信息量大,未能给学生预留充足的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时间,所以学生难以在课内消化所学知识。同时,教师一般采用课上讲授、学生听讲、课下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而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缺乏培养空间。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央银行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1.基于互联网的研究式学习。

研究式学习是在学科领域确定主题,创建学术研究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开展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央银行学课程可引入研究式学习,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创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够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实际,掌握中央银行业务内容与国家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基于互联网的研究式学习模式可根据中央银行学课程的知识结构框架,将其划分为五大教学模块,包括中央银行基础、中央银行业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监管和中央银行宏观分析。教师可在中央银行业务、货币政策、宏观分析模块运用研究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选题研究活动,创新中央银行学的教学方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设计研究问题。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研究问题,要求问题具备一定的综合性、针对性和探究性,能够涵盖多章节的知识点,但又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促使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各类资料,从多视角、多层面去研究问题,学习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建立起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变动与理论知识的联系,进而解决问题。教师也可同时向学生出示多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问题进行研究,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保证研究式学习的教学效果。

(2)选择研究方法。

在经济类专业课程开设中,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学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了调查研究方法。所以,在中央银行学的研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强化学生对调查研究方法的熟练应用。如,采用文献法收集、整理、研究已发表的文献,形成对研究主题的科学认识;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数据资料;采用基本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调研数据反映的事物规律和问题假设进行验证。

(3)利用数据库。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MBA智库百科等数据库的建设日益成熟,为学生研究式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查找到与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将其引入到研究式学习过程中,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在数据库资源利用中,要求学生至少检索阅读30篇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电子图书或报纸文章。挑选出与研究内容最为贴近的20篇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总结选题的研究现状。

(4)分析问题。

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回归中央银行学课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明确概念、制度、业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展开深入研究,拓展学生的思路。由于书本上的知识是长时期研究学者凝练的具有普适性特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存在着一定偏差,所以在研究式学习中,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拓展,用实践调查检验书本知识,提炼自己的观点,指出问题和对策,撰写研究报告。

(5)展示PPT。

学生要将研究报告制作成PPT,精心设计PPT页面,加入视频、图片等资料丰富报告内容。在制作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将PPT上传到教学平台,教师对PPT的内容进行检查,提出指导性建议,让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之后,在多媒体教室上,教师要让学生逐一汇报研究成果,给予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在课下,教师将学生制作的PPT共享到校园网站上,或收录到校内数据库中,让其他专业学生进行学习借鉴,共享研究成果和学习资源,使学生体会到研究式学习的成就感。

(6)教学评价。

基于研究式学习的中央银行学课程考核,要将研究报告、PPT汇报、基础知识作为三大考核内容,分别占总成绩的50%、30%和20%。其中,研究报告的撰写要考核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资料、综述研究、提炼观点的能力;PPT汇报要考核学生对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在PPT制作中的熟练应用程度,将资料利用、研究完整性、知识逻辑关系、课件制作水平等作为考核重点。通过开展基于互联网的研究式学习,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领域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研究,进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效果。

2.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指借助互联网、终端设备进行的在线学习、数字化学习。在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可引入移动学习模式,实现学习平台迁移,将课程教学延伸到课下,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移动学习模式主要包括以下7个C,即内容(Content)、获取(Capture)、计算(Computing)、构建(Constructing)、沟通(Communicate)控制(control)和评价(Comment)。其中,内容是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获取是指在数据资源中收集所需资料;计算是指对获取资料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构建是指结合整理的资料构建教学模式;沟通是指师生之间进行双向沟通;控制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评价是指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反馈。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中央银行学教学需要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其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1)获取学习内容。

中央银行学课程的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确定教学内容。在内容确定后,根据中央银行学的研究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和重塑,构建起教学框架,用以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可将学习资源存储在云端,使学生借助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iPad等终端设备阅读、观看、存取、分享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移动学习效率。

(2)教学控制。

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教学平台下载资源展开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可在教学平台上共享测试题、练习题等应用程序,让学生在学习后可以随时随地检验学习成果,了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督促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在微信群中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资源,也可在微信群中公布小型测试的成绩,便于学生通过横向对比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

(3)多维度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在课堂下,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系统向学生推送教学资料,发布导学案或讨论议题,调动起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发布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及时点评,与学生交流观点看法。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能够消除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紧张、表述不流畅的障碍,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外,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如朋友圈、视频、语音、文字、投票等方式,能够燃起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兴趣。

(4)教学反馈。

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中央银行学教学要创新教学反馈机制,引入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构建起完善的反馈体系。该反馈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学生层反馈。学生是移动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实时掌握学生的移动学习情况,以便于调整教学进度。教师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学生进行通信,收集学生移动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将其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集中解决,消除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二是教师层反馈。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根据院系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中央银行学的课程特色,编写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移动学习内容。教师要通过教学平台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借助终端设备登录平台后完成作业,由系统进行自动统计分析,教师可对学生的作业成绩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学习的不足,引导学生查缺补漏。三是学校层的教学评估。学校可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移动学习进展等情况进行分析处理,使学校领导能够掌握中央银行学课程的教学情况,对教学质量做出客观性、全局性的评估。

(5)教学延伸。

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中央银行课程教学,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与企业、其他院校、学习资源提供者等建立起良好关系,积极组织交流会、分享会、答疑会等,邀请专家学者和其他院校名师来校进行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学生还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与专家学者和名师进行线上互动,快捷地汲取所需知识、答疑解惑,提高移动学习效果。

3.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实现了知識传授与知识内化的翻转,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中央银行学教学中,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时代下的科学技术完成微课制作,辅助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提高中央银行学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自学。

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在教学平台上发布微课,让学生自行观看微课明确学习方向。中央银行学的微课选题要充分考虑该门课程综合性、抽象性、宏观性较强的特点,适当拓展知识涉及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如,在教学基础货币投放机制之前,教师可制作“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中美对比”微课,在微课中融入本课程的知识体系,重组和拓展相关章节的知识点,构建起不同章节知识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教师要在微课中分析基于资产负债表框架下中央银行业务的投放机制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差异,从而探索中美两国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不同。同时,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是影响国家货币政策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需要根据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传到机制和工具选择,所以通过在微课中融入“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中美对比”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对中央银行业务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中央银行业务的宏观调控作用,进而科学认知中央银行的核心行为,为课堂教学环节的知识内化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