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9-11-11 12:25张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张芳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廣泛的关注。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正确,合理的思考能力。具体来讲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的一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以课堂为基础,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具体的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102-01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课堂,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1]。

一、立足教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分析就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有顺序有步骤的将问题分解成几个部分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就是以具体分析为基础将每一部分的数据都结合起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一个玩具厂计划生产760套玩具,已经做了3天,平均每天生产120套,剩下的4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套?”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然后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找条件,逐步解决问题;第一,要求出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套玩具,必须知道的条件是剩余玩具的数量和需要的天数。题目中已知剩下的要4天完成,由此可知,解题的关键是剩余玩具的数量。第二,要求剩余玩具的数量需要知道的条件是玩具总量和已经完成的数量。第三,要求已经完成的玩具数量,需要知道的条件是每天的生产量和生产天数。这时从题目中我们可以很容易计算出所需要的条件。通过抓住关键问题,一步步的分析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综合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已经生产了三天,每天生产120套,可以计算出已经生产了120×3=360套。第二,已经生产了360套,则剩下760-360=400套。第三,剩下的4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400÷4=100套。由此,通过分析法和综合法就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判断是通过定义来检查某一种事物具体性质的一种思维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简单的判断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推理是在判断的基础上针对问题进行的逻辑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思维的常见方法有:第一,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出现和题中条件相冲突的情况,则假设不成立。例如:假设A是奇数,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则A是偶数。第二,图表法。当两个对象之间存在两种关系的时候,可以用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连线表示肯定,无联线则表示否定。例如,甲和乙两人之间有认识和不认识两种关系,有连线表示认识,无连线表示不认识。第三,排除法。通过题目中提供的条件,运用不知道是谁,但是肯定知道不知谁进行排除,解决问题。例如,甲,乙,丙三个人赛跑,甲说:“我跑到不是最快的,但是比丙跑的快。”请你说出谁跑的最快,谁最慢?运用排除法,甲说他跑的不是最快的,就排除甲跑的最快,但是甲又比丙跑的快,只剩下乙了。所以乙跑的最快。

三、通过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较就是寻找知识点和问题之间的差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面对“五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没有人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五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异同及联系。1.相同点:五年级人数不变。2.不同点: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3.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发生了变化,种树总棵数也随着发生变化。然后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出解题思路,每人多种2棵树,则全班多种了75+15=90棵,全班的人数是90÷2=45人。通过具体问题的对比,学生掌握了解题的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依据教材完善健全学生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学生通过学习所形成的一种知识体系,它包含了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关系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获取能力。健全完善的认知结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和基础。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具体方法有:第一,依据教材,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教材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依照教材的知识结构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第二,通过各种方式的教学,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奠定基础。小学数学中,各种概念,定律,公式是认知结构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资料,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等方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2]。为认知结构的建立奠定基础。第三,将所有知识整合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整合贯通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将新知识融合在原有知识结构中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之处,同时对比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关键相似处,使旧知识在新知识中融合贯通,并以新的形式和意义归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当中,提高原有认识机构的内涵和层次。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依据教材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开发思维,掌握多种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小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开心,2017(12).

[2]蔡菲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30):00210-00210.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