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

2019-11-11 12:25张昌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张昌丽

【摘 要】初中物理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学生学好物理可以了解自然、解释自然、利用自然、甚至改造自然。比如:钢铁放入水中会下沉,但是用钢铁制成的轮船却能浮在水上。又比如: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怎样利用透镜调节近视眼和远视眼等等,学习了初中物理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找到答案。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要学好物理,必须重视实验。物理学中很多定律规律都是从实验探究中推理总结出来的。因此实验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有作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下面我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浅谈几点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物理课程改革,物理素质教育,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131-01

引言

初中物理一直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难点,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初中物理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理念变了,教学目标更高了,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习过程,特别是实验探究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物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处于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以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代替做实验,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落实。导致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使用率降低,浪费教育资源,这在农村中学表现更明显。

2.很多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唱“独角戏”,没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和配合,学生只是看实验,记结果。

3.分组实验,因班额较大,学生几人一组,不能人人动手也不能受到老师的即时指导和足够的关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物理课,周课时太少,很多地区,初二年级周课时2节,初三年级周课时3节,为赶教学进度,为追求考试成绩,减少甚至挤掉了学生实验探究的时间。很多学校更没有开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活动。

5.在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学校,不够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本该配备专职实验员甚至应配备2名专职实验员的,却安排一名教师兼职管理。导致实验仪器的借还、存放、统计、保养、维修不够规范,不及时,容易造成实验仪器的遗失,实验室的各项记录也没有得到及时完善。

针对以上情况,积我三十年的物理教学经验和十几年的物理实验室管理经验,提出以下關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的几点浅见。

一、重视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化抽象为具体。

1.教师备课时,要备实验,课前对仪器进行组装调试,反复操作,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确保课堂上顺利完成实验,避免课堂上手忙脚乱,操作失败而强制要求学生记实验结论。有些实验,可视性差,比如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电流表的读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实验现象放大,增强可视性。

2.重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组装仪器及演示时,动作要准确、标准,比如:演示电学实验,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必须滑到阻值最大端,实验完毕,先断开开关,先拆连接电源的线。又比如: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读数时,不可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等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3.演示实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

教师在演示实验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让学生参与做实验,比如:在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在抽掉空气之前,两个半球会轻易分开,抽掉其中的空气后,让学生上来对拉,用很大的力气,都拉不开,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很大。

二、重视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1.尽量小班制教学,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中,达到两人一组,从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推理总结,都能两人配合完成,因班级人数不多,也能及时的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指导。

2.对分组实验:应先提出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分析所需的器材,怎样选用器材,优化实验,怎样进行实验,也就是明白操作步骤,需要观察什么现象,记录哪些数据。学会设计实验记录表格,以备实验过程中及时填写实验现象和数据,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推理总结,得出结论。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分析、推理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验探究,为将来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好习惯。

3.重视分组实验后的反思,深化实验教学的效果。

很多老师在学生做完实验得出结论后,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实验后的反思更重要。比如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我们接通电路,分别测出各处的电流大小,发现电流处处相等,可我们也同时观察到2支串联的小灯泡亮度不同,一明一暗。实验后,应引导学生反思,决定灯泡亮度的不只是电流大小这个因素,其实是由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大小来决定的,为我们学习电功率埋一“伏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验室管理,使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

学校的器材配制及实验室设施早已达标。但在一些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学校,实验室管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应设置专职实验员,让实验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实验室,既能保证各物理教师顺利有序开展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及科技活动,又能让仪器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更好地推进物理素质教育。

实践证明:必须重视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出较强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学会逐渐到会学,再到好学,从而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