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2019-11-11 12:25朱广春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环流新课程实验

朱广春

【摘 要】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对于我国地理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意义予以说明,然后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借此文和业内展开交流,以促进地理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132-0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所谓地理实践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地理学科领域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地理理论知识的能力与品质。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提升自身的地理实践力。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设置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这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可以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还可以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为和谐、活跃。(2)有效改善教学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上以教师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需求,通过开展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能够保证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实践活动效果不断改善活动开展策略,让课堂教学得到不断优化[1]。(3)有益学生终身发展。通过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可以让课堂教学、人才培养更为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在地理实践力中,包含了地理观察力、综合分析能力、地理推理能力、地理调查能力等多个方面,同时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知识创造能力,进而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对学生终身发展起到有利影响,让学生能力素养更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

1.开展地理观察活动。

地理观察与测量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以“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内容教学为例,笔者曾在教学中开展了地理观察活动。即在准备好卷尺、1m长竹竿、纸、粉笔、计算器以及手表道具后,带领学生到操场中利用竹竿长度测量正午影子长度,太阳高度角正切值为竹竿和影子长度比值。通过这种课外地理教学观察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相关地理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提升自身观察能力,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践活动。

2.开展地理实验活动。

地理实验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地理实验能力,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进行地理实验活动,可以得到准确实验结果,进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并为学生准备相应道具,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而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为其提供适当指导。以“热力环流”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曾准备热毛巾、冰毛巾、两个装满烟雾空塑料瓶以及热水这几样道具,首先,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进行实验,其他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可以引出具体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因为塑料瓶中烟雾的流出方向的不同,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可以引出“热力环流”教学知识,告知学生冷却会让下沉气流形成,受热会让上升气流形成。因为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其对于该知识点的印象。

3.开展地理制作活动。

在高中地理教學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制作地理模型、地理标本以及地理学具,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得到同步培养,可以让学生地理制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如笔者就曾带领学生共同制作三圈环流图、经纬网简易地球仪以及地理等高线模型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除此之外,在地理制作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导入的方法来让学生了解一些案例中实验制作流程,以此来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气压带与风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曾引进日本“飞象”计划作为课堂导入案例,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该案例的背景故事,然后展示其计划中的材料图片,并要求学生查看美国、日本地理位置,然后,可以提出问题,即“利用大气环流气球可以横跨太平洋,大气环流指的是什么?其产生原因又是什么?”之后,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合作探究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地理知识,最后,笔者可以向学生提出要求,即利用小组合作方法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为有趣,让案例实验、具体制作得到有效结合[2]。

4.开展地理调查活动。

地理调查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主动参与能力以及主动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通过调查报告的写作,可以让学生的地理写作能力得到培养。如在“喀斯特地貌”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曾为学生布置地貌调查任务,即在正式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学生需要分为各个小组收集喀斯特地貌的资料信息,如风景照片、地貌形成原因等,同时可以将其制作为PPT等形式,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活动,即各小组可以派出一名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为充分地了解地理知识,而在汇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会展示自己曾经前往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旅游的照片,这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探索地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的认知理论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紧密程度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吸收知识、应用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地理观察活动、地理实验活动、地理制作活动以及地理调查活动,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有效改善教师教学观念以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川江.一次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益探索[J].地理教学,2019(14):44-46.

[2]陈继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18):53-54.

猜你喜欢
环流新课程实验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做个怪怪长实验
热盐环流方程全局弱解的存在性
谜底大揭秘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两相坐标系下MMC环流抑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