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歌子》看文化创意课堂的构建

2019-11-11 12:25姚朝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渔歌子

姚朝霞

【摘 要】语文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土壤,教师要努力创设属于儿童生成智慧、提升文化品质的创意课堂,使课堂教学充满诗意、哲思理趣。《渔歌子》含有词的音韵、画的意境、动人的渔隐生活情趣等。教学时,要充分挖掘隐于词中的文化元素,实现文化创意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文化设计的创意体现;文化意境的创意再现;文化形象的创意品析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289-01

引言

本论文写作的背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文化创意课堂的设计与研究,旨在探究文化创意课堂设计模式、文化意境的创意再现及文化形象的个性品析。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其核心就是“创造力”。语文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土壤,教师要努力创设属于儿童生成智慧、提升文化品质的创意课堂,使课堂教学充满诗意文化和哲思理趣。

《渔歌子》这首词被选编入小学语文课本,文本的意义不只限于词这种体裁,它还含有多种文化的元素:词的音韵、画的意境、动人的渔隐生活、内涵的精神世界等。教学时,要充分挖掘隐于词中的文化元素,从创意的流程设计、创意的意境再现、创意的人物品析等方面入手,实现文化创意课堂的生成、推进和完善。

一、文化设计的创意体现

语文课堂是一扇窗,如何打开这扇窗引领学生走向更明媚、更广阔的诗词天地,教师要努力探究创意课堂的模式构建:明确的目标定位、“明亮”的角度切入、“明朗”的流线走势、明晰的版块设计、“明白”的教学呈现、“明媚”的课堂演绎等。首先,定位本课的教学重点:抓住词的特点教学生读词、品词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品悟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其次,通过四个环节的设置呈现立体的版块设计:“词中有妙”——导读比异同(通过比较词与诗的不同初步了解词的特点。)“词中有音”——初讀品词韵(抓住词的句式、平仄、韵律特点教学生读词的方法,做到有规律、有节奏、有音韵。)“词中有画”——再读品词味(抓住词的特点设计梯度,从“画中景、画中色、画中人”的角度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再现意境,品悟人物渔隐生活的情趣。)“词中有意”——展读拓诗境(通过展读苏轼的《浣溪沙》拓宽词的意境,感悟词的精神内涵。)“词中有味”——升华品诗味(通过主题链接、同题拓展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经典的魅力。)如此设计,通过层层深入的梯度训练,呈现语文课堂的空间立体化效应,链诗词曲画的多种元素,使课堂有抑扬顿挫的韵律感、水墨丹青的画面感,情怀相通的生命感。

二、文化意境的创意再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诗词整体的美学价值在于意境。《渔歌子》描绘了一幅笔墨洗练、闲适淡雅的图画,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词所描绘的意境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一、以“读”再现:抓住词的韵脚读出悠扬绵延的音乐感,抓住“青箬笠,绿蓑衣”读出词活泼轻松的节奏感:读通词句——读出节奏——读出长短——读出音韵——读出词意——读出词味——读出词境。二、以“画”再现:张志和在保持了传统诗画一体风格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是色彩的运用:山青、水绿、箬青、蓑绿;鹭白、桃红、鱼黄,这样的色彩调和构成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色调“青“和“绿”给人一种宁静之感,正契合了词人的内心追求。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选景、布局、着色、意象几个层面创意想象画面的意境:1.画中的景物:了解作者的画面布局,找出远景和近景,静景和动景,体会动静结合之美;2.画中的色彩:重点品味“青、绿”两种色彩,从词义和音律两方面体会作者用词的贴切;采用“飞花令”的形式交流含有“青”和“绿”的古诗句及其他表示绿的词及相关诗句,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3.画中的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华,词中悠闲的白鹭、自在的鳜鱼、“桃花流水”的闲适、斜风细雨的朦胧,静默的远山都为这首词增添了一份清濛淡远的意味。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词中的经典意象展开想象,再现意境:“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把“桃花”、“流水”两种景物置于一个完整的语境中,营造出隐逸超脱的意境;“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想象“斜风”的柔、“细雨”的蒙,在天地间织起一片烟雨朦胧。如此再现,让词变成“一首曲”、“一幅画”、“一段情”、“一份意”,开阔了词的意境,丰富了词的艺术形式,同时沉淀了词的文化底色。

三、文化形象的创意品析

在浩如烟海的人物形象中,古代文人最钟情渔父。《渔歌子》这幅画卷中最动人的意象则是垂钓的渔翁,他的存在,让春天的诗情画意更为突出。从《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到《庄子》中须眉皆白、仙风道骨的渔父,经过岁月的淘洗,从张志和的《渔歌子》开始,“渔父”开始作为一个稳定的隐逸者意象在文学中出现,它不再是一个语词,而是一个叠加的意象,一种浓缩了丰富文化色彩和哲人前思的隐逸文化的象征。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品析这种独特的文化人物形象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紧扣“画中人”引发学生自主探究:这个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的人到底是谁?首先改变了传统教学导课时出示资料,了解作者的固定模式,依次出示三段资料,引导学生品词、赏画、知生平,层层递进,深入品析人物形象。资料1:颜真卿谓:“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舞笔飞墨,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统整“画面”,想象意境;资料2:张志和深受唐肃宗欣赏,赐名“志和”,后因事被贬,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确定意象,回归“渔父”;资料3:“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明其心声,志在“不归”。其次,拓展比读张松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及苏轼的《浣溪沙》,深化“渔父”形象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多层面的资料补充,多形式的比对延展了诗词的宽度,丰实了诗词的厚度,让诗词穿越时空以经典定格。如此设计,渔父形象的画面感、文学形象便有了依托和支撑,有了后世《渔歌子》的经典传唱和无数的应和之作。心回故乡的召唤,词人内心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渔父形象的文化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渔歌子
渔歌子 展眼前头又一春
渔歌子
——宋朝的乡村闲谈
渔歌子
——宋朝的乡村闲谈
渔歌子
——宋朝的乡村闲谈
渔歌子·咏春蚕
渔歌子·治党从严
《渔歌子》阅读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