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现状、原因及对策

2019-11-13 15:55沈泽琴
国际商务财会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

沈泽琴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下,民营企业受多方因素影响,导致债务风险高发,贷款债务违约也不断发生,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结合目前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源融资;外源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5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一)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靠内源融资,外源融资难

内源融资是企业靠自身的内部留存收益来融资。民营企业缺乏增信手段,大多数没有足够的不动产作为抵押,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外部机构融入资金,再加上内部融资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操作起来也简便等特性,所以内源融资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方式见表1。

(二)直接融资状况不理想

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信托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是站在资本需求方立场上明确企业获取资本的具体行为和方式。从社会资本配置及融资交易活动方面,企业融资方式还可分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两类。直接融资是资本需求方与供给方直接进行融资交易行为,间接融资是指资本需求方通过第三方间接获取供应方的融资交易行为。不论是直接融资方式还是间接融资,目的都是实现资本在市场上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大多数国家的金融系统都包含这两类交易模式(见表2),只是有些国家以直接融资交易为主(如美国),有些国家以间接融资交易为主(如德国)。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主要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部分企业也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公司债券、短期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加大直接融资比重是我国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正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我国民营企业在资产规模、信用等级、融资额度、资产评估、融资成本上均较为薄弱,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融入资本,再加我国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发展,从以下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状况不理想。

(三)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资金虽然主要还是依靠银行贷款,民营企业自身缺乏担保抵押物,所以绝大多数银行要求民营企业贷款融资需要由国有大型企业来担保。对国有大型企业而言,为民营企业担保必须要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办理手续复杂、时间较长、且难以通过审批,导致了民营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支持(表3)。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现状形成原因

(一)从民营企业的内部因素分析

民营企业自身素质不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理念落后、信息不透明、信用水平低;其次,产权不清晰,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物;再加上,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差,竞争力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差。此外,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获利指数看,民营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盈利能力低下。

(二)从外部因素考虑

1.金融机构方面

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成本的高低跟放贷资金数量成反比关系(放贷资金数量大成本相对较低,放贷资金数量小相对成本高),所以银行等金融机构更乐于放贷给国有大型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风险角度考虑,国有大型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比民营企业高、产生放贷坏账的概率也比民营企业低,所以金融机构更喜欢选择国有大型企业放贷。另外,民间融资机构的不规范,国资资本市场发育缓慢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放贷。

2.资本市场方面

目前,证券市场尚不健全,资本市场结构失衡。成熟的资本市场的结构呈金字塔状,但是在我国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的仅是倒金字塔底部的板块,根本无法满足民营企业灵活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更没有办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国家政策方面

政府的扶持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市场经济时代、科技迅速发展,完全靠企业自身实力发展非常缓慢而且很难生存下去,所以政府在政策上扶持民营企业对拉动民营企业的发展非常有效和重要。在市场准入、银行贷款等融资条件方面,民营企业往往比国有大型企业差很多,民营企业融资被限定在很小的空间里,企业难以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但是很多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仍较多,困难重重,难以落实到位,还是没有真正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

三、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我国民营企业自身素質

一要从根本上改变民营企业自身的缺陷,增强民营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规范自身的财务管理,建立规范、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及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外提供完整、真实的财务信息。二要加强信用意识的培养,民营企业一定要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如实提供企业信息,积极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从根本上消除银行等外界对民营企业的“可疑”的心理。三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投入、高级人才的引进是民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渠道。四要改变融资观念,拓宽融资渠道,民营企业主动改变观念、放宽眼界,大胆拓宽融资渠道。五要积极探索融资成本低、利率市场化的渠道,如灵活应用票据贴现方式融资,充分利用其银行设置门槛较低、银行基本不设置企业规模、审批高效简单的优势,企业可以获得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二)提升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

一要重视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要认识到,对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是银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要认识到与民营企业合作可能带来的商机,要帮助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二要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信贷制度。完善的信贷制度,有利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给民营企业提供债务融资,减轻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三要努力挖掘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潜力、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中小型金融机构架构精简、规模适中、信贷机制较灵活及地域性的等特点,比较符合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可以通过与民营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来获取更多的企业“软信息”,有利于推动民营企业获取融资,进而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三)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建设,为民营企业融资拓宽渠道

一要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融资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多种融资渠道。要加大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必须先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为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创造出良好的融资环境。二要积极推进投资银行的直接融资。投资银行主要活动于资本市场,并为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全方位资本运营服务的非银行金融中介结构的总称,主要有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融资公司、财务顾问公司或基金公司等。投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帮助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和权益性债务融资,为企业寻找潜在的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向投资者推介股票和企业债券。通过投资银行的直接融资来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对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三要建立多样化、多层次资本市场,让股市繁荣,进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大力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民营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出发,尽快推出灵活多样、能够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的科创板,并完善科创板上市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照章办事,同时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丰富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要充分利用在香港上市发行股票既不会占用A股资金、又能引进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优势,放宽并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到香港市场发行股票融资;引导基金对民营企业的直接投资,实现多渠道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

(四)在政策上多给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一要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从大的层面来讲,恢复民营企业的信心,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来支撑,要有完善的法制,按照法律办事,政策不能按照人的意愿来变动。二要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减税降费比提供资金支持更加有效、也更加便捷,也可以大大减轻民营企业的负担。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不少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希望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及通货膨胀率,逐年提高免征额。三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营商环境,打破垄断经营、实现公平竞争,促进民营企业良性发展。

主要參考文献:

[1]马瑞清.企业融资与投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1.

[2]彭红丽.基于普惠金融视角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6,03:41-43.

[3]云艳.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初探[J].国际商务财会,2017,07:32-35.

[4]林华.金融新格局[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
金融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9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东莞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探析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民营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究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