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外传:张天志》的民族主义书写

2019-11-15 12:57
电影文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戴维森外传叶问

李 娜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2018年12月21日,电影《叶问外传:张天志》上映。电影由拥有“天下第一武指”之称的袁和平执导,男主人公则是由获得中国武术运动员最高等级“武英级”的武术运动员张晋担纲,且由一众功夫明星如杨紫琼、戴夫·巴蒂斯塔、托尼·贾等保驾护航,因此,一经定档,便引发各方讨论,点燃观众的观影热情。然而,遗憾的是,自电影公映之后,关于电影的各路抨击不断,甚至有影评人发出“请袁老爷子服老退休,切勿再自毁名声”的言论。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一位为香港电影圈奉献了50余年,多次获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的动作导演来说,这样的说法显然于情不合。不过,《叶问外传:张天志》这部电影的诸多呈现,的确令人有些失望,豆瓣5.6的评分已然说明了一切。但是,以电影对民族主义的书写来看,其表现仍旧可圈可点。

《叶问外传:张天志》讲述的是叶问同门师兄张天志的个人故事。历史上,张天志这个人物并不存在,这个人物的产生源于电影《叶问3》(2015年,叶伟信执导),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叶问3》中,他自称“咏春正宗”,并为了振兴自己新开的武馆声威向叶问公开宣战,二人闭室比武,张天志以一招惜败,这是《叶问3》的结尾,也是《叶问外传:张天志》的开端。《叶问外传:张天志》中,比武失败的张天志关闭武馆,也不再以打黑拳和当杀手为生,转而以开办杂货店谋生。但是,天不遂人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不慎卷入整日逞凶斗狠的长乐少爷曹世杰的一场纷争,被他放火烧了家,儿子还被烧伤。另外在追查曹世杰贩毒的事件中,开启了与贩毒头目欧文·戴维森的大战。无论是张天志被迫动用武力保护自己和家人朋友,还是被酒吧街老板赵金虎挑战,他始终避用咏春,甚至不愿提起。不过他在与欧文·戴维森的最后一战中,张天志风仪严峻地说出了一句“咏春,张天志”。从避之不及到引以为豪,张天志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自我成长。《叶问3》中,张天志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黑白不分,狠戾非常,虽是武功高手,却独缺一份平和之气。从某种意义而言,《叶问外传:张天志》这部电影中张天志因对咏春的感悟和释怀达成了武术精神的升华,这正是他曾远不及叶问之处。叶问作为一代武林宗师,艺高但不争强,反以一身武艺救国于危难,济人于危急。当张天志放下对比武的执念,他的精神得到升华,电影关于民族主义的书写就此展开。

一、民族主义的内涵:武者的家国情怀

《叶问外传:张天志》汇集了很多专业级的能打角色。男主人公自不必说,不仅拥有武英级武术运动员的身份,从武术队退役之后就随袁和平做起了武术指导和替身,曾在《卧虎藏龙》(2000年,李安执导)中担任杨紫琼和章子怡的替身。后来逐渐从幕后转向台前,成为专业演员,并凭借电影《一代宗师》(2013年,王家卫执导)获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凭借《杀破狼2》(2015年,郑宝瑞执导)获得第20届华鼎奖最佳男配角奖,这两部电影中,张晋均以利落的功夫征服观众。电影中,香港最大黑帮长乐的“掌门人”曹燕君扮演者杨紫琼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功夫明星,在各大电影节获奖无数,虽然她在《叶问外传:张天志》中只作为配角出现,但是和张晋的一场“酒杯较量”看得人甚是过瘾,酒杯的你来我往间,既夹杂了力量的对决,也营造了非常紧张的气氛,实乃电影的一处亮点。另外,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那便是贩毒头目的扮演者戴夫·巴蒂斯塔,职业摔跤运动员出身的他拥有魁梧健硕的身形,且野性十足,令人印象格外深刻。多位功夫明星的加盟首先令《叶问外传:张天志》这部电影拥有了功夫电影的合格“硬件”,这是其未经问世便广受推崇的根本原因之一。从对演员的起用上,便可一窥导演袁和平传承功夫片的决心。功夫片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以表现格斗技击为主,武打动作强调拳拳到肉的实在,着意刻画武者的格斗技巧、套招与拆招、武学精髓乃至武术家的武德。从某种意义而言,所有表现近代历史的功夫电影的核心要素是对民族主义激情的激发、引导和疏散,叶问故事系列均是如此,《叶问外传:张天志》也不例外。与叶问系列故事不同,《叶问外传:张天志》并未以刻画民国时期香港遭受的殖民统治为重点,而是以张天志个人的爱恨情仇和个人成长为根基表明了中国武者在面临外侮时的无惧与担当,张天志的个人行为恰似那一时期充满民族主义精神的正义武者的缩影,他们或为名气争高低,但在祖国危急面前,一切个人得失都化为乌有,仅凭一己之力,便敢向强大的对手发出攻击,誓死不休。

另外,为了将张天志刻画成一个中国传统美德的化身,电影也在他的个人生活及情感方面多有着墨。比如,张天志外表粗犷却怀有细腻的内心,他会在送货回来的路上细心地为儿子挑选礼物,也会及时察觉茱莉亚为哥哥复仇的决心果断阻止她,使她免于被伤害。电影中诸如此类的桥段还有很多,这种“以文饰武”的刻画手法极易挑动起观众最敏感的神经,唤起他们对家庭的真切渴望。如此一来,创作者不仅将电影的文化诉求指向了具有普泛性的价值关怀,反而通过刻画一条温暖的情感路线达成了一场使用道德文明柔软武术野蛮之处的教化寓言,实为一种比较高明的表现民族主义精神的创作手法。

二、民族主义的寓言:男性气概的彰显

在民国时期外敌入侵的社会背景下,中华民族危难难当,中国人面临身体与文化的双重压迫,这一危机的最直接体现便是关于自身身体的焦虑,出现这种焦虑的主要原因在于近代西方对黄种人的两种典型态度——“黄祸论”和“东亚病夫”。“黄祸论”形成于19世纪,一般认为是起源于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在1873年出版的《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是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理论,认为黄种人是白人的巨大威胁,白人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黄种人。该理论在欧洲的大肆传播使得黄种人都被刻画成一种体格精瘦而野蛮邪恶的侵略者形象,中国人为此深受其害。“东亚病夫”一词最早被称为“东方病夫”,出自1896年10月17日刊登于英国人主办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后经梁启超主编的《实务报》翻译为《中国实情》一文被刊发,文中写道:“夫中国——东方之病夫也。”这一表述的传播下,中国人又被描绘成身体羸弱不堪且精神萎靡不振的屈辱者。西方人眼中的这两种中国人形象从描述上来看大有不同,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缺乏男子气概。这一点持续影响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关于思想变革的诉求,从而引发了一种难以挣脱的身体焦虑。在如此思潮影响下,我国晚清以来逐渐兴起习武抗暴的风潮,武侠小说也风靡起来,全国上下以一种最原始、传统的方式共御外侮。

以近代民国为背景的电影中,特定的历史氛围下,功夫成为彰显民族主义的一种独特文化传播手段。此类电影中,缺乏男性气概的身体焦虑被转化为一种以身体搏斗为中心的竞技场域中源于武力胜利的关于男子气概的确证,这种以否定自我来寻求自我认同的方式在功夫明星的身上以一种民族主义的寓言得以彰显。

《叶问外传:张天志》中,由张天志领衔的一众正派男性角色都以一副健壮的英武之气示人,尤其是张天志这个角色,相貌深邃而满面英气,姿态英勇威风,不怒自威,男性气概自当确证。电影中,当贩毒头目欧文·戴维森傲慢地说出“中国人没有选择权”这几个字时,其内心充满了对中国人的蔑视,他如此态度,一方面是受到“黄祸论”乃至“东亚病夫”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面对张天志这个与他的体形比较相对瘦小的对手,他内心是充满必胜的信心的。不过,身体状况处于劣势的张天志并未畏缩,勇敢地使出咏春来与欧文·戴维森对抗,成功击倒敌人,获得胜利。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电影中,枪这个代表了西方现代化的产物对张天志是毫无震慑作用的。比如,电影开头立志丢掉杀手身份的张天志遭到“老板”的拒绝,“老板”拿出枪并说道要比比看是张天志的拳快,还是他的枪快。张天志则回道:“七步之内,拳快;七步之外,枪快。”话音刚落便躲过射来的子弹并制伏对方。可见,电影通过强化以武术为承载的身体表演的真实性,弱化了现代技术的优越性,枪的失语是电影为张天志创造的一个暂时的自给空间,从而为民族主义的表达构建了一个顺畅表达的出口。

三、民族主义的传承:香港人民的觉醒

近代民国时期,香港为英国殖民地,英殖民当局的洋警司以权谋私的现象屡见不鲜,官商勾结明目张胆。《叶问外传:张天志》中,在曹燕君和欧文·戴维森的操控下,警察肆无忌惮地颠倒黑白,将一场恶斗的始作俑者曹世杰判定为无辜者并释放,反而留下真正无辜卷入争端的张天志录口供;在搜查酒吧街时,为了栽赃赵金虎,前来搜查的警察竟然亲自将事先藏于口袋内的冰毒放于酒柜中,随即拿出来嫁祸赵金虎,赵金虎为此被警察带走,却被直接送到欧文·戴维森的手中,并被殴打致死;在张天志与欧文·戴维森最后打斗中,欧文·戴维森为了脱身求助于警察,一个眼色,洋警司便给张天志定了罪:“他严重伤害他人身体,破坏他人财产,拘捕他!”在洋警司的加持下,欧文·戴维森多次上演了贼喊捉贼的戏码,视生命、法度于儿戏,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对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以欧文·戴维森、洋警司为代表的外国侵略者与张天志代表的香港人民之间的矛盾,在一次次的争端中已然上升为民族仇恨,最终张天志用咏春打败欧文·戴维森,捍卫的不仅是中国武术的尊严,更是香港人民的尊严。电影结尾极富戏剧性的是,缉捕洋警司的是他曾经最得力的帮凶——香港警察,而欧文·戴维森也被曹燕君雇凶杀死,一场香港人民与外侮的争端就此平息。

《叶问外传:张天志》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英殖民当局,以中国功夫平息了殖民主义的暴行,更对民族的耻辱记忆进行了顽强的反抗,虽然电影并未触及民族主义关于现代性的难题,但却有效地唤醒了观众的民族主义情感和爱国之情,这是电影的成功之处。

四、结 语

2008年第一部叶问系列故事电影《叶问》的问世开启了中国功夫电影的新纪元,同一年在地球的另一端,一部《钢铁侠》开创了声势浩大的漫威电影宇宙。这十余年间,虽然中国涌现了《叶问2:宗师传奇》《叶问前传》《叶问3》等叶问系列电影,但是同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漫威系列电影相比还相去甚远,以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赶超国际热门电影类型一直是中国功夫电影迷的共同心愿。同为叶问故事系列电影,《叶问外传:张天志》的遇冷有些始料未及。究其原因不难看出,动作指导出身的袁和平对文戏的把控力仍欠一些火候,不过,他在民族主义的承续方面,其表现还是非常值得赞扬和推崇的。可以说,《叶问外传:张天志》这部电影的问世对中国“叶问宇宙”的形成仍具有把薪助火的作用。

猜你喜欢
戴维森外传叶问
隋唐外传(第二集)
隋唐外传(第一集)
隋唐外传(第三集)
隋唐外传(第二集)
原始的拼贴——弗朗西斯·戴维森
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片《叶问4》发布会举行
这才是正宗的叶问范?
一代宗师叶问
从戴维森语言交流的“三角测量”模式看翻译的主体间性
甄子丹新片《叶问2》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