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对经典的延续与创新

2019-11-15 12:57王雪玉洁
电影文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擎天柱萨姆大黄蜂

王雪玉洁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1902年9月1日,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上映以来,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科幻电影的创作已然走向瓶颈期,无论是题材抑或内容,都难以创新。然而,科幻电影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居高不下的热度,这依赖于日臻成熟的制作技术赋予科幻电影的华美外观带来的视觉冲击,更离不开带给观众温存记忆的怀旧情怀,《变形金刚》系列便以此塑造了一个个票房传奇。2007年7月3日,美国派拉蒙影业推出电影《变形金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重认可,稳居票房冠军宝座。随后,《变形金刚2》《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轮番上映,《变形金刚》系列电影高调地走过了黄金十年,从票房表现来看,除了《变形金刚2》以1000万的票房差额屈居《2012》之后,《变形金刚》《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一直保持着中国年度票房榜的冠军之席,直到2017年,《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票房遭遇滑铁卢,仅位列第七名。实质上,《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的票房表现并非断崖式下跌,2014年《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虽以10.87亿美元位列全球票房榜榜首,但同《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收获的11.2亿全球票房相比,仍然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单以票房的变化形势而言,《变形金刚》系列的品牌老化与审美疲劳早有先兆,若想改变这一颓势,一场变革则是必然。2019年1月4日,《变形金刚》系列首部独立电影《大黄蜂》上映,掀开了《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单线开发的序幕,创造了一个延展和翻新视野的良机,标志着“变形金刚宇宙”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围绕擎天柱领导的汽车人抵御威震天领导的霸天虎的故事展开,这其中,擎天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正面领导角色,然而派拉蒙影业却选择了大黄蜂作为单线电影的开端,这不免令人困惑。不过如果仔细梳理《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发展和各类角色特点便可发现,从《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开始,大黄蜂的戏份与地位都在不断增强,且人气也有所上升,甚至有影评人在当时预测未来大黄蜂会取代擎天柱变成新一代的主角。而且,相比于威猛的擎天柱而言,大黄蜂更接地气,前几部电影中其与人类的交互性使这个角色身上洋溢着人类的喜怒哀乐,且他一贯表现出的呆萌气质也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欢。可见,作为一部《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票房的救赎之作,以大黄蜂为核心角色显然是非常明智的。

电影《大黄蜂》由塔拉维斯·奈特执导,讲述了奉命前往地球建立汽车人基地的大黄蜂由于伤痕累累隐匿于一处废旧车场,在机缘巧合之下与一位失意的人类少女邂逅,彼此治愈并建立起深厚的战斗友谊的故事。该电影中,导演将时间轴设置于变形金刚刚刚开始风靡的20世纪80年代,并一改由迈克尔·贝执导的前作中大黄蜂福特野马的车型,使其以最初形态——大众甲壳虫的形象示人。导演此举不仅找回了《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在过去的发展中逐渐丢失的元素,更表现出了其对原素材的爱,而这也正是那些迷恋变形金刚的观众共同心声,时光斗转间,他们已经不再年轻和疯狂,但是,诚如一位影迷的观影日志提到的:“……很多人怀念的,仍旧是2007年秋天,那一场梅根与大黄蜂,以及我们与擎天柱的互动。”除了重拾对变形金刚原素材的爱,导演塔拉维斯·奈特还在情感刻画方面做足了功夫,使电影的叙事性有所增强,一改《变形金刚》系列电影过度倚重视觉效果的画风,以塑造人类与汽车人平分秋色的交互视角为电影注入爱与尊重,为《变形金刚》系列电影面向新一代的观众增添活力。

一、情感塑造的延续与创新

《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以在1984年风靡一时的动画片《变形金刚》为蓝本,主要讲述汽车人帮助地球化解危难的故事。其中,前四部电影中变形金刚与人类的交互性较强,尤其是前三部电影,在情节上相互关联,分别刻画了男主人公萨姆·维特维奇在人生每一个重要阶段的成长以及联合汽车人对地球的守护。《变形金刚》中,萨姆·维特维奇还是一名高中生,当他拿出其引以为傲的历史上勇闯北极的第一人——曾曾祖父阿奇博尔德·维特维奇船长当年佩戴的眼镜等遗物向同学们展示时,却遭到了大家的嘲笑,失望之余,萨姆将眼镜放到网上进行拍卖,但也无人问津。此时,萨姆的父亲送了他一辆旧车作为礼物,但是这并未令他开心,他反而由于车过于破旧而没有信心去追求漂亮的米凯拉·贝恩斯。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辆“破车”正是汽车人大黄蜂。随后的剧情中,萨姆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汽车人与霸天虎之间的大战,并在此期间获得米凯拉的芳心,同时与大黄蜂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变形金刚2》中,时间轴推移至两年后,由于当年成功阻止汽车人和霸天虎两派的对决并拯救地球,萨姆一直被视为英雄人物,而此时的他内心却充满焦虑,一方面他要离开父母和爱人前去求学,另一方面他必须向留下来守护他的大黄蜂阐明自己不想带其去上大学的原因,他想平凡地度过大学生涯。然而,好似宿命使然,萨姆再次卷入汽车人与霸天虎之间的战争,而这关系着整个宇宙的命运,萨姆勇敢地为和平而战,并懂得了没有牺牲就没有胜利的意义。《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中,萨姆刚刚大学毕业,经历着初涉社会的失意和迷惘之苦,此时以霸天虎为首的狂派机器人死灰复燃,再度卷土重来,向地球发起挑战。国家危机下,萨姆再次与擎天柱为伍,共同抵御霸天虎一众的入侵,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另外,为了营救女朋友卡莉,他以身涉险,成功将其救出。《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中,故事的主人公变成了失意落魄的中年男人凯德·伊格尔,他失去爱人并与女儿泰沙相依为命,无奈由于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他与处于成长叛逆期的女儿关系如履薄冰,加上生活困难,他一直在人生低谷中徘徊。一天,沉迷于机器制造的他买回一辆破旧的卡车车头,而那正是处于休眠中的汽车人首领擎天柱,嗅到气息的墓风部队蜂拥而来,一场危机伺机而动。另一方面,疯狂的人类科学家利用变形金刚的残骸获知他们变形的机密,并制造出了脱胎自威震天的机器人惊破天,为地球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在保护地球的战役中,凯德、泰沙及其男友肖恩与擎天柱齐心协力,共同挫败了政商勾结的阴谋计划,使地球重获新生。这一过程中,凯德与女儿冰释前嫌,并接受和认可了肖恩。《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中,凯德仍作为男主人公出现,此时的他由于帮助和支持汽车人遭到政府的追捕,而这一部电影中,人类对待汽车人的态度有了巨大的反转:不问汽车人好坏,一律绞杀。遗憾的是,一直充当正义使者的擎天柱被黑化,将毁灭地球视作终极使命,拯救地球的重任落在大黄蜂、凯德和一位英国爵士、一位牛津大学教授的肩上,一场血雨腥风之后,在众人的努力下,地球又一次回归安宁。整体上看,变形金刚前三部和后两部分别自成一体,突出的是人类面对正邪两派汽车人时,勇敢与正派汽车人为伍,为守护地球而战。这其中,虽然人类与汽车人之间关系紧密,但是关于人类与汽车人之间的情感刻画却只有寥寥数笔,显然,迈克尔·贝并未将人类与汽车人的情感交互作为创作的重点。这一点在电影《大黄蜂》中有了不小的改变。

《大黄蜂》中人类邂逅汽车人并为正义而战的情节与前作如出一辙,但是其以少女成长为主线的刻画模式以及勾勒的情感,为《变形金刚》系列这一倍显老套的题材平添了许多看点。《大黄蜂》以少女查莉·沃特森与邂逅大黄蜂之后的成长为主线,讲述了她在大黄蜂的陪伴下从丧父之痛中勇敢地走出来直面过往的故事。查莉是一位背负伤痛的十八岁少女,在家庭和生活当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不被家人和朋友理解和接纳,而大黄蜂在赛博坦经历了和霸天虎之战后伤痕累累,核心系统、语言系统和记忆单元都相继丧失,同时面临着霸天虎队员的追杀。电影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形象惺惺相惜的相处过程的细腻勾画,展现了一份跨越物种的情感羁绊,使由冰冷的钢铁构成的大黄蜂显现出温暖无比的铁甲温情,从而铸就了电影的真正灵魂。另外,电影创作者也透过对时代细节的把控营造了一股浓郁的复古情怀,在时代的洪流中为变形金刚的狂热追随者带来一份有时光味道的饕餮大餐,从而诱观众共情。

二、叙事模式的延续与创新

纵观《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全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电影《大黄蜂》也并无例外,不同的是,其在承续《变形金刚》叙事传统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创新,采用了更加细腻的叙述模式。

在迈克尔·贝开创的属于《变形金刚》的黄金时代中,电影中的角色都被分配至正义与邪恶这两个完全对立的阵营中,其中正义的一方推崇和平、骁勇善战,是以擎天柱为核心的汽车人群体;邪恶的一方崇尚暴力、残忍嗜战,是以威震天为核心的霸天虎群体,这两个群体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是贯穿《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始终的叙事焦点。其中,《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中擎天柱受到黑化并誓死与地球为敌,电影中虽然该角色阵营有所改变,但正邪两派的战争却始终是存在的,因此可以看到,《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中的二元对立最为鲜明地表现在角色的设置上,《大黄蜂》沿用了相同的叙事模式。《大黄蜂》中,号称是“银河系维和战士”的霸天虎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违背人伦道德,无所不用其极,是明显的反派;大黄蜂是正义的代表,为了战胜邪恶,保护地球乃至整个银河系的安宁,与正义的汽车人一族群起而攻之,即便霸天虎发出生命的威胁,汽车人宁死不屈。这种叙事模式不免老套,但是却给了观众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邪恶的愉悦情感归属,从而达成一种深入人心的叙事效果。另外,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之余,《大黄蜂》还专门独辟蹊径地为少女查莉开辟了一条成长叙事线。电影中,查莉一直难以接受突然丧父的事实,不仅为此放弃了跳水事业,还和周遭格格不入,在她的生活中,似乎没有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这一切在她与大黄蜂结识之后就变得大不一样了。某种程度而言,大黄蜂接替了父亲这个角色,为查莉带来快乐、鼓励、安慰和保护,而查莉也与大黄蜂惺惺相惜,不仅时刻顾及他的安危,更在大黄蜂濒临危难之际不顾自身安危给予他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查莉走出伤痛,并重新认识自我,变回了那个爱笑且阳光的少女。电影的这种刻画方式实质上是对美国科幻片惯用的超级英雄塑造模式的出走,但是却另辟蹊径地刻画了一个在逆境中敢于正视自我和改变自我的个人英雄形象,是一种鲜明的“新美国梦”意识形态的书写,呈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性。

三、结 语

相比于《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大黄蜂》别出心裁地将少女查莉在与大黄蜂相处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历程与汽车人和霸天虎的战争合理地交融在一起的创作方式,不失为一次对经典的延续与创新。这部科幻电影不仅以削减战斗场面增添细腻叙事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种焕然一新的科幻电影观影感受,还通过对复古情怀的打磨使人沉浸于旧时光的铁甲柔情,其中怀旧与青春的交融,不失为导演特拉维斯·奈特打出的一手好牌。

猜你喜欢
擎天柱萨姆大黄蜂
美军FA-18E超级大黄蜂
对空“小羚羊”——萨姆-3防空导弹
找朋友
光影视界
少年儿郎时,谁是你身边的大黄蜂
穿越火线之巷战攻略
机器人擎天柱
IP挖掘新玩法,孩之宝推出擎天柱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