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链接”,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19-11-18 01:58邵龙霞
阅读(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链接

邵龙霞

【摘要】语文教学应多做“链接”:链接儿童当下的生活,链接文本中主人公的故事,链接作者的生活背景,链接编者的编写意图。有了这几种链接,既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又便于教师化解教学难点,促使学生充分领略文本意蕴,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

【关键词】链接   生活背景   编写意图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语文课堂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这一观点已成为很多一线教师的共识。笔者以为,语文课堂应当有效链接现实生活,让生活的气息弥漫于课堂之中。而语文课堂又应该是开放的,是具有交往性质的,是教室里的儿童与生活中的儿童、文本中的人物、文本作者、编者相遇相知的过程。当我们多做“链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就会走向清晰,走向丰富,走向深刻。

一、情趣共生——链接儿童当下的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珍视儿童当下的生活,并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小露珠》一文时,让学生回想平时跟自己的同伴以及老师相互问早的生活场景,并展开想象:假如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动物,会怎么向小露珠问好呢?从而组织学生借助想象生活中的画面,深入体会文中小动物的内心想法,读好“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样透明,像珍珠那么美丽”这三个短句,感受这几个短句中流露出来的对小露珠的赞美之情。之后,笔者进一步创设对话情境:现在,我们每个同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老师是小露珠,你们见了我,会怎么向我问早?此时,笔者戴上小露珠的头饰,装扮成小露珠的模样,带着笑容走到学生中间,握一下学生的手,摸一摸他们的头,主动向“小动物”(学生)问早:“勤劳的小青蛙,你早哇!”“漂亮的小蝴蝶,你早啊!”在這样温暖、有趣的情景中,孩子们纷纷向“小露珠”(教师)问早。孩子们在教师营造的颇为“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愉快地进行言语的实践活动,提升了自己的表达力。

二、化难为易——链接文本主人公的故事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但因其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导致很多孩子没有兴趣深入阅读。如果我们能将主人公的故事引入课堂,让主人公成为“真实的”“丰富的”“立体的”人物,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阅读观强调阅读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的意义,这个新的意义既来源于文本,又来源于读者,它是读者与文本在某一点上的精神相遇。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笔者觉得“发愤”是教学本文的文眼,也是化难为易的突破口。对于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学生很难同文本产生共鸣。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先让学生理解“发愤”一词的意思,然后讲述司马迁真实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设身处地地体会司马迁的生活处境,引导他们穿越时空,在司马迁的生活世界里真真切切地走一遭。这样,学生就能充分理解司马迁所受的屈辱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司马迁的精神便能深深地触动孩子的心灵。

三、体悟意蕴——链接作者的生活背景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意蕴丰厚、流传很广的经典篇章,比如古典诗词。古诗词的教学,一向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它肩负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使命。而我们面对的孩子们,他们由于缺乏对诗人生活背景的了解,往往只能从字面上理解诗词,对于古典诗词所负载的思想意蕴、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常常是一知半解。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把作者的生平、当时的社会背景等进行整合、联结、处理,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来体会诗词的意蕴和内在的含义。

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如梦令》一词时,在学生大体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后,笔者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觉得这个“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李清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猜一猜,李清照当时生活得怎么样?孩子们大部分会猜想李清照生活得很自由,很率性,很幸福……在与学生做了一番交流之后,笔者结合自己整理的材料,给孩子们讲述了李清照的生活背景:李清照早年生活在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里,过着悠闲、幸福的生活。她的父亲李格非在当时很有名气,是一位散文家,而她的母亲也能诗擅文。可是人到中年后,“物是人非事事休”,宋朝遭受“靖康之难”,朝廷与金兵作战,节节败退,李清照流亡江南,丈夫赵明诚也去世了。她承受着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晚年生活极度孤苦、凄凉。曾经的藕花深处不再,曾经的一滩鸥鹭不再,所以她才会——“常记溪亭日暮”。因为适时推出了作者的生活背景,孩子们更能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充分领略词的内在意蕴,他们对文字的理解、对情感的体悟不再是单一的,而趋向于更丰富、更多元、更深刻的维度。

四、提升能力——链接编者的编写意图

语文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应当实现儿童与教师、文本、作者、编者的对话。编者将文章编入教材,有其一定的目标与思考,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

笔者在执教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一文时,关注到课后有这样两道题: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说说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野牛是怎样做的?

第一道题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引导孩子识字,不是枯燥无味地抄写,而是要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教师的情境创设,运用编儿歌、换部件、做游戏等方式来快乐识字。所以,在执教《咕咚》一课时,笔者首先就让孩子们看图来猜字,出示时钟,让学生猜出“嘀嗒”;出示鞭炮,让学生猜出“噼啪”的声音;出示流水,让学生猜出 “哗啦”一词。紧接着,让学生发现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发现这些词语都有“口字旁”,跟声音有关。这种看图猜字的游戏方式,让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一些表示声音的词语。

第二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笔者便抓住核心问题——木瓜熟了掉下来,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这么多动物为什么会吓得狂跑呢?最后大家为什么又都笑了呢?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孩子们发现:小兔子是自己吓自己,听到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就吓得拔腿就跑;小猴子是一听到小兔子叫声,就跟着跑;其他小动物听到猴子的叫声,也一个跟着一个跑。只有野牛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沿着这个问题的走向,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线索、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其实就都出来了。

有人说——多做“链接”,便会有许多美好发生。在语文教学中,链接儿童当下的生活,链接文本主人公的真实故事,链接作者的生活背景,链接作者的编写意图……多做这些“链接”,既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又便于教师化解教学难点,促使学生充分领略文本意蕴,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链接
OA系统与医院档案管理的链接研究
试论“营改增”后若干特殊事项的财税链接
多元链接,彰显科学教学生活化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材使用方法研究
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效链接
语文课内外阅读链接教学方法研究
普通高校学报二维码生成软件应用策略探讨
计算机链接通讯在三菱PLC与变频器中的应用
兴城泳装:“链接”时尚“输出”梦想
浅议小学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