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倾听与评价对教师业务成长的重要作用

2019-11-19 09:03张荣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引导性二嫂感官

张荣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要注意对学生多角度、多创意的评价。”及时、准确,是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我们只有在有效倾听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对学生多角度、多创意的评价。倾听与评价的有机契合,才能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功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一、我们课堂倾听与评价的根本在于我们的态度和认识

倾听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条件,是进一步实施教学的基础。只有认识到我们老师自己倾听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有效倾听,准确获得学生的思想状态,把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层次。倾听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倾听是否尊重学生,态度是否诚恳,评价方式是否客观、辩证,是我们对学生无形的引导。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我们才能有话可听,有内容可评。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不能认识到自身倾听与评价的重要性,过于重视我们自身对文本理解的传输,忽略了学生的表达和对学生表达的评价。导致课堂教学过于主观化,缺少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参与,让语文课堂缺少生命的气息,达不到语文课堂育人的目标。尊重别人,学会倾听,懂得以正确的态度和语言与人交流是培养人的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我们课堂倾听与评价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和引导

只有科学合理、深浅适中的问题设计才能有序的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根据问题产生理解,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我们实施正确的引导评价。不科学的问题设计常常学生思绪紊乱,无话可说。我们自然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倾听与评价,让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只是片面的让学生获取知识,而达不到提升学生思维和人文素养的目标。

在教学《春》时:

师:作者描写春风时,抓住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生:温暖,轻柔。

师:我们这样吧,从人的五种感官,找一找,这一段写了春风中人的哪些感覺。

生阅读。

师:从哪些感官来写的呢?

生:触觉、嗅觉、听觉。

师:找出句子来,看看写了什么特点。

生1:“吹面不寒杨柳风”,比作母亲的手,写春风的温柔,是触觉。

师:很好,还说了修辞手法。

生2:泥土、草、花的香气,春风里有香气。从嗅觉。

师:不错,应该说春风清香,是不是更准确表明是春风的特点呢。

生3:鸟叫、流水、笛子,用了拟人手法,鸟呼朋引伴,唱曲子,写出了春风悦耳动听的特点。是听觉。

师:很好,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从感官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春风的特点了呢。

反思:开始的问题设计,太过笼统,学生只能答出大体上的印象特征。我把问题改为“从哪些感官来写”,学生立即有话可说。在倾听的过程中,我抓住学生分析的要点进行点评,并及时鼓励,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得出春风的特点,显然起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我感觉这样的课堂效果更好。

三、我们课堂倾听的功效在于回馈与评价

在正确的倾听态度,科学的问题设计的前提下,真正促进课堂效果提升的是课堂回馈与评价。我们倾听的作用是接收信息,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课堂上的回馈和评价,是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的引导和点拨。我们评价的正面引导性、明确性、激励性是对学生思维和情感培养的核心。我发现,在课堂评价这一问题上,我们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只有“好”“对”“不错”这样单一而不具体的评价;有时候的评价没有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结论;有的评价过于绝对。在实践实施过程中我一直在矫正思想,重视课堂评价的具体性、明确性和公正性。尤其注意表扬(肯定)与批评(否定)和正面引导性是不冲突的,关键在于对学生个体思维的尊重与引导。只有尊重学生的评价,学生才乐于接受,只有正确客观的引导性评价才体现了评价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在教学《故乡》一课时:

师:杨二嫂这个女人,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从文本里找出具体的内容来评述一下。

生:杨二嫂年轻时很漂亮,被称为“豆腐西施”。

师:“很漂亮”吗?

生:是啊?

师:那只是别人觉得,小鲁迅这样认为吗?作者怎么写的?

生:颧骨没这么高,嘴唇也没这么薄,擦粉。

师:漂亮吗?

生:应该吧。

师:我觉得只是一开始,有些人觉得杨二嫂漂亮罢了。杨二嫂的性格怎么样呢?

生:聪明。

师:怎么说?

生:通过她拿手套,还利用闰土要土木灰机会,拿了狗气杀。

师:这是聪明吗?

生:聪明啊!

师:如果说贪图小便宜是聪明的话,那么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够聪明了,我不同意。

很明显,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只看表面的浮躁情绪,竟然认为杨二嫂聪明。对这样与文本主题相悖,和主流思想不一致,也明显不正确的思想观点,我会表明自己的态度。

我越来越认识到,只有有效倾听才可能科学评价,只有正确评价才能有效引导,只有有效引导才能启发思维,培养情感,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引导性二嫂感官
老伴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剧院建筑外观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性和引导性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
闻香抢钱
店里不知身是客
“喇叭”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