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19-11-19 07:57姚永芬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高年级小学数学

姚永芬

摘 要:数学课程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尤其在学习“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时,需要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图形与几何是数学课程中的一大难题,如何才能高效地开展教学,成为了需要众多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以“图形与几何”为例,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找到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我们发现,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单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开始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在以“图形与几何”为例开展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图形与几何进行整体的叙述,之后从图形与几何的重点难点入手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及特点分析

“图形与几何”之所以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概念,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以直观几何为起点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图形,逐渐学会图形测量,了解图形的运动,掌握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等。在数学教学中逐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

“图形与几何”教学过程中最初教学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几何体以及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以及旋转,深入了解图形的位置变化,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在此之后引导学生对几何体以及平面图形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图形特征,加深空间观念的形成。

受教育改革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过去的注重知识教学到现在的注重能力培养,从过去的注重计算教学到现在的注重概念理解,这些改变都在体现着数学教学的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拘泥于数学教材,而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改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意见的表达,并且提高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意识,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生的几何思维现状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几何思维水平并没有得到较为完善的发展,即使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但是他们的几何思维还有待提高。小学生的几何思维是随着年龄不断提高的。在最开始接触图形的时候大部分孩子由于对图形没有概念,所以只知道这是一个形状。在之后当学生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学生能够分辨一些直观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但是在该阶段学生并不了解图形的一些特征,学生只能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来确定图形的形状。当学生掌握了分析图形的能力后就可以借助测量、画图等方式对图形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并且能够根据图形性质的问题叙述推断出图形形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学生也逐渐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理论,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教学目标

在对“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开展教学时,很多教师认为这就是对之前知识的一个总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差。另外,由于受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像“图形与几何”这种理论性较弱、实际操作占比例较重的课程。教师单纯利用讲解与背诵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无法真正地理解其中的知识,还会逐渐对数学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制订明确的目标,利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忽视数学思想的培养

数学思想指的是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数学思想。但是由于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只能死记硬背,无法利用灵活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圆锥的体积”时,总是会对体积公式进行推导,在推理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单纯对过程进行讲解,并没有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交流,思维得不到锻炼,也无法真正地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深层含义。

(三)教具使用不当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使用最为频繁的就是教具。教具不仅包括几何画板,还包括多媒体等设备。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多媒体的作用,所以导致整个课堂缺乏趣味性。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形无法动态地将图形直观展现出来,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教学效率过低。

四、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

(一)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教材的应用,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开展教学的同时,在其中融入一些生活實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数学教材中所附带的例题,这类例题往往是较为贴合理论知识的,教师可以将例题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开展教学,对于教师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正方体体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同学们回家之后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计算一下自家的锅能够装多少体积的水。”当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时会感觉诧异,怎样用正方体体积相关的知识计算锅的体积呢?很多学生会带着这种疑问回家。等第二天来到学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点名让学生进行回答,“找一个正方体的容器,一口锅,一桶水。首先将水倒入锅里倒满,之后用正方体容器往外取水,如果取三次便将水取尽,那么锅的体积为正方体面积乘以3。以此类推,通过正方体体积计算锅的体积。”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高年级小学数学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