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脑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2019-11-25 01:37阳婷王静王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阳婷 王静 王婷

[摘要] 目的 分析脑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脑科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40例,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分别有1例患者出现摔伤、坠床事件;对照组分别有4例患者出现摔伤、坠床事件,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39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30例,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结论 脑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c)-000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encephalopathy.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40 cases, risk management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dopted routine care intervention), comparing the incidence of care risk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ervices.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patient had a fall and 1 patient a falling ev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4 patients had a fall and 4 patient a falling event.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5.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0.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atisfied with 39 cases nursing servic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atisfied with 30 cases nursing services.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ervice(97.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75.0%).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encephalopathy is good,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services. It can be widely applied.

[Key words] Encephal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脑科病患者大部分病情较严重,病情变化快,很容易出现各种风险事件,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难度[1]。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评价分析医疗风险,寻找风险原因,制定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事件发生率[2]。近年来,很多医院在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理念,结果医院护理管理程序可得到优化,也可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3]。为进一步探讨脑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该文对比分析了该院脑科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以及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脑科收治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將80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中男28例,女12例;患者年龄19~75岁,平均(45.7±9.8)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患者年龄19~76岁,平均(45.5±9.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患者入院后一直到出院期间全面分析护理过程中的医疗风险,及时制定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各种护理需求[4]。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首先应以护士长牵头几位护理人员共同组建一个风险管控小组,任命护士长作为组长,每个小组都应安排专门的风险管控员,在护理工作开展前预先评估判断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深入分析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因素,尽可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风险[5]。具体措施如下:①病房管理。明确划分各病区具体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可追溯到个人,制定各类人员区域分管明细及区域管理标准,尽可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6]。②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制定一份专科疾病健康教育手册,发给患者在翻看的同时进行讲解,使患者了解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7],能够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③护理技能培训。科室应先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培训及学习,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碰到意外事件能够从容应对[8]。④做好护理工作记录。护理记录一定要确保真实、客观、准确,治疗前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使用药物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征求患者家属同意,若患者家属拒绝应要求签字,做好相应记录[9]。

1.3  评价方式

统计两组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通过该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护患沟通、护理操作、护理理论知识、病情评估等,可分为非常满意(>85分)、基本满意(60~84分)、不满意(<60分)3个等级。

1.4  统计方法

该次选取SPSS 14.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所有数据,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计数数据通过[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分别有1例患者出现摔伤、坠床事件;对照组分别有4例患者出现摔伤、坠床事件,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20%),见表1。

2.2  兩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39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30例,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5%),见表2。

3  讨论

脑科病房患者往往病情危重,且病情变化快,对临床护理工作要求较高,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强度也比较大,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动态监测患者各项情况,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很容易出现问题[10]。护理风险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在护理工作的各环节都可能发生,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11]。护理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各医院较为常用的一种护理理念,该种护理模式主要是在护理工作中评估医疗风险发生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确保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安全,目前护理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医疗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12]。该次实验组患者对脑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摔伤、坠床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2.5%,这和宋哲等[13]研究报道(脑病科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管理患者11%,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了23%)基本相符。脑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在开展护理工作前会成立专门的护理风险管控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护理工作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及相关风险发生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风险预防措施[14]。同时会加强病区管理,明确各病区责任,并落实到个人,便于追责。护理人员也会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及积极主动配合性。另外,也会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15]。

综上所述,脑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燕,邢佑敏.护理风险管理5项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3):159-161.

[2]  徐柯,吴婷.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7):167.

[3]  刘改玲,任佳.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7):118-119.

[4]  贺江虹.浅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3):2027-2028.

[5]  孙成.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5):268-269.

[6]  郑望.我国公立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现状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7,32(3):149-150.

[7]  位珍珍,张淑萍,段红梅.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6):937-939.

[8]  潘庆霞,梁立波,吴群红,等.公立医院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基于医患双方视角的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5):68-70.

[9]  李小春.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23):126-127.

[10]  卢春燕.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刺激性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16-18.

[11]  刘梅,刘桂莲,蔺鲁,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4,37(2):107-109.

[12]  安久云.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10):42,44.

[13]  宋哲,匡继红,景文贵.综合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13):2053-2055.

[14]  黄小英,陈舒飞,黄小梅,等.浅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46-47.

[15]  况静波,李红霞,胡安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2):119-120.

(收稿日期:2019-05-22)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