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措施的几点思考

2019-11-26 13:13
儿童大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加减法学困生

李 玲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采花中心小学,湖北 宜昌 443408)

小学数学是系统化比较强的科目,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旧知识灵活掌握新知识,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在同一难度问题的理解上会出现偏差,如果教师没有关注到这种偏差,继续为学生制定统一的学习任务,那么这种差异性会越来越大,最后就会造成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越来越强,有些学生会逐渐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部分学生不乐于学习的局面。分层教学方式的提出,要求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设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保障教学进度有序进行的同时,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实现高效率的教学目标。

一、掌握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意义

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进行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隐性地分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划分为优等生,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中等生,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学困生,同时不能让学生受到分层的影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分层完成后,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留出时间去关注一些学困生,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方法,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逐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能够跟上其他学生的学习步伐,稳步提升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比较少,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比较多的,将学生分层之后可以划分小组,采取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的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分析数学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的价值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难度是逐渐增加的,从低年级简单的计算到高年级复杂的运算,从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到复杂的立体图形,从简单的整数到复杂的小数,每一项内容对每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由此也可以看出基础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的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控某个阶段的整体知识体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逐步引导学生分层理解难以消化的知识点,在分层教学中引入多种元素,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沉浸于学习数学的乐趣当中,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和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多媒体,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融合,开展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象展现到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为例,学生已经了解了小数的相关知识,在进行加减法的教学时可以向巩固整数的加减法,让学生将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扩展到小数的运算中,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快速理解和掌握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为之后的小学乘法学习做好铺垫。这样做的价值在于可以帮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之后的学习中逐步锻炼,同时也为中优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做到举一反三。

三、合理安排课后练习,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的作用

课后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比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手段,教师通常都是布置统一的作业,中优生完成质量较高,但学困生完成的质量就差强人意了。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要布置难度适当的课后练习,并且能让学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设置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扩展题,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样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北师大《组合图形面积》为例,教师在讲授完这节课的内容后,可为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课后练习,如第一题:一个梯形上底和下底之和是15厘米,高是8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第二题:现有一块劳动基地,由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组成,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米,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种2棵棉花,那么梯形部分需要中多少棵棉花?第一道题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完成,第二道题学生可以尝试。将作业分层,可以巩固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让中优生对知识进行扩展,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分层教学,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同时期学生出现的心理变化,不断变换分层方案,引导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共同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最大限度地优化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加减法学困生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