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设定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26 14:12伍渊泼
名师在线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创设

伍渊泼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浙江温州 325000)

引 言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不断延伸与发展,为了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也需要顺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因此,笔者针对问题情境设定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旨在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问题情境的创建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创建有效问题情境”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不断寻求问题情境的重要价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有效的“意义建构”方式,注重生活化数学知识的加入,把握设置问题情境的时机,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1]。具体而言,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有效引出小学数学学习话题;第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需求;第三,采取有效办法帮助小学生克服数学课堂学习的障碍,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将数学问题变成可视的、具体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分析

这里选取××小学,对小学数学教师与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一共发放192份,回收189份,回收率是98.44%。其中,

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具有认同感的占62.96%,教师具有认同感的占93.55%;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有好感的占70.89%;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使用频率希望每天都有的占54.49%。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认知比较模糊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认知上的偏离。例如,在“平均数”的教学过程中,一位数学教师先使用“过河”的案例引导学生,虽然进行了情境创设,但是并没有将所需学习的数学数据代入其中。这样就导致数学教学出现了偏离,学生的学习效率依然低下。从××小学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12.9%的小学数学教师会选择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并没有深刻理解这种方法,在认知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特征把握不明

从××小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会使用生活化的情境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内容是教师编写的,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还有部分教师忽视了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从而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58.20%的学生会根据问题情境创设,思考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这充分显示了大部分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没有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设计问题。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不能被所有学生接受,因而也就无法达到对应的教学效果。

另外,部分教师在问题创设时缺少层次性,70.89%的学生喜欢教师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并不喜欢很难的问题或者是用当前他们掌握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是一个阶梯式的教学方式,但是忽视了学生认知的层次感,就无法达到对应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缺少“责任意识”

第一,部分教师对创设问题教学课后反思不够。第二,部分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存在一种形式主义的惰性,认为备课的工作量太大,他们只有在领导听课的时候,才进行对应情境构建,在平时并没有把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四、问题情境设定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一)加强对问题情境创设的理论性学习

教师需要正确认知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内容。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不少教师虽然开始应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这个教学方式中的“问题”与“情境”的主从位置却本末倒置,最终导致问题情境创设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案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的课堂设计(片段)。

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折纸或者以图画的形式理解算理,在学生初步找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之后,给出了3道题目:1/4+7/12, 1/4+5/6, 1/4-1/7,让学生从中任意选择1道进行解答。在学生修改之后,教师就提出了以下4个问题。(1)做这3个题目时,需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变成为同分母分数,转化了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2)为什么你们需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为同分母分数?(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式是什么?(4)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的课堂设计片段来看,教师只有对问题情境教学的本质内涵进行有效的理解,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将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进而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二)明确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特征

第一,教师需要创设故事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趣味性。教师创设的故事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紧密的联系,并应正确处理好故事真实性与虚假性之间的关系。故事创设的背景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相距太远,就会背离学生的生活认知,降低教学方式的效果性。

案例:因数的教学。

首先,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100和60,之后问学生:看到这两个数字之后,你们联想到了什么?相比之下,你们更加喜欢哪一个数字?学生在思考之后就会说,联想到了考试的成绩,更喜欢100分。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说:你们虽然喜欢100分,但是在自然数的世界中,100和60的地位是平等的,100也并不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比60强大。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思考、比较,惊讶数学教师的这番话。此时,教师引出发明钟表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60在有的时候更加重要,在过渡当中,因数就被引导出来了。

第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注意问题的可接受性。这个问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教师的问题还需要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这样创设出来的问题才能更有意义。教师创设阶梯式的问题情境还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教师应从易到难、从浅显到深奥地来设计问题,而且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创设开放式的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探究性。

案例:可能性的学习。

上课之前,教师先拿出来一个自制转盘,将其平分为8份,紫色占 2 份,黄色占 2份,蓝色占 1 份,红色占3 份。然后教师询问学生:转到不同颜色的可能性都是多少呢?不少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会思考各种可能性并积极回答。在互动之后,教师开始实验论证。由课堂气氛可见,这种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构建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课题小组

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对应的集体备课小组,听学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案;之后,制订对应的教学反思计划,在交流与探讨当中,分析自己如何运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 语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方式,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实现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设计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问题,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创设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创设未来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