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研究

2019-11-26 21:29毛向伟
名师在线 2019年35期
关键词:异构数学课堂教学

毛向伟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文峰中学,甘肃定西 730500)

引 言

作为一种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能有效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共同探讨数学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对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习其他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为高中数学教学增添新的活力[1]。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成为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思路,对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与其他教师的探讨与合作中共享教育资源、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笔者以A、B 两位教师对等差数列的同课异构教学为例,对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进行了研究。

一、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构建知识框架

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的运用需要教师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中心,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确认,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方向,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2]。例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教师A 与教师B 的教学设计都有着非常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均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针对性。但是A、B两位教师在处理教学目标的方式上却大不相同,也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教师A 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部分,即“什么是等差数列?”“高考中会考查哪些知识点?”“通过课堂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内容?”通过这样的目标设置,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等差数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对等差数列公式进行有效掌握和运用。教师B 则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向学生指明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公式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然后通过习题训练及课堂检测实现教学目标,最后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后续相关的数学知识。

二、加强师生间互动,共同对知识进行探究

在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如反思自己是否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及课程标准,是否与学生开展了有效的互动与交流。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难以打造高效化课堂,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做到全面考量,而是将学生视作学习的工具。A、B两位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做了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选择,力求打造个性化的数学课堂。教师A 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兼具的优势,在教学课件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教学想法,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课件内容既包含了等差数列的知识,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了全面考量,使学生能在课堂学习之中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教师B 在课程导入环节设计了积木游戏,该游戏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极为有益,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思考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中对公式进行推导,使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调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三、因材施教,对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调整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抽象性,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会有一些学生放弃自我,认为自己不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把数学这门课程学好。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予以时刻关注,在教学的时候注意因材施教,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调整。A、B 两位教师都充分意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对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有明确的认识,在教学的时候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同课异构教学不仅为高中数学教师创造了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的条件,同时也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活动有了全新的思考。教师A 对情境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尽量充满实践性和趣味性,并对后进生予以更多的关注与指导,鼓励优等生与后进生组成帮扶小组,在优等生的带动下共同进步,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B 则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推导等差数列公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勇敢地提出质疑,并且向学生提出了水库蓄水、水位等问题,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四、进行课堂检测,对课堂知识加以巩固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检测是一个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对课堂检测进行有效利用,通过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充分展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思想[3]。A、B 两位教师都在教学中开展了课堂检测,在学生的高效配合下,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但是两位教师在知识的呈现顺序、课堂习题的选择以及例题的侧重点上采用了不一样的处理方式。教师A 着眼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层层深入,在习题的选择上偏向选择基础题和证明题,当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会指导学生解题方法,并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从而优化课堂检测的效果。而教师B 对课堂提问比较偏重,通过采取个体回答和群体回答的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进行深度挖掘,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答习题,形成逆向思维。在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中,教师只有秉持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

五、反思课堂教学活动,强化教师间的交流及成果共享

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的开展对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同课异构教学之后,数学教师能够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交流,对教学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并对教学成果实现共享,不断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以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4]。

结 语

总而言之,同课异构教学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在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学生开展有效互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做到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课堂检测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加强教学反思,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共享教学成果,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异构数学课堂教学
ETC拓展应用场景下的多源异构交易系统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凝聚与铺张——孙绍振教授《以丑、呆为美》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记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