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研究
——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

2019-11-27 12:23苏蕊宁夏医科大学体育部
灌篮 2019年28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内容运动

苏蕊 宁夏医科大学体育部

基于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并探寻一套适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育人路径——以开展高校户外教育课程为载体,深层次挖掘体育学科所具备的隐性课程资源,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立体转变[1],发挥高校体育课程育人的特殊功能,真正实现体育教育应有的价值,实现全方位育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主动性,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几十年来,尽管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从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在中小学阶段一直被边缘化,造成多数学生上大学时基本处于缺乏一定的运动技能、体育意识与健康常识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等状态,给目前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挑战,是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表现为:

1.学生体育意识不足,缺乏参与运动主动性。

2.学生运动基础薄弱,对教学内容缺乏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特点相脱节。

4.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不足。

三、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一)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构建新课程模式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宁夏医科大学实际情况,我们坚持小班制(学生数少于30 人)授课,尊重学生体育爱好,按照行政班级设置不同项目供学生选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构建“课堂教学+早操+课外锻炼+体育社团+业余运动队训练+学生体质测试”六位一体化课程模式。

(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教学改革

把“立德树人”“以体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强化“思政”教育,引入户外教育新兴项目,提升医科大学生职业素养,并将户外拓展教育一些成熟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其他项目中,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主动性,注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依托学校专业特色,创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

1.在教学中贯穿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等与体育学交叉学科知识的讲解和应用,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结合医科大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及学生毕业后从医所需的团队合作、与病人良好沟通能力等职业要求,增设了素质拓展、定向、攀岩、CS 军事项目、野外生存与急救等教学内容,如在定向运动路线设计中引入一些史政或医学知识点,同时因其在场地器械、组织形式、心理上的挑战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团队参与,体验式学习以及克服心理上的胆怯等自我感受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队友相互间信任,培养与人沟通,团队协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各项户外运动阶梯式教学内容设置和体验式学习方法应用,打破了以往体育课堂教师简单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沉默状态。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通过情景化设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促进各项心理素质的良好发展。

3.根据体育各个项目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如在定向运动设计上引用“长征路线”“一带一路”“血液循环路径”等知识点;在传统武术项目教学中融入中医学专业知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足球、篮球、排球项目中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等,进一步将“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结合,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社会功能和育人价值。

(四)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成立体育社团,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活动

根据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要求,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训练和竞赛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体育骨干学生自发组织体育社团,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前沿阵地。目前宁夏医科大学已建立12 个体育社团,规模在100 人及以上的占75%。搭建相关“体育活动赛事”平台,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构建了以“自治区竞赛”为龙头,以单项协会和体育课所开设的项目为主要竞赛内容,以迎新生比赛、二级学院之间比赛、班级之间比赛、教职工比赛等为竞赛形式,构成贯穿全年的体育竞赛活动体系,覆盖了 20 多个运动项目,几乎容纳了校园内能够开展的、有群众基础的所有运动,以引导全体学生通过比赛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热爱体育、融入体育、享受体育[3]。

(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制定综合化的考核评定体系

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和老师的评价三方面,构建了过程评价、终结评价、主客观、课内外一体化考核评定体系,大体框架为期末总成绩(100%)=过程评价{课堂表现(10%)[考勤(≥12 次)+态度(中上)]+课外锻炼(20%)[早操出勤(≥45 次)+参赛(自治区级及以上)]+身体素质(20%)[耐力(1000/800m)+体质测试(≥60 分)]}+终结评价{专项素质(50%)[学生自评(10%)+学生互评(10%)+老师评价(30%)]},促进学生健身习惯的养成。

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成效

(一)教学效果显著

从2019 年上半年评教结果统计来看,体育教师学生评价均分为94,学生对体育课程整体满意度较高,对教师授课质量和效果满意度达到97.73%,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态度、方法满意度均达到97%以上。2019 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合格率为98.02%。在2013 年和2016 年教育部2 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抽查中,宁夏医科大学学生成绩合格率在自治区高校均居第一名。

(二)运动队成绩优异

2019 年宁夏医科大学业余运动训练队在自治区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被评为优秀代表团;定向队在自治区高校比赛中荣获“六连冠”;首次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学生定向锦标赛获得男子短距离项目第一名,实现了宁夏高校定向在全国比赛中金牌0 的突破。2018 年武术队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四届传统保健运动会中获得2 枚金牌,1 枚铜牌。

(三)科学研究初现成效

近5 年体育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 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2 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4 项,指导学生自治区创新实践项目5 项,参编著作和教材10 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百篇。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 项,授课比赛获一等奖1 人,三等奖3 人。

五、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发展思路

1.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建立健全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与水平创建良好环境。

2.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培养方案,结合大学生特点和未来职业发展要求,创设实用性、个性化体育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3.充分利用校内外自然环境和网络传媒等资源,因地制宜,合理有效配置,为学生提供时尚、便捷、多样的运动环境。不断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体育赛事平台,营造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内容运动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不正经运动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