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当代启示

2019-11-29 08:49陈笛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民俗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在汉朝确立并沿用至今的一套历法。它既是我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的农事活动指南,同时它也承载一套引导人们衣食住行的民俗系统,并传承至今,其文化内涵丰富。伴随着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选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一个重要的议题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就是如何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二十四节气”是继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蚕丝织技艺、福建南音等之后,我国第39个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录入世界非遗名录中的项目。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成就的结合,不仅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指导农事活动,同时也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显著的民俗文化特征。[1]其中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均为冬季节气,这四个节气与二十四节气其他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周期,影响着以农耕生产方式哺育形成的华夏文明。生活在此的人们依照该时间表从事农业生产,何时播种、何时耕耘、何时收获、何时储藏,并提示人们依据不同的节气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饮食和精神,从而形成特定的民俗。

一、二十四节气的确立

节气词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其所记载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别对应如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之所以取该名应是鉴于一天中日夜长短的特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节气词逐渐发展并较前丰富,如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左传》中有“分、至、启、闭”四个节气词来表示今日的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立春和立夏、立秋和立冬,而在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则是用“日夜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七个节气词代替“分、至、启、闭”表示。[2]

二十四节气的最终成形是在西汉时期,今日所通行的“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在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便有记载,并且次序相同。“春分、秋分、冬至、 夏至”是四季的标志性时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记录四季的开始,反映季节变化,帮助安排农业生产;其他节气多数与温度、雨量等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相关, 如与降雨、降雪相关的有“ 雨水、谷雨、寒 露、白露、霜降、小雪、大雪”,与温度相关的有“小寒、大寒、小暑、大暑、处暑”,与农作物生长相关的有“小满、芒种”等。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之所以与季节变化、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原因在于它的产生就是为了清晰反映物候变化,以便指导农民的农事生产活动。

二、民俗内涵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套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制度而形成,传承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虽然当代的农业生产不再将其作为主要指南,但是伴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仍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二十四节气中“四立”和“二分”是主干,二十四节气的一系列信仰与仪式活动就是围绕其而形成,其中四立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为夏至、冬至。[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北风呼啸、大地冰封的冬季,是冬藏的时节。本文选择“立冬”到“冬至”这个时间节点的民俗展开叙述。

(一)立冬

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在过去的农耕社会,立冬是劳动一年的人们的休息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说用这一天是用来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除此之外,还有“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的说法,意思就是要开始酿酒、腌菜、舂米,储存食物准备过冬了。古代帝王同样重视立冬,有立冬北郊迎气习俗。据《礼记·月令》记载,立冬之前三日,太史报告周天子,“某日立冬,盛德在水”,于是天子斋戒。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迎冬。回朝后,天子要“赏死事,恤孤寡”。[4]在食俗方面,也有吃倭瓜饺子的民俗。

(二)小雪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中国广大地区迎来西北风,气温下降,黄河流域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时间点在11月22-23日。因为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气候干燥,具备加工腊肉的条件,所以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民俗,将肉类用各种方法腌制,等到春节时享受美食。在我国南方地区还有吃糍粑的民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祭祀事件。相关民俗的諺语还有“小雪现晴天,有雪到过年”“小雪不落雪,大雪满天飞”“小雪雪满天,来岁定丰年”等,均表达了期盼小雪以后下雪滋养保护小麦、冻死害虫的愿望。

(三)大雪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的天气较以前更冷,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降雪的次数和量也将增多。每逢小雪和大雪这两个节气,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北方一带农村有“小雪杀猪,大雪宰羊”的民俗,南方则是“小雪腌菜,大雪腌肉”。[4]在我国台湾地区,大雪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谚语“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从小雪时节开始,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沿水温线向南回流,汇集的乌鱼群也越来越多,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常被当作上等佳肴来招待宾客。

(四)冬至

“冬至”,俗称“冬节”,时间点是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冬至是冬季的大节日,是最困难也是开始萌生希望的时节。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一些地方冬至节俗的热闹场面超过了新年,有“肥冬瘦年”的一说。清代苏州人“最重冬至节”,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互相馈送节日食品,提篮担盒者满路,俗称“冬至盘”。苏州冬至的节令食品是冬至团,冬至团用糯米粉做成,中间包裹糖肉、菜、果、豌豆沙、萝卜丝等。人们用它来祀先祭灶,并且作为节礼相互馈送。冬至开始的数九九游戏,实质上也是寒冬时节具有巫术意义的召唤春天的仪式。[5]冬至居于新旧更替的时节,在古人的观念中它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冬至节俗中诸多信仰、仪式内容就来源于人们对这一时节的感受。

三、小结:文化传承

保护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现在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物质需求已经基本满足,现在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说明了随着国民物质财富的积累,紧随其后的是精神需求的快速增长。人类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只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时,人们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人才能得以全面发展。在这里,属于精神文化范畴的非物质文化,它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可以给予人们滋润与慰藉。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是我国古代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智慧结晶。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一个指导农事的历法,而是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因此,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录入世界非遗名册,这其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增进了全世界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度,更是促进了当下的青年一代对于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国农耕傳统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但是,在全球现代化加快进程的背景下,为适应当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二十四节气需要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6]如何对我们的农耕先民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中蕴涵的传统智慧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弘扬,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赋予它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借以寻回日益远离自然的现代人失落的“精神家园”,安顿现代人的“文化乡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7]本文建议可以从二十四节气这套时间法则中所体现的尊重自然秩序、追求天人和谐、顺应天时、与时偕行的原则,与生态保护这个全球热点议题相呼应,寻找一个民俗学、艺术、传播界共同的切入点,在跨学科的合作中深入探索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二十四节气传承和文化创造的契机。

参考文献:

[1]王加华.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J].文化遗产,2017(2).

[2]梅晶.上古节气词的演变及二十四节气名的形成[J].怀化学院学报,2011,30(3):9-11.

[3]周红.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特征[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3):145-147.

[4]高倩艺.二十四节气民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5]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2):73-76.

[6]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31-36.

[7]王晓鸣.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现状概述[J].古今农业,2017(2):114-119.

作者简介:陈笛(1991-),女,汉族,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硕士。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民俗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