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邵武的民俗风情

2019-11-29 08:49林彤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风情民俗

林彤

【摘要】风,风也,有风之者也,俗,欲也,有所欲而相与习之也。邵武为闽西鄙,于楚为近,太史公曰:“楚与闽中杂俗”。邵武夙称礼教邦,晋地理志云:“其俗刚烈峻整,其民尚气鲠直”。旧志云:“为农重谷,火耕水耨,岁少饥”。明王应山《闽大记》:“其人朴茂俭啬,尚高节。然信巫,多淫祀。至丧祭,用古礼,可尚己”。又云:“嫁娶尚门第”。元《武阳志略》曰“人尚理学,彬彬乎有邹、鲁之遗风。”闽书曰:“天顺、成化以来,士讲习古乡射礼。每遇举行,环射圃而观听者,竟日不去,远近兴起,多来取法焉”。邵武旧志云:“俗尚简易,民不健讼,富不凌贫,士多闭户读书,非文会不往来于市。其地风密土厚,民多寿考”。

【关键词】闽北邵武;民俗;风情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宗教信仰

佛教初入中国,是由西域东来汉境,江左之有佛始于支谦,当时有谓天下博知不出三支(指当时名僧支谶、支亮、支谦)。邵武这时是否已有佛教传入已无法稽查,但据旧志记载,邵武佛教的起源,最早当在三国魏太和二年(228),最迟当在东晋元熙(419~420)年间。最能直观的展现佛教历史的莫过于佛教的寺庙建筑。见诸文字记载的是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之十五《外志·寺观》载:“邑东北之寺,在仁泽下乡者十:……东林寺,太和二年建;……”,”“永城下乡有庵曰‘憩庵,晋元熙建”其次则是隋代的“仁寿寺”,这几座市邵武历史上见诸文字记载最早的佛教寺庙。佛教鼎盛时期的唐、五代,邵武民间亦广为信仰佛教,东林寺、上生寺、福兴寺、新兴寺、宝福寺、九龙山庵等四十余座寺庙又陆续兴建。至宋时,宋王朝极力推崇佛教,寺庙发展更为壮大,邵武修建寺庙将近百座。元、明、清各代时盛时衰。清末民初,罗教盛行,佛教衰微。此后,历经政治运动,佛教才又逐渐恢复发展。邵武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代。据《八闽通志》载,隋开皇年邵武已出现“玄妙观”等几座道院。唐代玄宗开元间,朝廷视道士为宗室,邵武道院开始增多。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兴道,邵武道教宫观增至近百座。宋代,由于统治阶级笃信道教,"融道入佛",道、佛教地位与特权同等,道教成为第二大宗教。据明嘉靖《邵武府志》及《中国神怪大辞典》载:“宋时著名道士黄希旦,一名晞,字姬仲,自号支离子,系邵武长乐里人。熙宁间希旦以戒行清净召至京师典太乙宫事,后殁于太乙宫。”元代极力推广道教,道教极为兴盛。宋元时期邵武大修道教宫观,道院满布城乡。明代,道教亦受当朝崇奉,邵武又兴修紫阳道院、丹台道院、仙足峰庵等一批道院。清代,自顺治起即偏重佛教,道教传度在乾隆朝也曾一度被禁止,佛教徒占据了大部分道教宫观,邵武道教也随之日渐衰败,民国时期,邵武道士已无踪可寻。新中国成立后,仅存的少量道教宫观多数被占用,散居民间的道士大多也无功德道场可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被占用的道教场所陆续退还,残存的道教宫观陆续修复,邵武道教得以复苏。

南宋末元军攻克邵武,而元军核心力量是蒙古人和色目人,色目人信仰伊斯兰教,因而伊斯兰教随元军传入邵武。明洪武二年(1369),山西大同府杨柳巷人杨赍兴授任邵武府右营指挥使,大同府大同县人马达霓授任邵武带刀兵马指挥使,大同县人米开庵调任邵武卫,他们均契眷来邵武就任。军中将领、士兵与幕僚,多为回民,皆信仰伊斯兰教。嗣后,杨、马、沙、苏、范、郝、米、郑、兰、胡、史、王、李等姓或系居官,或因贸易,由山西、陕西、山东、甘肃、河北等省前来。另一只则因经商,由我省的泉州而至。后人口繁衍愈多,其时在邵武的回民,约两千余人,遂有“回回占了城区半边天”之说。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凡回民较多之处,必建有清真寺。据马以愚著《中国名礼拜寺》载:“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统帅一代良将伯颜遣使在邵武建清真寺。”《中国回族大辞典》亦载:“邵武清真寺,位于邵武县境内,元代邵武穆斯林在城区迎春坊乌龙井后建有清真寺。”邵武元建清真寺因失火焚毁,明洪武间又重建于迎风街和平巷,即今寺址。解放后,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极大关怀,邵武伊斯兰教协会成立,并以清真寺作为其宗教活动的中心。

二、岁时习俗

邵武传统节日活动与省内外汉族习惯大同小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传统节日,家家户户欢聚一堂。黎明早起放鞭炮,这天早饭都很早,吃的是除夕夜做好的岁饭,意思是一年到尾有剩余。饭后,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赏给桔子、糖果和压岁钱。在家拜完年后,长辈在家接待宾客,其余男子则去亲友处拜年,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作揖请安为礼,互道新禧、发财。这一天不向外扫地,扫地只能往里扫。传说“初一地上有元宝”,扫地把元宝扫掉不吉利。

(一)河坊“抢酒节”

邵武洪墩自古就有“稻米之乡”的称号,据当地《桃溪冯氏族谱》记载,隋开皇年间,为镇抚蛮夷,隋文帝派兵部侍郎冯世基将军南下屯驻邵武。冯将军在洪墩河坊平原一带屯扎期间,派子侄率将士与民众一道兴修水利、改沼泽、开荒地、造良田。开皇十一年(591年)九月初一这日,冯将军视察河坊,恰遇新垦稻田大丰收。河坊村民杀猪宰羊,家家户户抬来酿制的红米酒宴请冯将军,庆祝大丰收。军民纷纷争抢着去舀酒,向赵子龙神像叩拜敬酒。此后,“抢酒”活动便沿袭成俗(至今已沿袭了1417年),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一举行抢酒节。河坊村的抢酒节比过年还要隆重热闹。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地准备张灯结彩。早饭后,村里草坪人如潮涌,纷纷将自酿的红酒倒人草坪中央的2个写着“赵大将军字样的大木桶里;然后再手拿碗瓢盆桶,翘首以待。上午10时,在鞭炮锣鼓声中,等待一旁的村民一拥而上,开始抢酒。顿时,锣鼓声、鞭炮声、喧闹声响成一片,场面颇为壮观。中午家家户户摆酒设宴,招待各地宾客。下午,村民抬着赵公赵母神轿,擎着大凉伞,吹吹打打,到各自然村巡游。游毕再将神轿抬回将军庙,结束抢酒节。

(二)和平浴佛节“传经”

农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邵武和平镇在浴佛节却至今还传承着一种奇异的习俗——“传经”。和平浴佛节“传经”是全国独有的一项民俗活动。和平“传经”活动一般都是在大街上举行(下雨改在延喜庵内)。在这项民俗活动中,供奉的是一尊裸体的神佛塑像——太子菩萨,而且只供奉这尊裸体太子菩萨,没有供奉其他神佛像,这就使得和平的浴佛节传经习俗披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参加传经活动信众要以手触摸太子菩萨的生殖器,其宗旨目的主要是则是祈求子孙满堂、人丁兴旺。浴佛节传经的经书有华严经、涅盘经(贝叶经)、金刚经三种,每种120部。经书以红纸包裹,“传经”结束后散发给各信众。传经的起源无考,但至迟也在清代就有了,至于最早出现于何时则无法确定,有可能可以追溯到唐代。和平浴佛节传经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一种地方性的民俗活动,属于罕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

(三)将石神龙会

神龙会是肖家坊镇将石村在元宵期间举行的民俗活动,已有100多年的传统历史。元宵夜至元宵翌日,人们抬出扎制的旱龙船和当地民间信奉的三位神灵巡游,这个活动当地人称之为“神龙会”。

三、生产习俗

邵武生产习俗内容丰富,除种稻谷外,还有造纸、制笋、采红菇、采籽瓜等。此外,还有狩猎习俗,如捕猎野猪、岩羊等野生动物。邵武民间以农为本,习惯男耕女织,勤劳操作。清咸丰《邵武县志》载:“邵邑之俗,大抵男任劳在外,女任逸在内”。植苎织布、稻田养鱼、田埂种豆、制笋干等成为其传统习俗。在邵武的农业生产中,春耕插秧就形成了一种互助合作的习俗。这就是各家之间互相帮助,进入到春耕插秧和夏收后插秧时,带头下田的是行家,叫做开蛙,做到竖行横格对称,疏密符合规格、速度快,起示范作用。稻田养鱼是指每年春季插秧后,即在稻田中投入鱼苗,再适时投放些饵料,秋天稻谷成熟前排水烤田时即可收获成鱼。这些生产习俗流传至今。

四、礼仪习俗

邵武人热情好客,婚丧寿庆都要请客送礼,宴席丰盛。其中不少属封建迷信,铺张浪费。解放后,婚姻自由,婚礼简朴、热闹。70年代后期开始,旧的婚俗有些复活。殡葬,旧时,富家丧事,名为当大事,习于大操大办,尚迷信。

五、会期习俗

邵武每年都有固定时间的庙会,过去称会期。民国时期,和平镇坎头村小溪边有座下神桥庙,每年中秋节后,连续三天为香会期,远近百里的群众纷纷至此游览、烧香,日达数千人。因此,商贩、农民借会期做商品买卖,形成一年一度的庙会贸易,直至1950年停止。一些习俗也掺杂迷信、旧宗族色彩。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改造民俗活动。

参考文献:

[1]总修官,李郑芳,总纂,等.邵武县志(清 咸豐五年版)[M].邵武:福建省邵武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1986.

[2]栾保群.中国神怪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杨惠云.中国回族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风情民俗
热带风情
寻梦江南春 热闹的民俗节日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夏威夷风情
神秘撩人的东方风情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沙滩风情
利物浦风情
异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