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研究

2019-11-29 08:49王景娇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特色

【摘要】本文主要以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组成结构为依据,首先从服饰角度、饮食角度、寺庙建设角度、发饰角度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具备的特色,其次阐述影响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改变的因素,包括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进一步凸显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的特征,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辽金时期的西京大同和附近区域作为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集中地带,因为辽金时期总是出现战乱,且政权呈现并立的状态,所以辽金时期这一个区域的民族结合现象十分明显。针对民族结合的视角,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等因素制约的情况下,辽金时期西京地区内存有的民俗文化一方面饱含汉族的诸多元素,另一方面存有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因此开展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价值,这也是每一个研究者要深入关注的话题,以下为笔者对此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一、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具备的特色

(一)服饰角度

主要体现在辽金时期西京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服饰的变化。现在的服装,大多数都是胡服,包括衣服和鞋子等,经常参照少数民族的着装风格。“先生冠服扫地尽矣”中可以反映一些现象,尤其是大同善化寺中存有的壁画,壁画中主要展现的是女性的服装,展现少数民族胡服着衣的特色。除此之外,山西大同西环路辽金墓中存有的西壁壁画,绘制成一个衣架的形状,具备较为艳丽的色彩,深入地体现出少数民族吸取宋代衣着多样化的特征。同时在南壁壁画中描绘出一个侍女的形象,身穿青灰色衬衫,且宽袖和衣襟右开,作为宋朝服侍的经典特色,这也可以称为少数民族服侍和宋朝服侍特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彰显出辽金时期广大人们的审美气质,呈现出辽金时期西京地区人们给予服侍美韵味的总结。在辽金时期统治阶段的深入调整视角下,诸多民族之间存有聚居沟通的现象,其中汉族曾经具备的民俗也可以充分地和少数民族存有的民俗进行结合,强化服侍特色的彰显。

(二)饮食角度

主要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传统饮食规律。汉族人们的主要食物是水稻,在两宋南北朝时期,在腊八节时饮食腊八粥成为当地的习俗。同时面食的种类日益丰盛,涉及烧饼、混沌和包子等。结合《梦梁录》的相关记载,街市上存有肉饼和混沌以及虾肉包子等精致化的食品。在辽金时期,西京区域作为少数名族的统治集中地区,但是和少数民族相关的女真族和契丹族中存有的饮食相对简便和粗放,当地的人们总是加工食物,包括烧烤和水煮。因为辽金时期的人们格外喜爱水煮肉,且当时水煮肉这种食物和现阶段的火锅相类似,或者将水煮肉加以腌制便能够食用。辽金时期的西京地区人们主要以半生半熟的饭视作主食。

(三)寺庙建设角度

其一,汉族和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针对寺庙的建设艺术,在唐朝时期建设的建筑往往展现出奢华以及雄浑的特征,且总是基于大殿对院落结构加以布局,强调左右相互对称,而寺庙的建筑规模一般较大。但是在宋朝时期,强调细节的精细装饰,变更唐朝寺庙建筑具备的雄浑特征;辽金时期背景下,契丹人们充当少数民族,建筑的特征以及中原建筑特征存有诸多不同之处。游牧民族的人们以游牧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目标,往往将寺庙的建设设置成开放性和可移动性,之后因为契丹人民对太阳持有崇尚的思想,信仰佛教。结合契丹民族的风俗,在每一个月份的月末要进行东向拜日的活动,只要是重要的聚会和庆典,都要将东向视作首位,所以当时的人们在建筑物的设计上往往将居室和门屋设置为东向,赋予建筑物一种庄重的特征。

其二,辽金时期西京地区建筑设计的变化。在金朝时期,建筑物的设计方面总是承载着中原汉族的建筑习俗,设置的外在布局形式也和唐朝以及宋朝的建筑风格颇为相似,具备较强的民族特色。因此,处在辽金时期的西京地区,寺庙的建筑物设计特征已经不只是参照中原唐朝和宋朝的建设风格,还有体现出辽金时期少数民族建设的特征。针对大同区域中设置的华严寺,便是现在全国范围内最高大的金朝建筑,这一个建筑物设计为坐西朝东,彰显着辽族人们自身对民族的一种信仰。除此之外,西京区域中设置的墓葬,从多个角度上分析和宋朝的墓葬存有不同,且墓葬中存有的墓室总是以圆形平面或者穹窿顶平面加以展示,可能和人们信仰的宗教内容相关。

位于善化寺中设置的三圣殿,其圣殿内部存有四根金色的柱子,这也是辽金时期中少数民族建筑物建筑法的表现。且善化寺作为比较完整的寺院建设,针对辽金时期而言,整个寺院的设置呈现出豪放的趋势,其中晋贤阁的建设为坐西向东,和辽金时期的少数民族建设理念相互适应;寺院坐北朝南,具备主次分明的特征,且文殊阁以及晋贤阁两者相互对称,可以理解为东楼和西楼,展现出汉族经常见到的建设风格。这些辽金时期的寺院建设,绘画技巧是较为显著的璀璨亮点,而善化寺中的人物的雕塑方式往往是彩绘,有些将动物的皮毛视作衣服,显示出少数民族的衣着特征。

(四)发饰角度

其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发饰。在朝代的变更以及科学技术的产生视角下,妇女自身的头饰发生一些变化,总体来说,制作在朝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发展到宋朝中期时,妇女头饰的制作式样较为丰富,材质呈现多样化。包括圣母殿中的女像,其存在精细和繁杂的特征。但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中,仅仅存在材料是银冠且花纹较少的头饰特征。其二,辽金时期西京地区发饰的变化。辽金时期的西京地区妇女佩戴的发饰不再华丽,出现民俗中的发饰改变,比如墓室壁画中的女性形象为发饰圆鬓以及双鬓的形式,展现出汉族发饰具备少数民族的特征。

二、影响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改变的因素

(一)政治方面

辽金时期的西京地区具备灿烂民俗文化的原因,和其在历史上占据的政治地位存有较大关联。西京地区作为辽金时期设置的一种陪都形式,自然而然地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给文化的宣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经济方面

辽金时期的西京地区即使充当军事壁垒,然而其并不是战争的主要战场,总是在被攻打之后停止战乱,因此相对来说,辽金时期西京地区经济体制的自我承受能力比较强,因为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的制约,往往将农牧业视作主要产业.当地人们在生活经济充裕的状况下,在很大程度上会比较容易受到新颖观念和习俗的影响,在少数民族外来的居住者,其能够加快汉人认可习俗的速度,因此民族之间的有效融合尤为必要。

(三)军事方面

辽金时期的政权呈现林立状态,诸多民族之间的战争较为频繁,因此,针对每一个政权来说,军事机构的训练以及延伸,是十分关键的。北宋时期的禁军不仅仅存有汉人士兵,还存有少数民族的士兵,或者外国人被视作禁军。同时,在北宋时期中设置契丹族第一等部落,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势必引起民族之间的相互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西京区域。此外,金政权执行猛安谋克机制,然而在金政权日益强大且矮子宋朝统治的过程中,这一个机制也在逐渐弱化。猛安谋克户主因为耕种土地的信念不够坚定,开始制定土地出租的机制。

(四)人口迁移方面

因为在辽金时期,其经常发生分裂以及战争的情况,基于辽、金以及西夏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时期汉族的政权相互对立,因此存在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现象,特别是南宋定都临安,引发中国多次的人口迁移,且诸多少数民族的人口都在南下的领导下迁移到西京区域,诸多汉族人在逼迫的形势下迁移到少数民族边境区域中。站在汉族民族文化的立场上,时代中的汉族文化和诸多少数民族文化加以结合,促使汉族文化逐步转变为多样化的角度发展;站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立场上,存在滞后性的游牧民族文化逐渐受到封建文化的影响,针对服侍以及饮食等角度都在发生改变,所以,在辽金时期中的西京区域存有诸多民族文化之间融合的现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特色的分析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我国历史的演变具备较多的经历,以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特色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是新时期下每一个先进人士需要认真掌握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李美荣.辽金时期西京民俗文化特色[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2]陈福来.辽金西京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李昌,李晟,李昱.遼金元时期大同府一城双县考[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4]高璋.天下大同:北魏平城辽金西京城市建筑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李美荣.辽金时期西京的民俗变迁[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20-22.

作者简介:王景娇(1991-),女,河北省保定市人,汉族,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猜你喜欢
特色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AChinese Horror Story
世界特色餐厅
悠闲茶餐厅
特色种植助农增收
Building Character
时代特色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