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蒂塔》演奏技法与赏析

2019-11-29 08:49张蕾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巴赫乐章贝多芬

【摘要】《帕蒂塔》(Partita)是德国作曲家约·赛·巴赫(J.S.Bach,1685~1750)于1725~1732年间在德国莱比锡分别学下单独发表的。《帕蒂塔》深受意大利的影响,形式较为自由,风格轻松明快,在演奏的过程中,《帕蒂塔》在结构上较《英国组曲》有更大胆的突破;在创作手法上减少了复杂的声部交叉,运用较为透明的二声部织体,但单旋律线条内又含有二至三个声部;在节奏上既保留了巴洛克时代整段音乐脉络统一的特点,又在同一脉络的内部创造了变化多样的独立节奏单元。演奏时明显感觉到主调织体的因素的变化,《帕蒂塔》把复杂的对位织体蕴藏在音阶和琶音的走句中。它是巴赫的组曲体裁中留下的最后言语,从中可以看出巴赫对传统组曲形式的认同,且不拘泥于形式的强烈创新意识。

【关键词】《帕蒂塔》;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托卡塔(Toccata)

在演奏这首托卡塔时,我感觉它有一种潜在的统一的节奏脉动,音乐充满了强烈的热情和戏剧性的效果,并和赋格严谨简朴的风格、悠扬而优美的音乐形成强烈对比;其次,它的成对摸进的形式给人一种对称美,既有潜在的统一的节奏做支撑又不失托卡塔的风格。

二、阿勒芒德(Allemanda)

慢速的四四拍节奏平稳,旋律非常连贯,曲子以慢速抒情为主,温和平静 。

三、库朗特(Corrente)

这首库朗特是巴赫全部库朗特中最长的一首。在演奏过程中,我渐渐感觉到连续不断的切分节奏不但没有阻碍音乐的流畅进行,而且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左手部分类似通奏低音的演奏,右手的切分节奏,双手之间的节奏互动非常有趣,让心灵顿时沉浸在库朗特的世界中。

四、歌曲(Air)

这首“歌曲”放在了库朗特和富有戏剧性紧张度的撒拉班德中间,在整套曲子中“歌曲”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在演奏中,左手连绵的音符、双手节奏互动的韵律美让人心情放松。中断五个小节右手两声部使它的声部优美、歌唱性更强。难点在于右手三十二和八分音符的节奏的连接,音符密集且速度快的地方需要演奏者扎实的基本功,并且要非常注意这些音符的颗粒性和平均性。同时,曲子的音色同样也需要演奏者有比较好的掌控能力。

五、萨拉班德(Sarabande)

这首撒拉班德是巴赫所写过的同类作品中最深刻也是最具震撼力的一首,乐曲的速度虽然慢而且装饰性强,但有很多地方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好像一个漂泊一生的人返回家乡,蓦然发现最美好的记忆依然在风中等待。

六、带加伏特速度的小曲(Tempo di Gavotta)

六套《帕蒂塔》中从未出现过加伏特舞曲,而这首乐曲作曲家以“加伏特之速度”其用意在于淡化加伏特的舞蹈性。

这首“带加伏特德小曲”跟上一曲萨拉班德在演奏情绪上有很大的转变,即由孤寂的心情马上装换成优雅的。这首“带加伏特德小曲”钢琴主线以轻盈、跳跃德为主。还要提到的是曲子的乐句都是以弱起小节开始。

七、吉格(Gigue)

16世纪源于英格兰的舞曲,急速活泼,用6/8和12/8拍。后来发展为“意大利氏”和“法国氏”。意大利吉格舞曲用主调音乐织体,旋律连贯,以和声为标志,用急速的12/8拍;吉格常用于古典组曲中四首固定舞曲中的最后一首。一开始出现的主旋律以左右手交替出现,就像男女生对唱的形式,一问一答出现。

黎明奏鸣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在贝多芬创造的奏鸣曲中op.53.no.21.都堪称代表,其不僅规模雄伟,而且技巧华丽、乐思丰富。这是贝多芬用了两年时间为自己的挚友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所创作的一部作品,也被称为《(瓦尔德施泰因)奏鸣曲》。多年以来,这部作品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流传,被亲切地称为《黎明》,成为永恒的经典。之所以得到了这样的别名,是因为这部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悠远的意境和崇高的诗意,足以体现出贝多芬对音乐的透彻理解与感悟。在贝多芬的原谱上并不存在这一标题,其标题与音乐性质之间不产生矛盾,这部作品为世人所称道,就是因为其构思新奇、旋律优美,抒情丰满却渗透着理性,这与过去贝多芬经常使用的光明与黑暗的对比截然不同。通过三个乐章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图,极易引发听者的情感共鸣,展示出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第一乐章给人以富丽堂皇、庄严雄壮之感,使奏鸣曲式的各个部分得到了发展,瞬间就能碰触到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位,产生激情澎湃之感。这一乐章极富动感,虽然节奏灵活多样,却以固定的脉动统一到一起,丰富了作品的内涵。C大调的主题短促有力,在低音域的登场时主要运用了弱音,但到了高音域就发生了明显转变,反复出现同音,倚音欢快明朗,再加上灵巧的快速音阶,徐徐展开了一幅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画卷。第一乐章所刻画的主题规模宏大,却时时都会发生转变,闪烁不定;整个乐章的气息宏大、音群繁多,和声结构独具特色,通过灵活转变力度与调性,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魅力。这一部分最大的优势体现为两点,即线条明晰、音乐精细,并实现了线条造型与音乐的水乳交融,足以体现出这一时期贝多芬的作曲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能控制好音乐的力度、节奏、旋律,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巧妙的处理,使之灵活穿插在一起,增强了调性的变化,使听者仿佛置身于光彩夺目的大自然,激情澎湃。一开始时,先是将各种材料原型聚集到一起,并在不同调上迈进,接下来三连音音型的应用突出了调性的发展变化,打造了强大的气势。到了高潮部分,其将新素材运用于再现部当中,不仅突出了调性变化,还给人以眼前一亮之感。贝多芬运用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乐思,还使人感受到起初的宁静与后来的轰轰声的对比,扩大了主题范围,副主题也更加响亮。更为突出的是,尾声部分规模宏大,以此来象征着大自然拥有一种无限而强大的力量,而此时,轰轰声含糊不清、召唤力量的强大,二者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其自然地实现了情绪与发展手法的转换,内容也变得更加充实。贝多芬不仅充分发挥出每一个音乐素材的优势,还将其调和到一起,给人以变化多端之感:音浪冲击自低到高开展,左右手连续交替的快音,上下行音阶的起伏,足以展现出大自然所拥有的神奇力量,引发了听者的情感共鸣。在副主题部分,先后出现了三次属七和弦延长音,如同经过沉思之后发出的叩问。最后部分的音响急促有力,音型充满了生机,第一乐章结束,再次彰显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第二乐章并不能称得上真正独立的乐章,这应该算是第三乐章的导入部分,尽管这一乐章并不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但内容新颖而独立,所表达的情感深刻而细腻,能产生强大的魅力。虽然这一部分只有28个小节,却能产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音乐意境悠远,为即将开始的终曲做好了铺垫,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了增强音色的甜美度,以较慢的速度演奏,通过右手大跳和左手八度描绘出一幅梦境一般的画面,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与古朴之美。当这样的曲调在耳畔响起,人们眼前就会出现高耸入云的雪山、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垠的草原,得到了心灵上的放松,与大自然完美地融合到一起;第二部分,只是对前一部分的略微调整,变化音音色透明、感情丰富,虽然只是对基本音型进行了处理,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引發了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向往,使人感受到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的思绪飘拂;最后一部分则是对第一部分进行了装饰性调整,增加了右手大跳音程的幅度,左手织体也更加灵活,当弹奏力度得以增加,内心的思绪也得以增长,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壮观,达到震撼心灵的目的。到了结尾处,运用了柔和的长音,仿佛日暮西山时远处传来的悠扬笛声,久久地回响在耳畔。

第三乐章篇幅巨大,体现出歌唱音调的人民性,明朗的色彩如同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时给人带来的无尽希望。乐曲一开始左手在高音歌唱出主旋律,由暗到明、由弱到强演绎出晨曦的大自然风景。与第一乐章相比,仿佛在呼唤人们奔赴更加广阔的天地,无论是织体规模、声音的洪亮,都给人留下了自然而朴实的感觉。足以体现出贝多芬将回旋曲式拿捏得十分到位,既对传统处理方法表示尊重,也没有生硬地套用ABACA原则,而是对其进行了调整,使之扩大成“A—B—A—C—A—B—Codar”的形式。与此同时,逐渐加快了音乐的推进速度,表现手法也十分华丽,再次进入高潮部分,达到了扣人心弦的效果。对全曲的表现因素进行概括:快乐的奔跑、潺潺的流水、沙沙的风吹树叶声、明亮的鸟鸣声、呼呼的风声,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符号,能让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快乐、惬意、幸福,实现了情景交融,这就是浪漫主义的鲜明特色,再一次彰显了贝多芬独特的眼界和多面性。连续运用的三连音,以一种极其自然的方式引出了第一插部(B),给人留下了刚健有力、生机索性之感,这就是《塔兰泰拉舞曲》的魅力所在。左手先在低音区奏出八度,与此同时,右手进行了八度分解,与左手相呼应,使人眼前出现了一位男子正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粗犷的舞蹈,而周围的一群姑娘也在他的带动下翩翩起舞,画面欢快而热烈。接下来,逐渐转到右手旋律,插入了快速旋转的音型,如同姑娘们在欢快地跺脚。伴随着主题的再次出现,音乐变得抑扬起伏,刻画出舞蹈场面的热烈、欢快,使人们的精神受到了鼓舞。第51小节处,主要旋律由右手弹奏,一指二指同时弹出颤音,紧随其后的就是两个十六分音符的跳动,产生强烈的声音效果,这就向演奏技巧、双手的灵活性提出了严格要求,要在演奏明朗旋律的同时,制造模糊效果,而此时的左手则要快速弹奏音阶,在延音踏板的伴奏下制造出浪潮奔涌的效果,这绝不只是对手指技巧提出了要求,而要以手、脚、听觉的配合来完成。第二插部(C)为了描绘出舞蹈场面,运用了左右手互相交替的形式,音乐明亮而急速。第三次出现主要主题时则强调了抒情的重要性,运用了逐步上升的三连音来增加弹奏力度,渲染了欢乐的氛围,使人们眼前出现了一幅劳动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参考文献:

[1]李倩.巴赫第六号帕蒂塔BWV830的主题音乐动机和演奏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2]谢霜.巴赫的古组曲[J].音乐生活,2006(10):66-67.

[3]戴娱.J·S·巴赫的《帕蒂塔》[J].齐鲁艺苑,2002(3):56-57.

作者简介:张蕾(1978-),女,云南昆明,英国圣三一研究生,副教授,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猜你喜欢
巴赫乐章贝多芬
谱写肌肤新乐章
贝多芬只有一个
“没良心”的贝多芬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
梦幻精灵的动感乐章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赏析
一生都在争工资的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