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可燃液体火灾处置消防技能培训对比研究

2019-12-03 05:50胡人元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灭火剂大纲消防员

胡人元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0 引言

可燃液体火灾是消防部门所面临的最主要火灾扑救类型,日常所见的石油储罐区火灾、化工装置泄漏火灾都属于可燃液体火灾范围。由于可燃液体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燃烧热值高且大部分火灾难以用水扑救的特点[1],此类型火灾主要使用泡沫灭火剂予以处置。因此,可燃液体火灾处置技能训练是消防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2]。

中美两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应急管理部门,也同样面临巨大的可燃液体火灾处置压力。美国消防协会每五年发布一次《可燃气体与可燃液体火灾情况报告》[3],我国消防部门每年发布的消防年鉴对可燃液体火灾的发生处置情况也有统计。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要针对可燃液体的着火特点,对泡沫灭火剂的灭火特性、灭火效率进行模拟和试验测试[4]。而关于消防员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技能培训方面,除《美国消防人员专业技能训练大纲》(NFPA 1001—2002)[5],我国的《灭火救援训练与考核大纲》[6]《消防员职业训练鉴定与考核大纲》[7]有相关内容外,还缺乏深入研究。

1 中美两国培训内容构成

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救援人员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着火液体和火灾条件选用正确的进攻路线、个人防护装备、泡沫配比装置、泡沫喷射装置、泡沫原液和供水装置,将适当比例的泡沫流施加到燃料表面以产生和保持泡沫覆盖,使火熄灭,防止复燃。

1.1 美国消防员培训内容

泡沫灭火剂是应对可燃液体火灾最为主要的灭火剂,其具有灭火效率高、水渍损失小的特点。在《美国消防人员专业技能训练大纲》中,美国消防部门把可燃液体火灾扑救作为消防员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将可燃液体火灾扑救基础理论分为9个方面:通过泡沫来防护和控制风险的方法;产生泡沫的方法;造成不良泡沫的原因和纠正措施;碳氢化合物和极性溶剂燃料之间的差异以及处理各自火灾时使用的泡沫液;消防泡沫的特点、用途和局限性;使用雾喷嘴与泡沫喷嘴进行泡沫应用的优点和缺点;泡沫流应用技术;与泡沫使用有关的危害以及减少或避免危害的方法。新招收的消防员在入职培训期间,需要学习泡沫灭火剂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机理,具体分类以及灭火剂的使用范围等。在操作使用中,要求消防员能够针对不同火灾对象,利用泡沫发生装置、泡沫原液生成对应的泡沫。对于泡沫灭火剂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具体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也有具体的要求。在训练内容的设置上,美国消防还强调利用泡沫灭火剂对处置团队进行防护的训练。救援团队面对危险时,用泡沫射流维持团队的防护,直至到达安全的避难场所。

1.2 中国消防培训内容

我国消防部门对于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技能培训的科目设置,主要来自于《灭火救援训练与考核大纲》《消防员职业训练鉴定与考核大纲》这两份文件。我国消防部门在训练内容的设置上,有明显的分层级设置,所需要掌握的技能随消防员等级提升而侧重不同。

在《消防员职业训练鉴定与考核大纲》中,关于中级消防员灭火剂喷射技能内容及标准设置上,对以下四种泡沫喷射器材提出明确使用要求:移动泡沫炮、车载泡沫炮、高倍数泡沫发生装置和泡沫管(枪)。在操作标准上明确提出:掌握高倍数泡沫产生器的类型、组成、性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掌握泡沫管(枪)的类型、性能和使用要求。对于初级消防员和入职培训期间的新任消防员,需要对火灾的基本原理、具有可燃液体火灾特点的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方法等基础理论进行学习,在技能方面需要掌握普通泡沫枪的使用。

在《消防业务训练和考核大纲》中要求所有消防员将各类火灾扑救措施作为必备的基础理论学习,将泡沫枪(炮)的操作使用作为所有消防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大纲明确要求消防部门的指挥员都必须掌握泡沫管(枪)技术性能、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及简单的维修。

2 中美消防培训内容对比分析

2.1 内容结构差异

由于《美国消防人员专业技能训练大纲》是针对所有美国消防员职业培训的纲领性文件,在美国消防员关于可燃液体扑救的培训体系中,9类基本理论知识和4个基本能力是对所有中级消防员提出的技能要求,具有全覆盖性。

在我国《消防员职业训练鉴定与考核大纲》中,对于初级消防员关于可燃液体火灾扑救所需掌握理论和技能的要求较为基础,而对于中级消防员无论在装备操作使用范围还是基础理论深度要求有明显提高。在《消防业务训练和考核大纲》中,对于全体消防员应具备的可燃液体扑救技能与《消防员职业训练鉴定与考核大纲》对于初级消防员要求一致。而针对不同岗位上的消防员(指挥员、装备技师、战斗员、班长),对相关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各有所侧重,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2 具体内容差异

两国消防部门的训练内容存在差异主要源于对于灭火救援的理念不同,中美两国消防部门在机构构成、应急管理理念上存在差异。美国消防部门在应急救援中强调把保证消防员个人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我国的消防理念更加强调全方位考虑,把提高灭火处置效能作为追求的目标。

在《美国消防人员专业技能训练大纲》中,可燃液体火灾扑救基本技能和理论都明确提到:掌握利用泡沫进行防护和控制风险的理论及利用泡沫进行团队防护的技能。对于消防员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经过概括可以分为:泡沫灭火剂生成、针对对象及装备差异的泡沫灭火剂使用、泡沫生成使用的风险控制和泡沫防护理论4个部分,如图1所示。以上4部分理论与4个方面的技能要求一一对应。

图1 美国可燃液体火灾处置基础理论概括

在《消防业务训练和考核大纲》《消防员职业训练鉴定与考核大纲》中,对于普通消防员个人关于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集中体现在泡沫灭火剂生成、针对对象及装备差异的泡沫灭火剂使用。对于泡沫生成使用的风险控制在《消防业务训练和考核大纲》中的班组合成操法标准中有所体现,泡沫防护理论没有被提及,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可燃液体火灾处置基础理论概括

3 对我国消防培训发展的建议

3.1 推进可燃液体火灾处置实战化训练

随着实战化训练在消防部门的广泛开展,消防部门对于各类火灾处置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可燃液体火灾处置实战化训练的开展仍然存在不足。对于辖区没有石油罐区或是化工园区的消防部门,日常需要使用泡沫灭火剂处置的案例较少,再加之开展扑救可燃液体火灾训练的成本较高且具备一定的开展难度[8],所以在基层中队训练中,对于可燃液体火灾扑救技能培训方面仍有欠缺。应以《消防业务训练和考核大纲》为基础,在想定灾情的背景下开展训练,根据训练大纲的水平要求以及中队处置编组确定班组人员的任务分工,以灭火战术为指导,在不同的环境下从接警出动到返队的所有灭火处置程序都要按照实战化的要求开展,确保消防员切实掌握扑救可燃液体火灾的技能。

3.2 普及泡沫生成风险控制理论

完善的理论体系是全面掌握灭火技能的基础。在基层消防中队中,除受到专业培训的装备技师以及具有相当理论知识水平的指挥员外,其余人员对于泡沫灭火剂和相关装备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于泡沫生成理论及基于灭火对象和装备的泡沫使用理论。相较于美国,我国消防员培训在可燃液体火灾扑救模块基础理论中缺乏泡沫生成风险控制理论。因此,在实际的火灾处置中,消防员能够利用泡沫产生器生成泡沫技术并利用泡沫管(枪)进行火灾扑救,但易出现生成达不到灭火标准的不良泡沫,且难以发现其故障原因并及时更正的情况,耽误了灭火时机并造成装备的浪费。因此,需要在当前的理论培训体系中普及泡沫生成风险控制理论。

3.3 引入泡沫防护技能培训模块

在消防部门日常所处置的可燃液体火灾中,主要以石油化工装置火灾及危险化学品槽车火灾事故为主,此类火灾处置危险性大、不确定性高[9],更需要强调消防员火场个人防护和灭火团队协同处置。根据前文对比结果,利用泡沫射流进行团队作战防护相关知识和技能,是美国可燃液体火灾扑救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的培训体系中没有具体出现。而在实际灭火救援行动中,利用泡沫射流不仅可以扑救可燃液体火灾,在发生可燃液体流淌燃烧的情况下,及时利用泡沫射流阻止流淌火蔓延,可以为灭火团队火场紧急撤离争取时间,具有重要的防护意义。因此,我国在可燃液体火灾扑救培训中,应当增加该模块的内容。

4 结语

可燃液体火灾处置是全世界的消防重点问题,中美两国作为工业大国,都存在着发生大型可燃液体火灾事故的风险。笔者通过对比两国消防部门消防员职业培训的指导性大纲《美国消防人员专业技能训练大纲》《消防业务训练和考核大纲》《消防员职业训练鉴定与考核大纲》,得出两国消防部门对此类火灾中消防员的相关能力培训有不同的特点。

美国消防员需要掌握9个方面的基础理论和4种基本技能,并特别强调在灭火行动中利用泡沫进行团队防护和风险控制,整体把控全面。我国对消防员进行可燃液体火灾处置技能培训中,针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消防员提出要求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差异性和针对性,但主要着眼于基于装备器材的各类可燃液体火灾扑救,对基础原理、风险控制方法等涉及较少。

猜你喜欢
灭火剂大纲消防员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高稳定泡沫灭火剂的研制及其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兴化市旌凖泡沫灭火剂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泡沫灭火剂性能及应用探析
新型环保灭火剂手提式灭火器在民用飞机中的应用研究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小小消防员 第十集
小小消防员 第九集
人民军队第一部政治工作大纲
我军最早的政治工作大纲——党代表工作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