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12-03 06:18康可霖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消防员阳性

康可霖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消防队伍作为承担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任务的主要力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仅在2008—2012这5年时间里,我国就有超过140名消防员在出警任务中牺牲。日常高强度训练、火场高温浓烟以及目睹各种伤亡人员的惨状等,都会给消防员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是出现心理问题。例如在2019年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中,就有6名消防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消防员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国学者为消防员心理健康做过不少研究。例如,马春鹏分析了进入火场不同时间下消防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将其心理反应分为“冲击期”“安定期”“危机后期”,并从“心理”“社会”“环境”3个范畴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1];牛素玲着重研究了导致消防员产生火场紧张心理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及可能会对消防员本身和救援行动造成的危害,并对如何预防火场心理紧张和做好火场后消防员心理护理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2];李新旺和白一鹭综合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资料,阐述了消防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应预防和干预措施[3]。这些研究多为消防员火场心理危机研究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针对基层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还不够全面细致。

国外对于消防员心理也比较重视,有许多学者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其中Haslam 和 Mallon对可能造成消防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抑郁情绪事件,按照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了研究排序[4]。Stearns从消防员自身的因素出发,归纳总结了五点主要的消防职业应激源,为解决消防员心理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5]。Dodd研究发现:随着救援持续时间的变长,消防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病的可能性增大[6]。Varvel等人从消防员获得的社会支持方面分析,发现消防员接受到的来自上级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压力反而越大,相对难以获得很多社会支持的消防员,来自同辈的社会支持越多,给消防员带来的压力反而会越大,这一研究结论提醒人们,要针对不同的消防员群体提供不同的社会支持[7]。由此可见,现国外研究热点为消防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对普通心理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基于统计数据展开分析是科学、客观地研究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1,3],本文期望通过对消防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湖南省某消防救援支队为主体,研究对象共计60人,且均为男性,年龄19~35岁,平均23.3岁。其中义务兵20人(33%),士官25人(42%),干部15人(25%)。本次共发放三类问卷各60份,收回有效问卷各60份。

以上调查对象的选择,涵盖了基层指挥员、士官和义务兵,所采集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于基层消防队伍,真实有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总体上能够了解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消防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共有3种调查问卷,分别是:90项症状清单(SCL-90)、心理压力测试和社会支持调查问卷,统计方法为描述统计。

2 调查数据分析

2.1 消防员心理症状自评调查结果与分析

2.1.1 总因子分值结果

根据SCL-90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被调查人员中无总因子分≥3者(即心理异常者),这表明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很好的,没有出现心理异常症状者。总因子分≥2者共有7人,占总数12%,这表明消防员中有部分人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消防员SCL-90总因子分值分布

2.1.2 SCL-90各因子中阳性因子数

根据统计数据可知(图1),“躯体化”中阳性因子数为10,“焦虑”中阳性因子数为9,“人际关系敏感”中阳性因子数为9,“抑郁”中阳性因子数为8,“强迫症状”中阳性因子数为7,“敌对”中阳性因子数为6,“恐怖”中阳性因子数为4,“偏执”中阳性因子数为5,“精神病性”中阳性因子数为4,“其他”中阳性因子数为9。其中阳性因子由多到少居前5的分别是“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其他”和“抑郁”,表明消防员在这5方面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图1 SCL-90各因子中阳性因子数

2.1.3 SCL-90居前15位的阳性结果项

因子分≥2即为阳性项目,SCL-90前15位的阳性项目如表2所示,这15项很可能就是影响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表2 SCL-90居前15位的阳性结果表

2.1.4 军人常模比较

消防员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因子分值上都要比军人常模高[8],差异比较明显(P<0.01)。这表明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上均存在问题(表3所示)。

2.1.5 消防员存在心理问题与讨论

由总因子分来看,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并未出现心理异常者,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隐患。通过对阳性因子数和阳性项目的统计及与军人常模的对比表明,诱发消防员心理问题的主要因子是“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同时“抑郁”和“焦虑”因子也有一定影响。

表3 消防员SCL-90与军人常模比较

“躯体化”因子主要反映出消防员的心理问题可能是由身体上的不适引起的,既包括体内各大系统的不适,也包括头痛、眼涩、全身各处的肌肉酸痛等躯体不适表现。承担灭火救援任务的消防员经常处于高温、浓烟等恶劣环境中,因此很容易对自身的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造成慢性伤害,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日常大负荷、高强度的体能技能训练也容易使消防员的身体出现各种职业病,如退行性关节炎、滑囊炎、腰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等,这些慢性疾病使得消防员长期受着疼痛的困扰。

“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反映出一些消防员不善于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有自卑感,心神不宁,感到不自在,并且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不好的心理暗示等。消防队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24 h的执勤战备状态使得部分消防员很少有机会与人交往,只能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与外界交流,久而久之会对网络产生依赖,不愿与人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

“抑郁”因子反映出一些消防员对生活的热情减退,缺少动力和活力,甚至是对生活感到悲观、失落,个别消防员还会表现出其他与抑郁相关的认知以及躯体方面的感受。作为一名消防员,大量高强度的体能技能训练占据了一天的主要时间,而在训练之余,部分消防员通过手机游戏来缓解自己的疲劳,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这加大了消防员产生心理抑郁的可能性。

“焦虑”因子反映出消防员容易感到急躁、神经过敏、坐立不安、紧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各种躯体上的症状,如震颤等。

2.2 消防员心理压力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 心理压力测试情况统计

在30道心理压力测试题中,被调查人员存在问题的频数如图2所示。其中频数居前5的问题项分别为:“背部和腰部经常疼痛”“早上经常有起不来倦怠感”“眼睛很容易疲劳”“睡眠不好”“有鼻阻、鼻塞现象”,表明这5种现象是消防员心理压力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图2 心理压力测试情况统计

注:横轴1~30为心理压力测试问卷1~30题,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记0分;纵轴为每题得分。

2.2.2 消防员心理压力分析

“背部和腰部经常疼痛”和“早上经常有起不来倦怠感”主要是因为日常高强度的训练和出警导致的身体疲乏;“眼睛很容易疲劳”和“有鼻阻、鼻塞现象”主要是由于经常性处于火场的高温、浓烟环境,对消防员身体造成的损伤引起的[9];而“睡眠不好”则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身体上的病痛影响,也有救援现场各种伤亡情况给消防员心理造成的阴影等。

2.3 消防员社会支持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 社会支持总分

社会支持总分就是十个题目得分的总和。总分<20分,为获得的社会支持比较少;总分≥20分,即为正常情况,其中总分20~30分,为具有一般社会支持,总分30~40分,为具有满意社会支持。60名消防员社会支持的总分分布如表4。所有被调查消防员都能获得基础的社会支持,其中55%的消防员只能获得一般社会支持,45%的消防员能获得满意社会支持。

表4 消防员社会支持总分分布

2.3.2 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

客观支持也称实际社会支持[7],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们能获得的客观、易见的实际支持,如物质上的直接帮助;二是社会关系、团体关系的形成和参与,例如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家庭、战友、同事等)和不稳固的社会联系(临时性的社会交往、非正式的团体等)。这类社会支持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人们得以满足社会、心理和生理需求的重要资源[10]。

主观支持也称为领悟社会支持,与个人的感受密切相关,主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尊重、被理解和支持因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

对支持的利用度是指个体对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主要反映出个体是否能合理地利用自己获得的各种社会支持来解决问题。然而,支持是相互的,获取和使用社会支持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自己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这能很好地融洽人际关系,在遇到困难时能从周围获得充分的帮助,有效减轻自身压力。

客观支持分如图3所示,其中最高得分为13分,最低得分为3分,平均分为8.6分。主观支持分如图4所示,其中最高得分为19分,最低得分为6分,平均分为12.05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如图5所示,其中最高得分为12分,最低得分为3分,平均分为7.87分。

2.3.3 消防员社会支持度分析

在男性军人社会支持常模中,客观支持的均值为8.32分,而被调查消防员客观支持分均值为8.6分,与军人常模基本相符,说明消防员所获得的客观支持总体上达到正常水平,但是也存在客观支持分为3分的极低值,表明部分消防员所能获得的客观支持太少,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的障碍。

图3 客观支持得分统计

注:横轴为被调查的60人;纵轴为个人客观支持得分。

图4 主观支持得分统计

注:横轴为被调查的60人;纵轴为个人主观支持得分。

图5 对支持的利用度统计

注:横轴为被调查的60人;纵轴为个人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

在男性军人社会支持常模中,主观支持的均值为23.42分,而被调查消防员主观支持分均值为12.05分,远低于男性军人主观支持分的均值。由此可见,消防员所获得主观支持太少,这也是消防员社会支持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表明消防员的主观上感觉不够被尊重、理解,对生活的幸福感不高[11]。

在男性军人社会支持常模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值为8.11分,而被调查消防员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值为7.87分,与军人常模基本相符。表明消防员基本都能较好地利用自己所能获得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

由以上对比分析可知,消防员虽然能比较合理地利用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但是由于个别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很难从外界获得充足的社会支持来解决问题,心理压力难以得到充分释放,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 建议对策

3.1 以人为本,科学施训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身体上的疲劳是消防员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果训练的方式方法不正确、不合理,非但不能提升消防员的体能和技能,反而使得消防员的身体十分疲惫,甚至会造成伤病,对训练出现厌倦。所以应该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而不是盲目地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并且在训练之后应该利用充足的时间组织全体人员相互按摩肌肉,放松身体。这既可以减少训练带来的酸痛,也可以增进消防员之间的感情,减少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3.2 增加共建活动,促进沟通交流

消防员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训练和出警,单调而枯燥的生活很容易使人失去激情,而且除了出警和外出进行单位走访,消防员们很少有机会和外界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这使得消防员的社交受到了严重阻碍,心理压力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因此,多增加基层中队与其他部门、社会团体的共建活动,既能树立消防部门的良好形象,融洽关系,也能加强消防员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丰富消防员的日常生活,让消防员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得到合理的释放,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

3.3 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

在长期的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任务中,消防员会经历各种血腥可怕的事故现场,甚至有时事故现场会出现残肢断臂、面目全非的遇难者遗体等,这些不可避免地会给消防员带来心理阴影。因此,基层消防中队应该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并且将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将心理训练和体能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在提高消防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消防员为民服务、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锻炼消防员的心理素质,为消防员更好地应对各种危险、复杂的事故现场,顺利完成出警任务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3.4 提高消防员的荣誉感

消防员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消防员中的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基层消防士兵,普遍学历不高,对自己的认可度不高,甚至有自卑心理,这会对从事危险工作的消防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提高消防员的荣誉感,使消防员认识到自己日常与各种灾害事故作斗争,守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激发消防员热爱消防、献身消防的壮志豪情,提高自我认同感,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4 结论

本文以湖南省某消防救援支队为主体,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消防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经常性的高强度训练,对消防员的身体造成的疲劳乃至伤病,给消防员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二是由于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造成消防员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难以获取足够的社会支持来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释放心理压力;三是由于半夜出警影响了睡眠质量以及火场高温、噪音的环境,容易使消防员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针对消防员存在的心理问题本文提出四点建议对策:一是科学施训,以人为本;二是增加共建活动,促进消防员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三是定期开展心理教育与心理训练;四是提高消防员的荣誉感。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消防员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通过图片看内心
小小消防员 第十集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小小消防员 第九集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