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12-04 13:50张贵元
现代计算机 2019年6期
关键词:手段知识点信息化

张贵元

(东莞理工学校,东莞523000)

0 引言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教学之中,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信息化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我们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不能为了应用信息化而用,不能完全依赖于它解决我们教学中所有的问题,我们要对信息化应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位,同时要找准切入点,从教学组织方式上突出信息化手段改善传统课堂。

1 正确理解和定位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的应用给我们传统教学带来新的方式和挑战。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和监督学生利用新的方式来辅助学习,如何将新兴的学习方式融入传统课堂中,提升课堂效果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些都是我们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手段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要正确定位和理解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1 信息化教学不能走入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微课、慕课、混合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流平台的多样的信息化手段应用到了教学中。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出现,如果我们对此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就很容易掉进陷阱走入误区。其实,信息化手段不是使用的越多就越好,不是用了信息化手段就一定能改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效果,好的教学设计也不在于你用很多信息化手段,而是在于你怎么用,如果大篇幅的凸显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而忽略了教学的活动主题和本质,那就南辕北辙了。

信息化教学的目的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主动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教师的身份和授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信息化教学中,你所采用的信息化手段只是一种课堂呈现形式,而实质的内容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才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学的过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构建的过程。情景、协作、会话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活动,教师更多的是协助、监督、引导。因此,情景创设既要贴近生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要有针对性。问题设计要能聚焦教学重难点、内化知识。问题探究环节要有正确的引导和明晰的目标。同时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教学中要易于实施,要有科学的监督,才能确保教学有一个良好的效果。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

1.2 信息化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用教学视频或者微课等形式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授课活动,因为教育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思维碰撞的过程,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而面对面的思维碰撞,传统课堂恰恰是最好的平台。学生面对计算机或者手机就减少了学生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即使你课堂的单独辅导也是能满足少部分学生。

同时,信息化手段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也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全部问题。因此,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到传统课堂中,两者相结合,优化教学组织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讨论时间,协助学生解决难点,这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即应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来辅助传统教学,作为补充来完善传统课堂的弊端,又很好的完成了传统课堂的使命,又能提升课堂效果。

2 正确定位信息化手段应用切入点

正确应利用信息化来辅助教学,我们要找准切入点,要明确信息化手段能完成什么目标,解决教学中什么问题,在这里从四个方面阐述。

2.1 利用信息化手段分解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在传统的课堂上由于学生参差不齐,我们在授课的时候很难保证课堂效果,基于这样的现状,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教学重难点简单化,更有利学生吸收,同时尽量照顾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分解教学重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将教学重点或者难点知识片段,制作微课视频,同时结合微课视频配套相应的电子辅助资料,让学生借助移动互联平台,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同时以小组形式进行互帮互助,保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微课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动态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针对性的安排学习内容和数量,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其次,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将教学任务分解,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使教学实施逻辑清晰,降解知识点的难度,将知识点拆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这样为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方便,也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传统课堂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传统的课堂上,我们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进行新知识传授,但是受固有的课堂模式限制,重灌输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往往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我们很难兼顾和平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导致学生严重的模仿性,只是“学会”不能“会用”。

而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来设计,符合现在学生对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分层,学生的分层,任务的分层,平衡学生的差异性。同时信息化教学基于移动互联网建立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平台,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探讨交流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演变为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课外交流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学习的“灵活性”大大提升,学生课前、课后的问题解决更快捷更有效,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实现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异步达标,课外的学习和探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很好地改善教学统一要求和学生能力差异这一矛盾。

因此,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够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构建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符合现代教育新理念,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2.3 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也是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评价机制中,大多数是以教师占主导,学生参与较少,评价方法单一,重结果轻过程,并且评价周期较长,效率低,信息反馈不及时,评价维度也不全面,不能够客观的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化手段的特点是评价操作简单化,数据处理迅速化,师生共同参与公开化,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率,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客观,信息反馈更加及时。目前,能够应用的信息化平台也是多样化,例如常用的“蓝墨云班课”,是一个移动交互式的教材和教学平台,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互动讨论,批注,互相分享,学习进度的跟踪与评价等;“微信公众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性评价平台,将教学评价渗入微信平台中,可以使得教学评价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共享性。

基于目前教学方式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融入信息化手段,那么在传统的评价手段基础上结合信息化评价手段,优化我们现有的评价方式,使教学评价方式“移动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教师占主导到师生共同参与,从重结果到重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果。

2.4 突破信息化手段应用的监管瓶颈,落实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信息化的应用,教学难度并不是降低了,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如果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落实不好,教学效果会打折扣;其次,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更多的注重教法和过程设计,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再次,学生利用信息化平台学习和参与评价,要利于监督,要有可行性。

因此,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教师的问题引导和监管方式很关键。没有好的监管和反馈,信息化教学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就流于形式。针对信息化手段应用的监管方式,我们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内容设计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监管机制,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交流平台,进行分类监管,例如:对于优秀、主动性强的学生采用问卷反馈形式,了解其学习情况;对于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采用总结问题的形式,掌握其问题范畴;对于被动、能动性差的学生采用在线提问的形式,监督和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

3 教学组织方式

基于信息化教学和传统课堂的区别,教学组织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课前、课中、课后三者是要进行系统的安排和设计,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如果设计不合理,那将失去本身意义,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前、课后、课中,每一个环节的逻辑关系要清晰,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在课前针对所受课程的内容,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进行设计,借助移动互联平台,将某些知识点的学习进行“前移”,“前移”的知识点可以多样化呈现,例如:微课、图片、电子文档、在线讨论等都可以尝试应用,最根本的是方便学生进行移动学习,这样做可以达到搜集信息、聚焦重难点知识的目的。在课前这个学习过程,监管手段和设计问题很关键,要学生围绕设计的问题去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点,针对设计的问题,将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

在课中加强师生讨论环节,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共同研讨的方式来解决课前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比传统课堂由教师讲解知识点要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吸收,因为自主性的学习内化知识更深刻。在教学中,知识传授不是唯一目标,新课标精神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能力培养为重,因此课中环节,情景创设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情景创设,能够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将情景创设和问题环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

完成课前、课中任务后,在课后利用移动互联平台进行3A学习,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分享,达到扩展知识的目的。课前内容的教学倒置,是将教学重点知识的学习从课室内移到课室外,不仅完成“知识传递”还承接了课中“内化吸收”的任务,而课中是以课前为基础,课前的信息化教学前移,增加了课中学生和教师互动讨论和个性接触的时间。这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其实就是在传统课堂基础上实现信息化教学。

4 结语

因此,通过采用多元化的信息化手段和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变课堂组织形式,创新教学评价新机制,增加师生交流的空间,以此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推行教育信息化。

猜你喜欢
手段知识点信息化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