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建筑和环境设计初探

2019-12-05 03:47仲玉婷施正香赵婉莹王朝元
中国奶牛 2019年11期
关键词:牛舍围护结构充气

仲玉婷,施正香,赵婉莹,王朝元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东北三省是中国奶业的优势产区,2016年奶牛存栏237.5万头,牛奶总产量742.0万t[1]。由于冬季严寒,东北地区奶牛场设计和环境管理中,冬季舍内低温高湿现象严重,奶牛福利得不到保障。环境温度低于-4℃,奶牛的产奶量开始下降;当温度降到-23℃时,产奶量显著降低[1]。冷应激还会影响奶牛生理健康,易感染多种疾病,如感冒、肺炎、结核病、副伤寒、乳房炎等。对于寒区奶牛舍来说,维持舍内温度同时保证空气质量、降低湿度需要从牛舍建筑设计、合理的环境调控措施及加强冬季环境管理入手。采用有窗封闭式建筑结构形式有利于牛舍的保温隔热[2,3],注重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和牛舍密封性设计,对实现舍内有效的气流组织和保持合适的温度非常重要[4]。近年来,低屋面横向通风(low profile cross ventilated, LPCV)牛舍因单栋舍的奶牛饲养量大、围护结构面积小,可极大地降低冬季热量损失而受到广泛关注。与普通牛舍设计不同,LPCV牛舍建造对于建筑材料、保温材料以及接缝做法都有很高的要求[5,6]。但是我国对于LPCV牛舍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且目前关于舍内环境设计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以LPCV形式的成乳牛舍为对象,就牛舍建筑的保温、通风、采光等设计方法进行讨论,以便为寒区奶牛饲养适宜的环境条件提供参考。

1 成乳牛舍建筑保温设计

寒区牛舍环境设计以冬季防寒为主,着重解决通风与保温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牛舍,LPCV牛舍更有利于实现对舍内环境的控制。冬季牛舍温度控制一般不采取加温措施,但屋顶、墙体的保温隔热材料的保暖系数应为6以上,且要求接缝处密封良好[7]。

1.1 成乳牛舍建筑材料保温设计

结合寒区的气候特点,选取LPCV牛舍进行环境设计,舍内采用无运动场体系的全舍饲散栏饲养模式。牛舍正南朝向,建筑尺寸长336m、宽91m,檐高4.2m,设置矮墙0.4m。根据牛群规模确定牛群结构,成母牛约占50%,泌乳牛为2 400头,采用12列式,每群100头,占地面积为12.74m2/头。墙体和屋顶均采用150mm厚彩钢夹芯板,屋面为双坡式(1:22),同时设置10mm厚聚碳酸酯阳光板作为采光带。屋面底部和墙面内刷50mm厚聚氨酯发泡,起到保温防腐的作用。南侧墙安装充气膜保温墙,北侧墙设风机,进行机械横向通风。饲喂通道采用3 000mm×3 600mm的上翻门,共8扇,舍内山墙两侧设置车辆回转道。舍内清粪采用漏缝地板工艺,粪尿可直接落入地下浅粪坑中,保持地面的清洁干燥,对减少奶牛肢蹄病也有一定帮助,粪坑内采用刮板清粪。

1.2 充气膜保温墙设计

充气墙主要由充气膜、充气管、固定支撑件、充气风机、控制箱、防鸟网组成。控制器可根据风向与雨量的传感器对舍外环境的感应,通过2个1/40hp鼓风机改变充气膜保温墙的开闭状态。冬季时,为保障牛舍内温度,对充气膜充气膨胀成一面墙;夏季炎热时为通风不充气,作为进风口进行横向通风。

将舍内划分为6大区域,每区域中间配备一个温度传感器,根据奶牛生产最适宜温度为10~18℃,将温度传感器上限设定为18℃,则当舍内温度达到18℃时,开始减少充气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检测温度,若仍维持在18℃以上,继续减少使充气膜下降,直至达到18℃。设定下限温度为10℃,低于此温度则开始对膜进行充气。

2 成乳牛舍通风设计

2.1 夏季最大通风量计算

夏季牛舍内会产生多余的热量以显热或潜热的形式排出。Harner等[8]研究认为LPCV牛舍的通风量应根据牛舍换气周期来确定。夏季PLCV的换气率应为60~120s,通风量按式(1)计算:

式中,L为牛舍通风量(m3/h);V为牛舍内部的空气体积(m3);为换气周期(s)。

若Rair取60s,则可计算得到牛舍内的必要通风量为8 845 200m3/h。

2.2 冬季最小通风量计算

冬季舍内通风系统需排除多余的水汽以及有害气体。从国内LPCV牛舍实际运行来看,冬季风机开启数量不到实际安装数量的10%。为使舍内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CO2含量低于5g/kgair,NH3含量低于20ppm,且根据NH3调控单头奶牛的通风量较大为85m3/h[9]。所以,本文以NH3调控冬季牛舍最小通风量,为204 000m3/h。

2.3 风机选型配置

根据夏季最大通风量及冬季最小通风量进行风机设备选型,如表1所示。

表1 风机选型配置

对于通风系统的通风阻力,不采用空气处理设备和不经过管道输送、风机直接连通设施内外空间的大多数进气通风与排风系统中,通风阻力一般为10~30Pa。一般估算时,可按静压32Pa计算确定风机的工况。在此静压下,夏季最热时打开全部风机,总通风量为8 943 820m3/h,换气次数可达60次/h。冬天极冷阶段时,开启10台9FJ10.0风机,最小实际通风量为224 200m3/h,主要是排出舍内的湿气以及有害气体,换气次数可达到1.5次/h。

此外,舍内安装挡风板可以改善通风,可将卧床处风速从2~3km/h提高到6~8km/h。挡风板安装高度距离地面至少7英尺,板下风速推荐值为2.2~2.7m/s,挡风板距离地面的高度推荐值为2.1~2.4m[10]。本设计中安装高度为2.4m,安装角度为30°,平均风速较大。若挡风板的安装角度增加,则挡风面积增加,牛舍建设成本增加[11]。因此,从经济性考虑,30°是最佳安装角度。

2.4 满足通风量要求的湿度控制设计

在此通风系统下,舍内空气含湿量满足式(2)[12]

式中,di为舍内空气含湿量(kg/kgair);do为舍外空气含湿量(kg/kgair);pa为空气密度(kg/m3);W为舍内需排出的多余水汽(kg/s)。一头550kg的奶牛产生水汽量为375g/h,则整栋舍产生水汽量900kg/h,即0.25kg/s。

假定冬季设计条件为室外-20℃,相对湿度74%,则舍外空气含湿量0.0005kg/kgDA。根据公式(2)可确定舍内空气含湿量为0.004kg/kgDA。根据焓湿图,舍内设计温度5℃时,含湿量0.004kg/kgDA,相对湿度为74%,可满足牛舍冬季相对小于85%的生产要求,且在奶牛生产湿度适宜范围内。

假定夏季设计条件为室外温度27℃、相对湿度61%,则舍外空气含湿量为0.0137kg/kgDA。根据公式(2)可确定舍内空气含湿量为0.0138kg/kgDA。根据焓湿图,舍内温度25℃时,含湿量0.0138kg/kgDA,相对湿度为69%,可满足牛舍夏季相对小于85%的生产要求,且在奶牛生产湿度适宜范围内。

3 成乳牛舍冬季低限温度计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牛舍系统的热量平衡方程为式(3)[12]:

3.1 舍内显热散热量

每头550kg的奶牛显热量=3339.4kJ/(h·头),代入公式求得显热量为2 226 248 W。

3.2 牛舍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式中,K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A为围护结构面积(m2);为冬季舍内计算温度(℃);为舍外空气温度(℃);a为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当有多层材料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满足:

式中,R为围护结构传热阻[m2·℃)/W];为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换热系数,=8.7W/(m2·℃),=23W/(m2·℃);、为围护结构内、外表面传热阻,=0.115(m2·℃)/W,=0.04(m2·℃)/W;为围护结构各层厚度(m);为围护结构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2·℃)];为围护结构各层材料传热阻[(m2·℃)/W]。牛舍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及耗热量计算如表2所示,其中,Δt表示舍内外温度差(℃)。

表2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及传热耗热量

(2)朝向修正耗热量

围护结构朝南,按照规范修正率宜采用-15%~ -30%,取-20%,则

(3)风力附加耗热量

外表面换热系数 =23W/(m2·℃)是在风速约4m/s时的计算值,由于东北地区冬季主导风向平均风速一般在3.0~4.5m/s,若地势比较平坦,可以不考虑风力附加值以及垂直附加的耗散量。

(4)高度附加耗散量

根据规范,牛舍建筑高度大于4m,每高出1m,附加2%。牛舍檐高4.2m,脊高6.2m,则基于基本耗散量和其他修正耗散量的基础上,还应附加4%。

3.3 成乳牛舍通风耗热量

根据上文冬季最小通风量的确定,牛舍冬季通风量56.6m3/s,则为74026ΔtW。

考虑到冬季牛舍不采暖,最低温度时牛体产热刚好满足通风耗热以及围护结构散热量。由此得出:

则根据《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13],若冬季室外干球温度为-20℃,则牛舍内的温度可以在6.4℃以上,满足奶牛防寒临界温度5℃的要求。

4 成乳牛舍采光设计

4.1 自然采光

牛舍自然采光方式包括侧墙采光、屋顶采光和混合采光三种。考虑到寒区奶牛舍的封闭性,本文建议采用屋顶布置采光带来满足要求。此外,夏季将牛舍侧墙的充气膜打开,在增加自然通风的同时增加侧墙采光量。采光设计时一般取牛舍的窗、地面积比1:15~1:10[12]。理论上该牛舍的采光面积需要2 000~3 000m2。本设计中,牛舍南侧纵墙为充气保温墙,面积900m2。屋面设置采光带,每条采光带宽1m、长30m,材料采用10mm厚聚碳酸酯阳光板,采光总面积2 460m2。夏季充气膜保温墙可根据温度的高低确定打开面积;冬季充气膜封闭,采用屋顶采光以及室内人工补光,可以满足光照需求。

4.2 人工采光

奶牛在昼夜比2:1的光周期下,产奶、进食可提高6%。采用散栏饲养模式,人工光照的设计还与挤奶次数有关。本文的饲养模式为日挤奶3次,需要保证挤奶期间牛舍内始终有光照,方便奶牛进出奶厅。由于牛对红光敏感,而对蓝光区域觉得不明亮,所以最终选用LED蓝白光控制系统[14]。

牛舍总面积30 030m2,每盏灯照射范围20m2。白色LED灯安装在牛颈枷以及每群牛分隔栏的上方,悬挂3m的高度,共9列,每隔4m安装一个,每列80盏;蓝色LED灯安装在两列卧床的中间,也是悬挂3m安装,共6列,每隔4m安装一个,每列80盏。每一排灯具分路控制,可有手动和自动(按照时间)控制,自动控制设定20:00~次日4:00关闭人工光,其余时间均打开,夜间需要光照人工开启蓝色灯。

5 总结

对于寒区牛舍来说,牛舍保温和通风是冬季环境设计的重点内容。对于单栋饲养量为2 400头的LPCV成乳牛舍,风机数量可按照夏季最大通风量及冬季最小通风量的要求计算,夏季保持150台9FJ14.0风机同时运行、换气次数为60次/h,冬季开启46台9FJ10.0风机、换气次数为1.5次/h,能满足舍内环境控制目标要求。牛舍围护结构为彩钢夹芯板,进风口采用充气膜保温墙,可保证冬季舍内温度不低于6.4℃。采光设计以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选择窗地比1:12在屋面布置采光带;全舍安装1 200组LED灯,隔每4m安装一盏,安装高度为3m。在此环境设计下,舍内环境可控制在奶牛生产适宜范围内。

猜你喜欢
牛舍围护结构充气
民居建筑外墙围护低能耗控制方法仿真
充气恐龙
浅谈深基坑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超载影响下围护结构非对称基坑的受力及变形特性分析
遥控充气枕让您睡出健康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