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过瘤胃氯化胆碱对围产期荷斯坦牛酮病发病率的影响

2019-12-05 03:47张成喜王清新刘艳花李书勋郭建华秦伟张小东
中国奶牛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胆碱氯化丁酸

张成喜, 王清新,刘艳花,李书勋,郭建华,秦伟,张小东

(1.青岛润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 266331;2.胶州市畜牧兽医局,青岛 266300;

3.浙江农林大学,临安 311300)

奶牛围产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该阶段奶牛体质较弱,免疫力低下,易患各种代谢疾病。围产前期如果奶牛采食大量精料,很容易导致肥胖;围产后期由于产犊应激和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干物质采食量较低,但是产奶量上升比较快,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容易导致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使血液中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等蓄积,最终导致酮病的发生[1]。胆碱是合成磷脂酰胆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磷脂酰胆碱又是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重要原料,VLDL可以从肝细胞中向外运输甘油三酯[2],提高肝脏清除甘油三酯的能力,改善肝脏糖异生的作用,提高肝糖原的浓度,降低非酯化脂肪酸的浓度,进而缓解奶牛机体的能量负平衡,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有研究者在围产期奶牛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发现能够改善机体脂肪代谢,促进机体糖异生,缓解围产期和泌乳早期奶牛能量负平衡[3,4]。目前,过瘤胃氯化胆碱在奶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生产性能方面,其对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率影响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试验拟在围产期奶牛饲粮中添加不同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通过比较不同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的吸潮率、溶出度,及其对奶牛酮病发病率的影响,为过瘤胃氯化胆碱在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

产品A购自美国某公司,产品B购自广东某公司,产品C(诺瑞康,购自青岛润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A中胆碱含量≥30%,水分≤10%;产品B中胆碱含量≥23%,水分≤5%;诺瑞康中胆碱含量≥25%,水分≤8%。

1.2 试验设计

选取内蒙古某牧场预产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15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头。试验1组、2组、3组分别饲喂50g/(头·d)产品A、B、C。试验期为产前15d~产后30d,其中预试期15d,正试期30d。试验牛采食后可以在运动场自由饮水和运动,按照常规进行管理。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3 试样采集与测定

1.3.1 饲料样

采用四分法收集全混合日粮(TMR)饲料样,并于恒温干燥箱65℃烘干制成风干样。采用GB/T6435-2006测定水分含量,计算TMR干物质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GB/T6432-1994)测定粗蛋白含量;采用GB/T20806-2006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采用NY/T1459-2007测定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GB/T6436-2002)测定钙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GB/T6437-2002)测定磷含量。

1.3.2 吸潮率

将产品A、B、C置于29℃和相对湿度58%条件下,分别在第1、2、4、6天测定3种过瘤胃氯化胆碱的吸潮率。

1.3.3 溶出度

参照饲料添加剂氯化胆碱国家标准(GB34462-2017),测定产品溶出度。

1.3.4 奶牛体况评定

分别在预试期第1 天和正试期第3 0 天, 依据Edmonson等[6]和Wildman等[7]的奶牛体况评分标准,通过视觉评价和触摸(短肋、腰背和尻部等部位)相结合的方式,对试验牛体况进行评分。对大于3.5分的试验牛判定为不合格。

1.3.5 血液中β-羟丁酸含量

分别在预试期第1天和正试期第15天尾静脉采集试验牛血样,晨饲前尾静脉采血10mL/头,2000×g离心15min后取上层血清,-20℃冷冻保存。使用β-羟丁酸试剂盒(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检测血液中β-羟丁酸的含量。

酮病判定标准参考NY/T 3191-2018,血液中β-羟丁酸含量低于1.2mmol/L为健康牛,在1.2~1.6mmol/L之间为亚临床型酮病;β-羟丁酸含量大于1.6mmol/L、血糖含量在2.8mmol/L以下,为临床型酮病。

1.4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201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显著性,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吸潮率比较

由表2可知,来自不同厂家的过瘤胃氯化胆碱在空气中放置6d后,产品A、产品B和诺瑞康的吸潮率分别为4.14%、4.35%和1.47%,其中以诺瑞康的吸潮率最低。

表2 不同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吸潮率比较

2.2 不同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溶出度比较

由表3可知,产品A、产品B和诺瑞康的平均溶出度分别为10.18%、79.02%和5.51%,以诺瑞康的溶出度最低,包被效果最好。

表3 不同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溶出度比较

2.3 不同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对奶牛体况的影响

由表4可知,围产后期给奶牛饲喂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后30d时三组奶牛体况不合格率为22%、44%、16%,其中试验2组显著高于试验前(P<0.05),试验1、3组体况不合格率与试验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以试验3组增长幅度最小。

表4 奶牛体况不合格率

2.4 不同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对围产后期奶牛酮病发病率的影响

正试期饲喂过瘤胃氯化胆碱2周后,试验1、2、3组临床型酮病发病率由试验前的20%、0、18%变为14%、25%、10%;3个试验组的亚临床型酮病发病率由试验前的12%、16%、16%变为8%、26%、8%。试验2组临床型酮病发病率显著高于试验前(P<0.05);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试验1、3组的临床、亚临床型酮病发病率与试验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其中试验3组的降幅较大,详见表5、表6。

表5 围产后期奶牛临床型酮病发病率

表6 围产后期奶牛亚临床型酮病发病率

3 讨论

奶牛在围产前期时胎儿生长发育的速度明显加快,而在围产后期又需要合成大量的乳汁,以至于整个围产期奶牛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大幅度增加。一般情况下,奶牛在分娩后4~6周达到泌乳高峰,但是干物质采食量(DMI)需要在产后8~10周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奶牛产后DMI并不能满足机体能量的需要,对于高产奶牛而言更会加重机体能量负平衡状态,最终导致酮病的发生[8]。奶牛为了满足自身能量的需要就会过量地动用体脂,导致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增加(可增加5~10倍)[9]。Drackley等[10]研究表明,游离脂肪酸在母牛产犊前后代谢水平达到高峰,在24h内约有525g游离脂肪酸酯化沉淀,增加的脂肪沉积量相当于肝脏重量的6.6%。因此,机体代谢所产生的羟基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和丙酮等,如果不能被及时运输而在肝脏中蓄积,容易引起奶牛脂肪肝和酮病的发生,这不仅会造成机体代谢紊乱,还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胆碱是合成磷脂酰胆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磷脂酰胆碱又是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重要原料,VLDL可以从肝细胞中向外运输甘油三酯[2],提高肝脏清除甘油三酯的能力,改善肝脏糖异生的作用,提高肝糖原的浓度,降低非酯化脂肪酸的浓度,进而缓解奶牛机体的能量负平衡,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

反刍动物所需要的胆碱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饲粮植物细胞膜中的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和部分游离的胆碱;另一方面,反刍动物可以利用自身的甲基化途径来合成胆碱,但是自身合成的胆碱只能够满足低产奶牛的需要[11]。如果直接在饲粮中添加胆碱,80%以上的胆碱会在1h之内被瘤胃微生物降解掉[12],因此需要在饲粮中额外添加过瘤胃氯化胆碱,来满足高产奶牛泌乳的需要。过瘤胃氯化胆碱的溶出度和吸潮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包被效果和保存时间,溶出度越低包被效果越好,吸潮率越低越容易保存。在本试验条件下,诺瑞康的吸潮率和溶出度均最低,说明其包被效果最好。β-羟丁酸含量在酮体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酮体总量的70%,其含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机体酮体水平的高低。Whitaker等[13]认为可以用游离脂肪酸和β-羟丁酸来反映奶牛机体的能量平衡状态,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可以用来反映机体脂肪的动员状态,β-羟丁酸的含量可用于判断奶牛是否发生酮病。郑家三等[4]研究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时指出,在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后能显著延缓血浆中葡萄糖水平的下降,显著降低试验牛血浆中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和总胆固醇的含量,有提高血浆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趋势,这说明奶牛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后能够改善体内的脂肪代谢,促进奶牛机体糖异生作用,缓解围产期和泌乳早期奶牛能量负平衡状态。Lima等[14]研究发现,从产前25d~产后80d给试验牛饲喂15g/(头·d)过瘤胃胆碱,可以减少临床型酮病和乳房炎的发病率。刘翔等[15]报道,饲粮中添加20和30g/(头·d)过瘤胃胆碱能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血浆中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和总胆固醇的浓度。在本试验饲粮中添加产品A和诺瑞康后,均降低了试验牛临床型、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使用效果较好,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4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过瘤胃氯化胆碱后,可以明显降低围产期奶牛临床型、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综合考虑吸潮率、溶出度和酮病发病率指标,以诺瑞康的使用效果最好。

猜你喜欢
胆碱氯化丁酸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
CCl4和HCl气体氯化铀氧化物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胆碱脂肪酸/氨基酸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萌发的影响
氯化炉制备四氯化钛综述及应用展望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低镍锍氯化浸出试验研究
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拉萨裸裂尻鱼生长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