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结合健康教育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

2019-12-09 23:56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康复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 郑州 4500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即使及时接受诊治,也易留下偏瘫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有研究证实[2],若在脑卒中发生后及时予以正确的功能训练,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有研究指出[3],健康教育可协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组成,可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4]。为此,本研究对近年我院收治的65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开展PDCA循环管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患者康复护理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首次发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相关诊断标准[5],且经头颅MRI或CT检查确诊。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合并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者、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者、发病前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癫痫、不能配合本研究者、正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其中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3~82岁,平均(68.30±2.40)岁;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3~81岁,平均(68.40±2.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健康教育指导,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出院时进行疾病及康复指导。观察组予以PDCA循环结合康复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计划阶段:待患者入院后,掌握患者病情,评估患者文化程度、言语理解能力,评估患者对疾病、康复、自我管理、危险因素等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及患者、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及临床实际情况,做出康复计划。②实施阶段:根据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相关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发病24 h内,在不影响抢救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体位摆放,保持肢体功能位;在软瘫期,于病情稳定后,指导家属对患者患肢所有关节进行全范围的关节被动运动,从大关节到小关节,运动幅度及力度适度,并指导患者用健侧手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对肌张力高肌群进行安抚性推摩,对肌张力低肌群进行按摩、揉捏;在痉挛期,向患者讲解早期主动肢体功能训练的价值,并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床上翻身、桥式运动、坐位训练等,并鼓励患者用健侧肢体协助患侧肢体运动;在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独立生活训练,由简单动作做起,再逐步过渡到精细动作,以此指导患者进行穿衣、进食、洗漱、大小便等训练,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根据患者心理变化,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③检查阶段:根据患者各个康复阶段,询问患者每日康复健康知识,并通过患者现场操作检验患者健康知识及康复操作技能掌握程度。④处理阶段: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拟定纠正及持续改进的策略,并作为下一个循环的康复计划及监控目标。两组患者均康复管理4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护理管理4周后,观察对比两组康复知识掌握情况;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1.4 评定标准 ①采用我院自制《脑卒中康复健康知识调查表》,该调查表共5个项目,包括疾病知识、康复训练必要性、康复训练知识及操作、生活能力知识、自我管理,每个项目20分,总分100分,其中80~100分为掌握,60~79分为基本掌握,<60分为未掌握。总掌握率=(掌握数+基本掌握数)/总例数×100%。②采用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评定两组患者运动功能[6],该量表分为上肢运动量表(33项)、下肢运动量表(17项),总量表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运动功能恢复越好。③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ADL)评定日常生活能力[7],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为0分、5分、10分、15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χ2=10.263,P=0.001

2.2 两组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 两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8],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开展康复健康教育指导,对促进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有积极价值。然而,传统康复健康教育模式多为简单的知识传播,没有形成完整的健康教育体系。PDCA循环是近年新兴起的一种循环式的规范化管理步骤,是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循环系统,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使护理管理处在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疏漏,继而有助于完善护理服务内容,优化服务质量[9]。本研究中,在康复健康教育中开展PDCA循环管理,由责任护士初步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和病情,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健康教育方案;在具体执行中,根据脑卒中偏瘫病理特征,逐步开展康复教育指导护理计划,使康复健康教育活动程序化、系统化,并使康复教育工作环环相扣、有迹可查;随后在检查环节中,评估患者康复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时发现纰漏;在处理阶段中,及时调整康复教育方案,最大限度提高宣教效果,使患者对相关康复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以调动患者主动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PDCA结合康复健康教育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PDCA结合康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助于使患者进一步掌握相关康复知识,继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康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