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乡镇政府法制建设研究*

2019-12-14 06:26刘雅芬
法制博览 2019年34期
关键词:法制宣传乡镇政府法制

刘雅芬 武 媛

榆林学院政法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我国是由政府主导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国家,乡镇政府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因而乡镇政府需发挥很强的能动性并肩负改革重担,其面临任务的艰巨性要求其职能定位和执行的正确性。

一、新型城镇化概述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我们国家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试点城市。并且在试点城市发展的有条不紊。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任务。这对于优化我国城镇化布局和形态,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新型城镇化在国家政策的有效扶持之下,有效快速的发展起来,且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乡镇政府法治建设现状

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法制建设是最主要的部分,但是由于城镇、乡镇这种特殊的环境,法治的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对于目前我国的法律发展,法制进程,法治化建设了解的很不够。法律的普及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平均水平,民众的法律意识十分的淡薄,存在着法律的普及和法律意识提高之间的偏差,给我们法律宣传与普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镇经济,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却没有相应的配套的法律加以规制,出现了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民众的生活水平很高,但是法律意识却非常的淡薄。

三、分析新型城镇化乡镇政府法治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一)乡镇政府的行政违法行为

在法制化进程中,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乡镇政府的行政违法行为,只是这些违法行为对于很多民众来说,并不是违法,反而是很正常的行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广大的民众;权力远远大于民主,传统的唯命是从,一味的听命,并不会对乡镇政府的行为表现过怀疑与反对。

乡镇政府在领导整个地方的时候,将权力视为最大限度满足个人欲望和部门利益的利器;并没有将基层政府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最大目的。权力本就可激发领导者的欲望,虽然乡镇政府不是大的领导,但是独居一方,随着分权以及市场化改革的进行,权力的增大,所带来的物质利益更多,使乡镇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地方政权,更加凸显了部门的利益,领导者的个人利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政府的领导者们通过自己的权力控制本地方的各种资源,比如各种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利用手中的权力政治和政策任意的干涉地方私营企业,达到扩大自我资本的目的。

(二)法律意识淡薄,法治建设艰难

我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占据了主要的历史时期,故而,“人治”的观念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再加上我国农村地方的教育方面还处于一种初期的状态,很多的孩子都没有接受很好的学校教育,就开始了外出打工来贴补家里的日常。

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人治”管理的优越性。但是,法制社会中,法治才是长久之计。“人治”导致一人堂,如果这个领导者比较贤明,能站在民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治理的过程中造福于民众,便可有了好官的名声。这也是在乡镇政府中,人治大于法治的根源。也是在推进法制、法治的过程中,处处难的原因。

(三)存在村民自治与法治之间的冲突

在农村建设的初期,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确定了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及法律框架,标志着乡村社会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但是,进程的过程是曲折的,艰难的。乡村自治制度主要依靠的是国家推动的形式,具体的实施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很多的乡规乡俗往往制约着法制的进程,封建的礼教在乡镇里高于一切,虽然民众也想要追求民主,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个人教育素养的制约,村民对于民主的理解、认识和把握都有偏差,法治基础也很薄弱,所以,民主法治很难做到公平正义。

四、解决法治建设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依宪行政、依法行政

2015年习近平主席曾提出领导干部应该依靠政策办事,依宪行政、依法行政;维护法律的尊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的精神。

故而,首先应该加强对于干部领导的政治素养的提高。其次,加强服务意识。传统的观念里,没有政府服务民众的意识;都是政府的政策出台后,民众就执行,出现了很多官员人难见,事难办的情况;让民众一件很小的事情,一拖再拖,不然就是相互推诿,无法办事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现代社会主要提倡的就是政府服务于民众,新思想新思路,将会带来新的政策,新的气象,比如民政大厅的设置方便人民办理各种事项。

(二)加强法制宣传

乡镇政府政策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法制的了解不够,所以在乡镇的法制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开展普法教育也将近20年了,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可一蹴而就。而且普法宣传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和直接的灌输,而是要结合各个不同的乡镇的不同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民众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法规,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进行法制宣传;再者,对于我国农村特殊的情况,也不可直接的把各种法规分发给民众,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通俗易懂的、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民众也能够接受和了解法制的发展进程与各种法规。

还可利用我国高校的有利资源,既可以锻炼在校学生,也可以达到法制宣传的效果。高校中的法学学生的课程设置中本有社会实践,对于在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实习机会,也给了学生们直面社会的机会,面对各种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事如何应对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同时还解决了高校对于学生社会实践的安排问题,一举两得。其次,学生对于法制宣传有很高昂的激情,全情投入,各种方式方法新鲜且实用,效果非常好。

(三)完善乡镇政府角色定位

乡镇政府对于自己角色的一个定位是很重要的,对于和村民自治之间的冲突的解决有很大的助益。首先是要对于乡镇政府职责的边界要划分清楚,权力行使的程序流程完整合理合法,为公务员的行政行为进一步划定合法的范围。这样可有效的防止出现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出现,也可让公务员在行政的过程中依法行政,依宪行政提供法律的依据。

其次,政府职能的贯彻实施,要从政府的领导者,各个公务员开始,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做好应尽之责、应守之规,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法制宣传,并将这种理念深入到各个基层的部门中,将政府服务民众的思想进一步的落实到每一个公务员;做到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督促,为民众谋幸福,为社会谋福利。

五、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在快速的发展中,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让乡镇能够更好的发展,更快的发展。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依宪行政、依法行政,也要加强法制的建设,法制的宣传,完善乡镇政府的角色定位,逐渐的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民众的素养,同步发展。

猜你喜欢
法制宣传乡镇政府法制
与“法”有约健康成长——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设想
乡镇政府缘何容易“敷衍了事”
黑龙江八五二农场对农民工进行法制宣传
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及路径
浅谈人文关怀在卫生监督法制宣传中的应用
法制严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