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研究

2019-12-14 06:26梁海鹏
法制博览 2019年34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高校学生形式

梁海鹏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作为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毋需多言。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继续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

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新时期党能够进一步增强在全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力量。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着以下问题:在学习教育方面,容易流于形式,在民主集中制执行方面部分党员民主意识不强,执行民主集中制不自觉,遇事喜欢自己说了算,在组织生活方面,组织生活内容枯燥单一、形式固定死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提升需要以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为基础,民主集中制执行机制为保障,组织生活规范机制为载体,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为关键,责任监督考评机制为举措,共同促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提升。

一、建立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

建立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是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与途径。从2016年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总体而言,高校学生党支部能认真落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但是在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往往存在着单一和枯燥的问题,容易陷入形式主义,未能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深刻变化,特别是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大学生日益关注时事热点,这就给传统的教育形式提出了问题和挑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切实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必须从建立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入手。

首先,建立学习教育的学年规划。高校学生作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完善的个体,从入学到毕业,需要经历一个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同样如此。从开始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到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共党员,结合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应该制定一个长期的,根据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教育学年规划,有效地避免“一刀切”的学习教育,时刻根据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制定计划,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接地气”。

其次,校学生党支部要紧跟时代变化。针对时事热点,既要利用好网络阵地,整合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公众号、微博、微信,以视频、网课、音频、图片动画等各种形式,又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多增加互动环节,避免学生被动接受,转而化为主动参与,真正激发大学生党员学习兴趣,自发开始学习。

再次,要重视学习教育效果的考核机制,学习教育的效果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引导大学生党员对于学习教育加大重视程度,将党内政治生活的学习教育等同于课程教育,只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才能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意识,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执行机制

首先,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由党支部集体讨论决定,这是基本要求,通过集体讨论,引导学生党支部成员形成正确的民主意识,特别是要形成正确的程序意识,确保集体讨论有序进行。

其次,坚持正确的导向机制,立足解决实际问题,使会议具有明确的目的,会上大家热烈讨论,最后形成表决。党内政治生活不能流于形式,应党结合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实际问题,让党内政治生活真正发挥其作用。

最后,坚持民主执行监督机制,要认真对待批评和建议,真正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以确保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支部书记和委员要起带头作用,带头开展批判和自我批评,同时要正确掌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判的原则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际效果作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标准。

总之,要促使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开展,保障广大学生党员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通过以上机制,切实提高组织的建设水平。

三、建立组织生活规范化机制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提升党的组织生活质量是必要途径,为提升党内组织生活质量,需要从内容上和形式上加以创新,避免组织生活养成质量低、形式化、走过场的不良风气,从源头上说,必须建立内容创新机制和形式创新机制,以保证组织生活生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加强党组织战斗力的有效载体。

内容上创新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除了学习国家大事、最新文件,还应该选择与学生自身有密切联系的话题,如学校发展、个人思想问题等,这样自然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使组织生活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其次是形式创新。学习形式应不拘一格,可以组织参观革命根据地,观看有意义的影片、展览,除此之外,校内学生党支部也可以在班级学生党支部内开展活动,建立班级学生党支部交流平台,通过多样的交流形式,促使学生党员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还可通过各高校之间的联系交流建立不同高校支部间的交流活动,以此形式扩大组织生活的影响力。

四、建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

首先,建立学生党员模范意识的培养机制。在入党教育中应加强模范意识教育,进而通过不断地了解和学习,深化认识。在党员入党后,应积极利用党组织生活,在日常学习和教育培训中心继续加强模范意识培养。要引导学生学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并以优秀党员作为标准,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组织生活中可通过观看先锋模范宣传视频,邀请校内优秀党员座谈的形式进一步形成大学生党员在心理上向先锋模范靠齐的意识,同时组织大学生党员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先锋模范意识。

其次,要形成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传帮带”机制,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自身示范作用强,起的影响大,同时如前文所述,他们同样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过程,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支由优秀共产党组织的队伍引导他们,带领他们。支部的优秀共产党员要联系支部新发展的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帮助和引导,定期沟通思想,交换意见,认真解决他们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点问题,引导其形成先锋模范意识。

再次,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为加大对党员整体的监督力度,应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约束力的监督体系。通过相应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以量化的方式进行全面的评优考核,进而开展多方面的评价,而不单局限于日常的思想汇报考核。对于评价为优秀的党员,要通过微博、微信以及各宣传平台加强宣传,以优秀的力量鼓舞人,培养学生党员建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意识。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高校学生形式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过去进行时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