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理论及实践探讨

2019-12-16 07:48陈一红
云南档案 2019年9期
关键词:三者情报图书

■ 陈一红

概述

所谓“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是指将原先各自独立成系统的档案、图书、情报统一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三者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广大在校师生提供集成服务,发挥出档案、图书、情报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着档案、图书、情报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实现了以数字化、网络化、缩微化、渗透化为主要特点一体化管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理论基础

(一)学科、本质属性相似

从档案、图书、情报学科的产生及发展历程来看,档案,最早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先民们将这种“档案”慢慢汇辑,传播,档案功能升级成为最早的“图书”;情报则产生于文字之前,通过手势、声音等进行传递,经历了由“口头情报”向“文字情报”发展的过程。可见,档案、图书、情报三者同为一体、同出一源。在本质上,三者都属于信息的一个种类,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服务。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档案、图书、情报均可以被存储、传递和利用。这种同宗同源的历史溯源,三者兼有信息属性、知识属性和社会属性,且这种属性又可以在相互之间转化,为一体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二)性质、利用方式相似

档案、图书、情报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均具有相似性,虽然在公众服务性方面,档案部门无法与图书、情报部门相比,但随着网络化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和管理,使其从进入了公开化、社会化发展新阶段,缩微、机检、复制等技术已经在三者之间实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从工作的内容来看,档案、图书、情报工作均包括资料信息的收集、分类编目、主题标引、检索利用等;从工作的性质分析,严格意义上来看档案、图书、情报均为知识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并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知识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服务方式方面来看,档案、图书、情报同宗同源的属性,决定了三者的服务对象均为政治、经济、科研、社会生产和管理等领域。

(三)载体及传播手段相似

贝塔朗菲定律:整体系统的属性功能>孤立子系统的总和。档案、图书、情报三者既为独立系统,又有着很强的关联性,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三者融为一体,实现横向的协作与联系,实现了整体功能。如,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档案、图书、情报具有可扩展性、可共享性和可传输性,三者经过档案馆、图书馆和文献中心实现了信息的传递,并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了跨区域传递,突破了时空限制,为更大范围、更广空间的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共享资源。

二、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现实必要性

从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三者的本质属性、价值功能和传播手段来看,将高校原有的档案馆、图书馆和文献中心等相对独立的部门进行一体化整合,建立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档案、图书、情报的文献信息资源价值,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师生信息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知识、技术等各种要素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体系中的组织结构间的依存度、粘合度更为紧密,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将档案、图书与情报一体化管理,实现三者资源的融合与集成,从而为社会提供出更多优质的、多维的、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

(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突破了档案、图书、情报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的地域、时间和高校行业的分割状态,使三者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在实践层面来看,国内外已经有了许多实践探索和成功案例。有的是将档案、图书、情报相互交叉保管于某一部门。如上海图书馆、中科院的文献情报中心是将图书与情报实行一体化管理;柬埔寨国家档案图书馆、玻利维亚国家档案馆则是将图书馆与档案馆结合起来。有的是将三者结合起来一体化管理,如美国的国会图书馆,是将档案、图书和情报集中于某一部门,虽然是图书馆,但同时也兼具档案馆和情报研究机构的功能。

(三)广大高校师生的现实需要

档案、图书、情报源于一体,在高校的学科体系和组织结构中有着十分相似性,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档案、图书、情报经历了一体化——独立——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原先的一体化管理经过各自独立发展,使得信息缺乏横向联系,封闭守旧不利于高校教育的开展,也无法满足师生的现实需要。在档案、图书、情报进行一体化管理已经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出更为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三、高效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实践及启示

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中,出现了多种机构的“多合模式”和两种机构的“双合模式”,实现档图情一体化管理。在图书馆与情报中心一体化管理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率先将图书与情报进行一体化管理,并将其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所的一体化,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与该省的医学情报研究所一体化,并成立了“黑龙江医学文献信息中心”,实现图书馆与情报研究机构之间的一体化管理。又如,在档案馆、图书馆与情报中心的一体化中成功实践的有天津泰达图书档案馆,整合了南开大学泰达学院图书馆、原开发区档案馆,并于2003年对外开馆,成为集档案、图书、情报功能为一体化的管理成功探索。从上述这些成功的经验探索来看,为当前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实践提供了诸多的启示。

(一)一体化基本架构:领导机构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本着“全局集中、局部分散,通用集中、专用分散”的原则,建立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领导机构(信息服务中心或协会),构建“纵向联系”“横向协调”的高效立体管理体系,对档案、图书和情报学科进行科学的管理。在统一领导机构的领导下,打破三者各自为政的现状,建立三者一体化的文献信息系统,即,保留原有职能及内部机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服务模式和建库格式,实现三者封闭管理、独立体系向着开放的网络结构转变,达到资源的合理支配。从高校教育事业的整体现状出发,并兼顾各自的特殊性,在一体化管理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制定一体化的检索、分编、建库及服务准则,构建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制度体系,实现统一访问和索引等管理制度。

(二)一体化重要保证:交流沟通

档案、图书和情报同属信息系统,均以信息为基础形成和发展的产物。从哲学系统论分析,档案、图书与情报管理的目的是做好信息的存储、检索及利用,无论是工作原理还是工作方法都有很强的相似性,在三者工作的职能、性质及程序又有着较强的相通性,因此,做好交流共同则是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一体化”管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打破原先松散、独立的管理体制束缚,适应信息时代要求,解决业务重叠、各自为政的弊端,需要档案、图书和情报三者进行有效一体化管理。其次,要加强政策、法规沟通协调。加强三者的制度体系的协调,结合高校档案、图书、情报管理实际,制定与新时期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所需的法律、法规、条例、政策、规章制度,实现一体化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再次,加强人才交流协作。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需要从事一体化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档案、图书、情报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服务。

(三)一体化管理载体:网络平台

网络化是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的技术支撑和信息资源共享传播的技术保障。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学科特点,搭建具有一定特色的一体化管理的网络平台,紧紧依托国家档案馆、图书馆、情报中心,以各院系的档案、图书和情报为成员,组建本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网络平台,实现档案、图书、情报三者之间的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保证档案、图书、情报网络平台下的各独立子系统中拥有信息资源组织、转换和开发功能,建立学位论文、科研成果、校史等数据库,建立起由信息资源采集、信息产品库、用户服务器及用户终端所组成的完善的档案、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系统。

猜你喜欢
三者情报图书
情报
情报
情报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踏上“四有”“三者”好老师之路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运用科学理论市场意识法制精神努力将人事干部培养成为“三者”
交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