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冬青稞种质的聚类分析

2019-12-17 15:23达瓦拉姆
赢未来 2019年34期
关键词:极差粒重穗数

达瓦拉姆

西藏萨嘎县夏如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日喀则 858600

建国以来,育种工作者根据西藏的气候及生产特点选育出很多优良的青稞品种,为改善高原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以及发展畜牧业做出很大的贡献。因此,在青稞高产育种性状选择时,应将穗部因子这一综合性状放在首要地位,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避免由于株高过高而导致青稞倒伏减产,并且各个农艺性状的因子间具有的多样性,应引起足够重视。要提高青稞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必须更好的促进青稞持续稳定发展,实现高产、优质、稳产要从政策上、经济上、技术上和社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为了对青稞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需进一步对西藏青稞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以筛选出可用于西藏青稞改良的种质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所用分析材料来源于同一个地区的71份青稞品种,在农场种植,收获后在考种室进行考种。

1.2 试验方法

该农场海拔2970米,年平均气温8.8℃,年气温710℃的有效积温2000℃—2200℃,年平均气温10℃的日数为100d,无霜期160—180d,年日照时数2000h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50—750mm,土壤偏酸性,试验田较平整。

试验采用四行种植,行长1m,行距0.25m。播种前进行试验田整平、除草以及根据试验田湿度进行灌溉,田间管理同大田管理基本一致。收获红进行室内考种,考察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单株粒重等71个农艺性状。

数据分析采用Excel和DPS分析软件,参考李绥艳的方法对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

2 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表现

将71份青稞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可看出其变异范围中株高、单株产量变异较明显,从而可说明遗传多样性的丰富。

供试材料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8个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株高的变化范围为7.5~114.6cm,平均为77.90cm,极差是107.1cm,变异系数为23%。参照大麦株高分类标准,17份材料的株高在70cm以下,为矮秆型材料;35份材料的株高在70~90cm之间,为半矮秆型材料;只有13份材料的株高在90cm以上,为中秆型材料。供试材料的77.61%为矮秆型优良资源。

穗长的变化范围为3.44~12.0cm,平均7.00,极差8.56,变异系数为22%。所有供试材料的穗长95.52%都在10cm以下,为中等或中等以下,其变化幅度在单株有效穗数、穗粒重、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中较小。

每穗小穗数的变幅为27.20~96.20个,平均65.87个,极差69个,变异系数为18%,其变化幅度在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中最小。但所有材料的每穗小穗数都在25个以上。属于多小穗型青稞。

穗粒数的变幅为25.20~90.0粒,平均60.20粒,极差64.80,变异系数为22%。穗粒数在70粒以上的材料有9份。

穗粒重的变化范围为0.94~12.78克,平均2.38克,极差11.84,变异系数为73%。其变化幅度在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中最大。

单株有效穗数的变化范围为1.2~16.60个,平均6.59,极差15.4,变异系数为52%。其变化幅度在穗粒重、单株粒重之后。单株有效穗数在5个以下占43.28,说明这些材料的分蘖性一般。

单株粒重的变化范围为0.38~20.44克,平均7.25,极差20.06,变异系数为55%。其变化幅度在穗粒重、单株粒重、千粒重。

千粒重的变化范围为14.8~46.10克,平均26.76,极差31.30,变异系数为28%。千粒重在35克以上的有4份,只有1份千粒重在45克以上的大粒资源。

3 结论与讨论

以上所研究的71份青稞材料多半为中矮杆和高杆型,有效穗数较高,穗长中等或较长,多数为多小穗类型,且成穗率也普遍较高,总的来说资源比较优良。在聚类分析上,分析结果表明是株高、总穗数、穗粒重较突出,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子。本研究表明对西藏青稞品种的进行了农艺性状的考察、评价及优良性状的筛选工作,将进行品种测定、品质评价以及基因等深入研究工作,为青稞种质资源的引进及合理地开发利用提供信息与参考。

猜你喜欢
极差粒重穗数
基于GBS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藜麦单株粒重QTL定位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二次函数极差的规律与应用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在分位数回归中结构突变的经验极差检验
氮磷施用量对冬小麦小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