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究

2019-12-22 10:31狄庆锋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医卫职业生涯医学生

徐 晶,狄庆锋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00)

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之庞大、增长之迅速令人震惊,其就业问题一直是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为727万,此后数量逐年递增,至2019年预计将达到860余万[1-7]。应届毕业生能否顺利找到工作,不仅关乎自身前途和发展,也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就业系列工作显得意义重大,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拨开云雾见明月,让迷茫无助的学生认清个人情况,了解现实需求,做好发展规划。换句话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率[8-10]。

1 医卫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笔者曾在教学之余发放了320份随机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家庭成员背景、自我认知、专业喜爱程度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相符或不符)4方面信息进行搜集。调查对象涵盖了3个年级,其中大一新生105人,大二学生87人,大三学生93人。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我校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淡薄,45%的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毫无规划,认为那是毕业时的事情,现在无需考虑。信息分析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填报所学专业是迫于家庭压力;44%的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方法、步骤等仅有模糊认识,个人规划不明确,持有“边走边看”的态度;只有11%的大学生有比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由此可见,我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待加强。

1.2 学生自我评估不准确,主观性强,对职业选择过于单一

众所周知,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客观准确的评价为前提的。自我评估是否合理,能够决定规划者是否具备客观且正确地审视自己的能力,能否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职业,给自己设定合理的职业目标等。事实上,我校很多学生往往不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估,主观性过强。要么缺乏自信,认为职业选择必须与专业对口,不然无法将自己所学和所长尽数施展;要么彼此盲目攀比,一味追求“三甲医院”“市级城市”“一少二多三近”(活少、钱多、离家近),从根本上无视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律等,过于主观化地规划职业生涯。

1.3 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少,对职业环境认知不足

理论上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包括自我认知及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的确定、实施策略与措施以及反馈调整。“职业环境分析乃最核心部分”这一观点仍有可取之处。如何指导学生审时度势,了解真实的职业环境,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优势进而实现个人目标,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只有医学生对自身和环境有了充分认识,才能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抓住机遇,不断进行调整,查漏补缺,扬长避短。

由此,首先必须了解现今的就业环境,包括医疗系统发展现状、医疗需求变化以及医卫体系人事制度改革等。当然,这种深刻认识都基于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和一定的经验积累。据笔者观察,目前我校许多医学生因为观念的局限性,片面化地把医学实习当作社会实践,以期在此期间了解就业环境。殊不知,医学实习最大的作用是带教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工作场所,为今后工作做准备。医学实习只是学校和实习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的合理优化的社会活动,不可能与真实社会实践和就业环境完全相同,导致医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医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明显不高,对职业环境认知不足,对实际职场要求估计错误,毕业后无法在本专业领域找到合适的职业,更没有发挥专业优势的机会。

2 医卫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议

2.1 成立本校就业指导部门

就业指导部门具有以下几大功能:收集整理相关医卫类就业资料;建立医卫类信息平台(如校园服务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等),适时发布、更新市场医卫类人才需求信息;适当进行职业测验、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辅导;不定期到就业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数据,理论实践相结合,有效处理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2.2 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系统

强化本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借此来满足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要建立一套全面考核和评价体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指导项目、指导水平、服务态度等。同时,还适当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塑造方面的效能指标,更有力地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性,也相应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

2.3 调查市场实际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做到对自身实践能力心中有数,学习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知识固然是用人单位考核的关键部分,但实际操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也是重要考核内容。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除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外,还要适时引导他们关注用人单位实际岗位需求。只有将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业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决策判断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统一起来,大学生才能在就业时自信应对,最终找到心仪的工作。

2.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巩固专业技能,增强职业信心

当前学校组织的校园创新创业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二年级见习、三年级毕业实习等,都是医学生不可或缺的锻炼途径。笔者一再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多参与社会实践,比如进入社区养老院、诊所、药店等兼职,去大型超市进行短期产品促销(药学系某些专业热门岗位就是销售),利用已有的实践经验积极进行职业意向测评,深刻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并进行合理分析,从而适时进行调整。目前从所收集到的信息来看,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如有的学生在药店进行短期见习后,除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外,人际沟通能力和销售能力等也有了大幅度提升,更早更多地了解了本专业今后对应的就业岗位,大大增强了职业自信,也为今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医卫职业生涯医学生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两会医声
新发展阶段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对策
急救知识普及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构筑医卫文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曼巴传奇 KOBE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