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12-22 10:31代显雨王庆麟刘云云王宇东郑亚南张少杰李筱贺李志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人文

代显雨 ,王庆麟 ,史 君,刘云云,王宇东,郑亚南 ,张 莉 ,任 翔 ,张少杰 ,高 尚 ,李筱贺 ,陈 杰 ,李志军 ,王 星 *

(1.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2.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3.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4.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相比于专业知识教学,高校应更加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即良好职业道德以及高度责任心的培养。高校培养的医学人才应该“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而不是空有医术而无医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医患冲突与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从本质上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

“医者仁心”,一名医生只有高超的医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需要有高尚的医德。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在人文方面人们所具有的美好品质,着重强调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个人价值的关注。从根本上说,人文素质强调的就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注,以及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高度尊重,同时也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重要性[1]。对于医学生而言,人文素质主要强调的是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操守[2]。医生面对的是“人”,所以不能忽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促进医患之间关系的逐步改善,还可以减少很多医疗纠纷事件。总之,只有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将高尚的医德与高超的专业技术相融合,医生的工作、学习才能顺利进行。

2 现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医学教育中,部分高校仍然存在只重视医学知识、医疗技能教育,而忽略了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3]。一些院校甚至放弃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只片面进行医学知识教学。

2.1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失

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学习学校安排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然而一些学校并没有设置相关课程,大部分学校将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政课作为必修课,但在选修课方面很少安排人文课程,这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学习人文知识。此外,学校人文课程学时相对较少,大多数学校人文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7%~8%,平均约占7.45%[4]。这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较偏低,如哈佛医学院人文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20%以上[5]。大部分学校将人文课程安排在一、二年级,其实,学生在临床实习前更需要学习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在大学初期将人文知识教给学生,到临床实习期他们可能会遗忘。所以建议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适当增加人文课程,以更好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2.2 人文课程教育方法陈旧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应该像理论知识一样单纯进行讲解,更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让学生对人文课程感兴趣,通过观看视频、讲解实例、组织活动等形式进行教学。部分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采用以理论教育为主的传统方法,没有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和医疗实践于一体[6]。大部分学校将人文教育课程考核与医学知识课程考核一概而论,都是以成绩为衡量标准,而不为人文课程设置单独的考核方式。这使得学生都以获得好成绩为目标,没有真正重视自身人文素质培养。

2.3 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不完善

医科院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高校人文环境建设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的学校建成了新校区,很注重教学设施等硬件的建设,缺少对校园人文环境的关注,例如没有建设纪念馆等。还有些学校缺乏制度文化建设,导致没有相应制度和方法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约束,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1]。

3 对策

3.1 改革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尽可能开设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另外,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也非常重要。在医学类高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学生专业知识教学与人文素质教学有机结合,摒弃传统陈旧、老套的教学方法。可以邀请专家来校开讲座,向学生讲解目前医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有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为日后更好地融入工作奠定基础。此外,高校还应该注意人文课程的安排时间。对于基础人文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医学导论、医学史等,应安排在一、二年级;而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安排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健康促进与管理等课程,分阶段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1]。

3.2 加强人文素质实践教学

实践是将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与体会,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首先,重视高校社团实践教学。一些与医学人文素养培养有关的社团如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总队等,可开展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例如,红十字会可以组织会员学习急救知识与常用包扎方式,使学生碰到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伸出援手,体会到治病救人的自豪感,这比单纯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其次,高校可要求学生假期去医院、乡村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实地见习,从而早期接触患者,提前了解医患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最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敬老院给老人体检、参加志愿者活动、参与遗体捐献仪式、到医院门诊进行导医实践等,提高医学生对医疗事业的认知度,从而强化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1]。

3.3 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育观念、工作态度和品德修养等,均对学生的成长和人文素养培养具有深刻影响。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时俱进,努力更新教育观念,终身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讲授医学专业知识时,教师应该将人文知识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如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等。同时,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的评价工作,经常性地组织学术会议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7],争取培养一批集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师。另外,还要提高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还要培养医学生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这无疑会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医学生人文素质能否大幅度提升,对医患关系能否改善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人文素养对医学模式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8]。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统一的学科,因此,就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现状来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医学院校必定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医生。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人文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