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医学专科生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思考

2019-12-24 01:22宋国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专科生功利性医学

宋国英

(平顶山学院图书馆,河南 平顶山 476000)

医学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阅读在医学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对于医学本科生而言,医学专科生知识储备较少,理论基础和知识运用能力薄弱,积极阅读素养有待提高,在整个专业学习阶段阅读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研究分析医学专科生阅读现状,结合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为提高医学专科生阅读水平和能力提供参考。

1 医学专科生阅读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阅读数量减少,功利性过强

如今的书籍浩如烟海,而专科生受自身知识储备影响,加之个人的精力有限,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质量图书对医学专科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加之部分医学专科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自身的阅读能力、文献获取能力和信息化素养还很有限。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喜欢阅读的医学专科生数量越来越少,导致他们阅读图书的数量也在减少[2]。医学专科生的阅读普遍以专业应用、查找资料和增进知识为主,这与医学专业课程较多、专业学习任务繁重、无暇阅读其他书籍有关。大部分医学专科生的专业学习是十分勤奋扎实的,这是医学专科生求学状态的良性特征,但也显示出医学专科生在提高修养、欣赏娱乐等方面阅读过少,说明医学专科生阅读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工具性倾向。因此,发挥阅读对医学专科生人格形成的全面滋养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1.2 浅尝辄止,深度不够

读书是内因、图书、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应当引起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从学生个人角度来看,主要表象是读书的目的性不强,无系统、无计划,选书比较随意,翻看随意,往往浅尝辄止,不能静心读书,深入思考,领悟书中精髓;从书的本身去分析,有些书让人爱不释手,越读越有意思,而且让人百读不厌。当然有的书虽好,但读者若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和修养,也很难做到“静心去读”。从外部环境来分析,由于微信、电脑、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读者获取资讯的渠道多样化,最初被医学专科生用于读书的时间逐渐被网络侵占[3]。由此,很多医学专科生存在选择生活娱乐方面的书籍较多,文学艺术和教育心理、励志等方面的阅读次之,可见,医学专科生既有热爱生活和朝气蓬勃的一面,也希望能通过阅读等方式释放学习压力。阅读诸如文学艺术、教育心理和励志之类的书籍是医学专科生追求进步、消除思想困惑、提高个人修养的良好手段,这无疑是积极的一面。

1.3 安排无序,方式单一

在医学专科生的求学生活中阅读倾向于随意性和消遣性,存在阅读边缘化倾向。据有关调查显示,医学专科生对于阅读普遍不够重视,不仅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而且缺乏合理的时间安排和阅读计划[4]。在医学专科生的学习生活中阅读显然已被边缘化,随意性倾向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医学专科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当今医学专科生的阅读已经不只依靠传统的图书馆或纸质媒介等途径,其阅读途径有了极大的拓展,其中网络阅读是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医学专科生在阅读方面所接受的指导较多的来自教师,其次为家长和学长,极少有学生曾接受过著名作者的指导。这些现象说明,当今医学专科生的阅读交流圈子缩小了,而且在他们的求学生活中,缺乏经典阅读的引导,阅读感受的分享也较为贫乏。这非常不利于医学专科生迅速、有效地积累和获得各学科知识,不利于其人文素养和优良品格的形成。

2 改进措施

2.1 优化环境,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营造具有浓厚阅读氛围的校园文化,使医学专科生感受到阅读就在身边,阅读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既方便有趣,又自然充实,这对于医学专科生勤勉阅读、增长知识和陶冶情操非常有帮助。学校应重视医学图书馆建设,建立阅读推广委员会并统筹安排阅读推广活动、实施阅读指导工作、学者加强读者阅读研究三位一体的阅读推广机制。以图书馆为主要实施力量,既组织本单位的阅读推广工作,又抽调专家研究读者的阅读行为,在阅读推广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创造性地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5]。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更好地满足医学专科生对知识和阅读的需求,从而深化和细化阅读服务工作。同时,应尽量保证书籍品种齐全,涵盖多个学科和相关学科精品。除了硬环境建设外,还应同时注重图书馆的软环境建设。不仅要提供宽敞明净的阅读环境,还要营造充满人文艺术的氛围,确保医学专科生在阅读中心情愉悦,汲取知识,润泽思想。让高质量、高品位的阅读栏在校园随处可见,方便学生随时阅读和交流,使校园处处可阅读,时时可读书。

2.2 搭建平台,提升阅读服务

阅读交流对医学专科生的成长过程非常重要,交流是思想与思想碰撞的过程,是产生灵魂火花的过程,是一种思想衍生出形形色色观点的过程。医学专科生在读书思辨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使自己的心智和思想逐渐成熟,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可以放大阅读效果,同时又可以营造学生之间融洽的氛围。学校可以通过设立阅读欣赏课程、创办阅读角、阅读小木屋、主题沙龙等课余活动,为医学专科生搭建阅读交流平台,构建学生阅读的良性互动链条。多渠道开展阅读服务工作,强化新生的入馆教育;鼓励专业教师和专家学者参与医学专科生的导读工作;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改善图书馆环境,提高图书馆场所的阅读功能;在高校图书馆设置独立的导读部门,同时配备专门的馆员,开展读者导读工作;学校应开设阅读公共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选修,从而慢慢提高这些课程的影响力,使学生形成积极阅读的良好风气。

2.3 制定阅读计划,消除阅读困难

阅读推广委员会需要根据形势,因地因时策划多种多样的读书计划,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式来评价阅读效果。阅读推广活动应重点突出,多途径推进;应和当地媒体进行项目化运作和品牌化建设,不断完善阅读推广委员会各分会的管理机制。针对不同年级医学专科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帮助他们科学系统地选择读物,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合理安排阅读次序,以培养和提高其阅读能力。很多医学专科生对一些医学杂志、书籍和刊物,普遍反映“想读,但读不懂”,一些同学浅尝辄止,很少有人能潜心读完整部经典。对此,可以引导学生先读一些比较浅的基础理论,积累一些层次性阅读的技巧,再去了解综合性医学知识,这样再研读医学专著时遇到的困难就会不断减少[6]。

2.4 强化阅读引导,倡导深度阅读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阵地的快餐式阅读往往存在功利性和浅表性,甚至存在断章取义的严重缺陷,这对于正在成长的年轻人容易产生误导。对此,要引导医学专科生深度认知和思辨阅读,不断提高其自省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构建非功利性阅读的思想理念。非功利性阅读是接触真正的科学知识,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对事物具有较为理性的看法和思考。提倡深度阅读是淡化功利性阅读的有效方法,在阅读中不断推敲和反复思考,或者对阅读过的故事、情节予以总结,并围绕知识写出自己的感想和认识[7]。经典著作的深度阅读,对于一个人思想的内化与升华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个体自省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有助于个体发展吸纳新知识和新思想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本领。引导医学专科生充分认识快餐式阅读存在的弊端,正确利用各种阅读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深度阅读,获取丰硕的阅读成果,这对于提高医学专科生的自省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2.5 端正阅读目的,厚积职业医德

制定阅读计划,让阅读成为医学专科生的习惯,引导医学专科生克服功利性阅读的心态,立足于对知识和文化精髓的归纳、反思、辨析、拓展和积累,学会在阅读中践行、思考和享受,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以正确的阅读目的为指导,帮助医学专科生制定阅读计划,做到学科兼容和知识交融,关注人文精神和医学知识。借助广泛而深度的阅读,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养成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使医学专科生的素质和能力更加彰显出深邃性、综合性和丰富性,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鼓励医学专科生注重研读经典并努力拓展阅读范围,形成宽厚的医学人文素养。经典书籍是较为完美的人类知识宝藏,是人类文化宝库的精华。在医学专科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深度阅读经典书籍,有助于思想进行洗礼,有利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正确凝练和塑成。医学专科生学习任务繁重,容易钻进狭隘的专业学习领域和思维闭塞的圈子中,阻碍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此,应拓展他们的阅读范畴、广泛沉淀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形成厚重的医学人文素养,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对病人的疾苦感同身受,这对于成为一名医德高尚和医术杰出的医生具有重要帮助。

2.6 师生同心协力,激发阅读兴趣

在医科院校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有效地促进教师群体的阅读行为,提高教师队伍的阅读素养,扩充专业知识储备,这不仅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也可以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和能力提升。学校可通过设立医学经典阅读论坛、经典案例阅读研究活动、阅读奖、阅读小标兵等制度,落实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阅读的广泛性、兴趣性和主动性;建立检查、落实和督导制度,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引导和带动医学专科生阅读的工作中。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立阅读优秀班级、先进个人、阅读标兵等方式,激发医学专科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使阅读真正成为医学专科生的内心需求,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自主阅读、认真阅读、渴望阅读、积极阅读、享受阅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猜你喜欢
专科生功利性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高等院校医学生信息道德认知调查与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
医学、生命科学类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
防守压倒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