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2-24 12:33张迈吕强国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朝阳区体育运动课外

□ 张迈 吕强国(渤海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13)

1、研究背景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5年发布的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中小学生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 比 2005 年分别增加 1.94、0.63、2.76、1.15 个百分点。儿童阶段作为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时期的肥胖将影响其接受教育程度和生命质量。体育锻炼是干预儿童肥胖的有效方式。课外体育锻炼作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形式,在促进儿童体质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对肥胖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剖析,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对策,为促进肥胖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降低儿童肥胖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2、研究对象与过程

以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抽取北京市朝阳区10所规模较大的小学,每所学校抽取10位肥胖小学生,其中男、女生各5名,共计100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自编的 《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3份(男生45份,女生48份),有效率93%。运用spss22.0对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进行整理、筛选、统计、分析,并就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

3、结果与分析

3.1、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

(1)校内课外体育锻炼现状。

①锻炼频率

对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在校内每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除大课间体育活动之外)的次数进行统计发现,每周参与校内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为“1次及以下”的有9位同学,占比9.68%;每周参与次数为“两次”的有12名学生,占比12.90%;参与次数为“三次”的学生数量最多,有43位,占比46.24%;参与次数为“四次及以上”的有29位学生,占31.18%。因此,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肥胖小学生每周校内课外体育锻炼次数在3次及以上,只有少数肥胖小学生低于3次。说明从整体上而言,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在校内参加课外锻炼的频率较高。

②锻炼持续时间

进一步对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每次课外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发现,每次校内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小于30min的有6位学生,占6.45%;表示每次校内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30-60min之间的有58位学生,占比62.37%;反映每次校内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60min以上的,有29位学生,占比31.18%。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肥胖小学生在校内每次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30min-60min。作为小学生,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60min既能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也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实际。

③锻炼强度

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决定了体育锻炼的“数量”,但体育锻炼的强度决定了体育锻炼的“质量”。小学生参与的体育锻炼只有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对身体消耗脂肪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参与校内课外体育锻炼的强度进行调查发现,表示校内课外体育锻炼“没感觉”的有2位学生;表示“有点发热”的有8位学生,占全部调查学生总数的8.60%;表示“微微出汗”和 “中等出汗”的分别有 37、26位学生,分别占39.78%、13.98%;另外表示大汗淋漓的有20位学生,占21.51%。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肥胖小学生在校内课外体育锻炼中都出汗了,达到了体育锻炼的效果。但是也还有部分学生“没感觉”或“微微发热”,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强度,以增强锻炼效果。

④锻炼项目

对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进行调查发现,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有跑步、跳绳、实心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其中跑步、跳绳、实心球为小学生体质监测的必测内容,因此很多教师以及学生都会安排在课外进行“加练”,特别对于肥胖小学生,达到标准需要经过更多的练习,因此以上述三个项目作为课外体育锻炼的比例较高。另外,在足球和篮球项目上,男生分别占68.89%、77.78%,而女生在该两个项目上分别只占39.58%、33.33%,说明在足球和篮球项目上,男生参与度较高。在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上,女生的参与比例则高于男生。说明男生偏向于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倾向于强度稍低的运动项目。

从对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校内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可以得出,当前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校内课外体育锻炼参与频率较高,锻炼持续时间较为合理,锻炼效果较为明显,锻炼项目以体质监测项目及球类运动为主,但呈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总体上而言,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校内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状况较好。

(2)肥胖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现状。

①锻炼频率

对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频率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每周参加两次,有39位学生,占比41.94%;其次是“一次及以下”,有 26位学生,占比 27.96%;在“三次”及“四次及以上”的学生分别占比19.35%、10.75%。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开展次数在每周三次以下,低于校内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频率。因此,体现出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每周校外体育锻炼次数相对不够。

②锻炼持续时间

进一步对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每次校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行调查发现,每次校外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30min以内的有34位学生,占比36.56%;在30-60min之间的有44位学生,占比47.31%;在60min以上的有15位学生,占比16.13%。研究结果表明有接近一半的肥胖小学生校外体育运动持续时间在30-60min,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在30min以内,持续时间较短。通过访谈得知很多小学生通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是晚饭后或者周末,因为学业负担重,还需要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压缩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如果当天作业较多,则会放弃开展体育锻炼。

③锻炼组织形式

对北京市朝阳区学生参与校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进行调查发现,家庭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有32位学生表示其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家庭体育活动,占比34.41%;其次分别是冬夏令营、俱乐部、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活动,分别占19.35%、16.13%、10.75、6.45%。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排在首位的组织形式是家庭体育活动,但是仍然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此项,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家长迫于生计,特别是在北京地区生活压力较大,而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朝阳区肥胖小学生选择冬夏令营与俱乐部,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冬夏令营及俱乐部为肥胖儿童开设了相应的减肥课程及活动,家长将孩子送到冬夏令营及俱乐部在专业的指导下开展体育锻炼。另外,体育社团和设区体育活动占比较低,反映了当前学生体育社团建设不足及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不足,需要在这两方面进一步加强。

因此,对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现状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校外体育锻炼频率较低,多在每周两次以内;锻炼持续时间较短,有些不足30min;组织形式中以家庭体育活动为主,但占比不高,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活动有待加强。

3.2、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分析

(1)主观方面。

①对自身肥胖程度的认知

对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对自身发育程度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认为自身为正常体重的有21名学生,占比22.58%;认为自身超重和肥胖的分别有54名和18名学生,分别占比58.06%和19.35%。说明有超过20%的小学生对自身的身体肥胖未能准确的认知。对自身肥胖状态未能正确的认知,会影响到小学生对肥胖及时采取干预行动,包括运动、饮食控制等。

②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

对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分别有31.18%、23.66%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其 “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体育锻炼;22.58%的学生表示其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为“一般”;另外有17.20%、5.38%的学生表示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为“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肥胖小学生对体育锻炼持积极的态度,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不够积极,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

③体育运动习惯

对小学生是否养成规律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调查发现,有27位同学表示其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占比29.03%;而有66位同学表示其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占比70.97%。说明只有不到三成的肥胖小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体育以及家庭社会教育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意识为目标,而不是只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在培养小学生体育运动习惯为目标,加强对小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

(2)客观方面。

对限制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客观方面因素进行调查发现,排在前三位,且占比在50%以上的因素依次是“没有时间”、“缺少活动伙伴”及“缺少场地器材”。其中“没有时间”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当前学业负担较重,且部分家长出于希望孩子成才的心理,安排孩子上很多的课外辅导班,从而挤压了参与课外锻炼的时间。“缺少活动伙伴”主要是因为当前小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且很多学生家长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暇陪伴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由于小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具有依赖特性,希望有人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因此,活动伙伴的缺乏成为限制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另外,缺少场地器材主要是因为当前部分学校体育条件落后,场地器材不足,以及社区体育供服务供给不足,在一公里范围内不能为小学生提供开展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从而限制了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

因此,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影响肥胖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小学生对自身肥胖程度的认知、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以及体育运动习惯;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时间、缺少活动伙伴、缺少场地器材。

3.3、改善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对策研究

(1)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也不利于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因此,应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及体育素养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和需要,采取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游戏教学法,改革评价方式,激发小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体育运动爱好。

(2)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肥胖小学生体育运动的缺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比如大课间体育活动、运动会、体育文化节,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3)加强校外体育锻炼,增进学生体质健康。

调查中发现,当前小学生校内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优于其校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当前家长以文化成绩为重、忽视体育价值的观念;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小学生开展校外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场地、器材、设施和体育指导服务。通过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的课外体育锻炼,增进小学生体质健康;再一方面,减少学生课外负担,不“跟风”上培训班,给小学生更多参与课外锻炼的时间。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1)在校内课外体育锻炼方面,当前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校内课外体育锻炼参与频率较高,锻炼持续时间较为合理,锻炼效果较为明显,锻炼项目以体质监测项目及球类运动为主,但呈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总体上而言,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校内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状况较好;

(2)在校外体育锻炼方面,北京市朝阳区肥胖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现状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校外体育锻炼频率较低,多在每周两次以内;锻炼持续时间较短,有些不足30min;组织形式中以家庭体育活动为主,但占比不高,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活动有待加强;

(3)影响肥胖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小学生对自身肥胖程度的认知、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以及体育运动习惯;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时间、缺少活动伙伴、缺少场地器材。

4.2、建议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加强体育指导、增加体育运动设施、多开展趣味体育活动,同时加强单纯性肥胖小学生自主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自觉进行体育锻炼,适当增加单纯性肥胖小学生的活动时间、活动强度,通过增加运动量来达到为肥胖学生减重的目的;家长应该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足够的重视,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以身作则多主动带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政府应该加大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建设的投入,加大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猜你喜欢
朝阳区体育运动课外
体育运动
小满课外班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艳绝北京城
大麻是个啥?
呆呆和朵朵(13)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