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25 07:59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医学影像批判性

(1.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 蚌埠 233000; 2.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系,安徽 蚌埠 233000)

现代社会医学类高等教育以岗位胜任力为主要导向理念,培养出既能胜任岗位要求,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能素质的医学生[1-2]。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近几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增专业,培养具有临床医学做基础、具备现代医学影像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可以进行影像检查、影像诊断与治疗等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3-4]是其培养目标。

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医学影像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突飞猛进,成为一门综合学科,包括X线、CT、MRI、超声成像、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等,在医学诊疗、教学及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我们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按照课程教学目标,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中心,以强化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发展潜质为核心,积极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15级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人)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30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前两组学生的课程设置相同。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由相同的教师团队带教,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进度均相同。

1.2.1 对照组 采用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带教模式,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向学生系统讲授常见病的影像表现。

1.2.2 实验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教学方案。①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选取本章节知识点、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典型案例,并对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撰写好教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前1~2周将案例资料发放给学生;学生按照此案例提前查阅资料,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病例讨论,并得出结论,将病例讨论的内容制作成PPT以备课堂正式讨论;课堂上,由学生围绕该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并讨论问题;最后由教师对本次内容进行总结。②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法。教师提前2周将典型病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以及需要循证讨论的问题纲要提供给学生;学生利用其理念,结合患者的所有资料,查找最佳证据进行分析、整合、小组讨论,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将循证分析结果及相关循证资料制成书面报告,进行汇报;最后,带教老师补充完善相关证据,给出病例最终结果,和开始的诊断相比较,并进行归纳、总结、点评。③网络辅助教学(E-learning)。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构建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医学影像学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在线学习与测试、讨论问题、师生交流、辅导答疑等,有效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网络辅助教学方式。

1.2.3 教学效果评价 ①期末综合考核。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读片考核成绩。理论考核,采用无纸化闭卷考试,满分100分;实验技能考核内容为实验报告书写与读片测试,满分100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核形式为病例影像分析,重点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医学影像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的能力,满分100分,评分细则:本病例可能的诊断30分、诊断依据30分、鉴别诊断20分、进一步作哪些检查以确定诊断20分,合计100分。②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表[5],量表内容包括7个维度,分别为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望和认知成熟度等。采用Likert 6分制评分法,非常赞同为1分,非常不赞同为6分。每个维度分值和总得分范围分别为10~60分和70~420分,总分≥350分代表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80~350分说明有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211~279分说明有中等批判性思维能力,≤210分具有负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两组各发放30份调查问卷,合计60份,均有效回收。③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提升知识的掌握与融会贯通、激发求知欲、强化自主学习、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检索文献能力、提升循证思维、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等能力。满意的“√”,不满意的“×”;两组各发放30份调查问卷,合计60份,均有效回收。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综合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的理论、实验技能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2 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得分情况 实验组测量表总分为(319.07±1.91)分,说明有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且在七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1 两组学生期末综合考核成绩比较分)

2.3 两组教学效果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在提升知识的掌握与融会贯通、激发求知欲、强化自主学习、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检索文献能力、提升循证思维、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得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满意情况比较 (n,%)

3 讨论

3.1 CBL推动医学影像学课堂改革,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018年10月教育部提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潜能。CBL于20世纪初始创于哈佛大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临床经典案例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讨论,综合运用所学医学理论知识,解决案例所提出的实际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并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6-7]。CBL教学方法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观能动性,提高临床思维、沟通表达、检索文献等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成为当前医学教育领域公认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8-10]。当然,CBL教学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用临床案例的质量、授课教师的知识层次和教学水平[10-11]。

3.2 EBM教学法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992年循证医学时代到来,也标志着临床医学实践由“经验医学”模式进入“循证医学”模式阶段[12]。循证医学是指以科学证据为基础,在临床技能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出证据,并进行分析、评价,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医学模式[13-14]。循证医学强调医疗应建立在严谨的科学证据之上。科学精神是以严格的逻辑论证和证据为基础,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证据,也是批判性思维[15]。研究表明,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可有效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6]。本研究结果显示,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还能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当然,在EBM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本着“授人以渔”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让学生学会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临床问题。

3.3 E-learning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已成为医学教育热点[17-18]。医学影像学发展迅猛,医学影像学网络学习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壁垒,将医学教学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为学生拓展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了线上和传统教学结合、课内外相结合的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是现代医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其在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引导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医学影像学网络学习平台为师生之间提供了跨时空、跨地域的交流环境,改善了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较少的现象。因此, E-learning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交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与创新精神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19]。当然,E-learning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3.4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在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CT、MRI、DSA、CR、DR、PET、SPECT以及智能超声诊断系统等各种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并应用于临床,促使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医学影像技术学起步较晚,以至于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人才跟不上医学影像技术快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明显[20-23]。因此,加强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专业的建设,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才迫在眉睫,而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则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传统的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教育为中心,向学生系统讲授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授课教师仅仅注重知识的单向“注入式”传递,导致课堂教学单一、学习积极性差[24-25]。显然,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自主学习、检索文献、解决实际问题、相互交流及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已经影响了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医学影像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诚然,CBL、EBM、E-learning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却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26]。教学实践证明,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创新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医学影像批判性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