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服饰现代传承与发展探索

2019-12-27 11:28◎罗
文化产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凉山州凉山传统工艺

◎罗 眉

(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 成都 610072)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赋予的“新的文化使命”。在凉山彝区,彝族服饰不仅是留住彝族优秀传统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彝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彝族服饰的现代传承与发展可以为彝区的脱贫奔康注入文化活力、产业动力。

一、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

(一)政府主导是文化保护传承的必然选择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作为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直过地区”,受地理、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影响,今天的彝区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上依然呈现出十分落后的状态。然而凉山彝族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火把节、彝族年、服饰、丧葬、婚俗、毕摩、民间音乐、舞蹈、文学、文字、绘画、器乐、建筑、体育文化等,展现了凉山彝族文化博大而深厚的底蕴。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着区域环境、历史特性、社会特点、民族习俗、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被誉为“穿戴在身上的历史”。彝族服饰上遗留下来的很多符号记录了彝族那段很不为众人所知的历史文化,如“擦尔瓦”“英雄髻”就记载着彝族南迁和凉山彝族支系的迁徙路线及六祖分支的历史[1]。彝族服饰也展示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文化风貌,如昭觉县是凉山彝族“义诺”“圣乍”“所地”三个土语区的结合部,土语间的差别虽小,但在服饰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以男性服饰的特征为例,这三个土语区被俗称为“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地区。千差万别的彝族服饰展现着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凉山彝族服饰根植于彝区,渗透到彝族群众生活中,民间自发推动着彝族服饰的制作、生产、销售和推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的逐步推进,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彝族传统服饰工艺的生存空间在逐渐缩小,相应的彝族传统服饰文化内涵、色彩崇拜、工艺价值也在消失和衰败,彝族服饰承受着保护与传承的巨大压力。因而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凉山,彝族服饰的保护传承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二)彝族服饰被赋予更多期待和责任

1.在非遗保护中,“彝族服饰”成为彝族文化的“传播器”

在国家、省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下,2014年11月,彝族服饰被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作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方式传承。在凉山州,建立了两个与彝族服饰有关的“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彝族服饰生产性示范基地(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四川省彝族服饰(会东奥索布迪服饰生产性示范基地)。借助非遗保护工作,彝族服饰成为留住彝族优秀传统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成为弘扬彝族文化的“传播器”。如昭觉县的服饰资源是全州17个县(市)中最为丰富的,但在2004年前,该县的彝族服饰文化传承到了濒危的地步,绝大多数彝族群众都没有成套的彝族服饰。近几年,在凉山州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下,通过连续举办彝族服饰文化节、组织彝绣技艺培训等方式,催生了“恒泰广场”“步行街”两个大型的彝族服饰制作、批发、零售基地,昭觉县也成功申报成为“中国彝族服饰之乡”,彝族服饰再次回到了群众生活之中,成为彝历新年、火把节等重要节庆的一道靓丽风景[2]。

2.在脱贫攻坚中,“彝族服饰”成为文化扶贫的“助推器”

长期以来,彝区存在的“贫穷文化”现象阻碍着彝区的发展。如彝族群众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传统的人际关系及礼教习俗等,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发展彝族传统手工艺产业,鼓励彝区群众主动去传承和保护彝族文化,不仅可以修复彝区的文化生态,而且还进一步促使彝区群众主动从平庸、无所作为的层面上超越出来,去自觉、自悟地发展,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彝族贫困地区的人有了这种个性,就为自身的脱贫致富注入了文化活力、文化创造力,从而在坚守精神家园中实现文化脱贫、文化富民[3]。

在脱贫攻坚中,“彝族服饰”成为文化扶贫的“助推器”:一是优秀的彝族服饰传承人成为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如彝族服饰省级非遗传承人贾巴子则,成立了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公司不仅是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三个重点项目之一、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还是凉山州工会、州妇联“彝族刺绣”项目培训的龙头企业之一。贾巴子则积极参与凉山州“彝族刺绣”扶贫项目培训,主动安置参训贫困妇女到公司就业,还定期去贫困村收购手工绣片;二是“彝绣”是凉山彝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彝绣技能成为彝族妇女脱贫致富的法宝。彝族妇女贫困是凉山州深度贫困的重中之重。在凉山州尚有的17.8万建档立卡户中,贫困妇女有10.13万,占全州贫困总人口的57%。这个比例比全国高出10.5%。这一特殊的群体,致贫原因复杂、贫困深度超常、脱贫难度很大、返贫风险很高,是凉山州脱贫攻坚必须攻破的堡垒。从2013年起,凉山州妇联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开展“巾帼脱贫行动”的意见》,每年投入500万元培训绣娘,推动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帮助其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州11个县市已培训绣娘7000多人次,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绣娘队伍,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妇女从事彝绣手工艺术创业就业17970多人。

3.在全域旅游中,“彝族服饰”成为文化活力的“催生器”

近年来,凉山州全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构建“一核、两翼、四圈、四带、多点”全域旅游格局,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产业融合。在全域旅游推动下,“彝族服饰”成为文化活力的“催生器”:一是通过“火把节”“彝族年”等地方节庆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彝族服饰,通过创作一批优秀的音乐、影视作品来展示彝族服饰,大力提升彝族服饰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凉山州全力发展壮大彝绣产业[4]。随着彝族服饰从以传统的本土消费市场为主向旅游工艺品市场拓展,从传统生活必需品向文化创意产品、旅游纪念品等转型,彝族服饰的销售市场在不断拓展。彝族服饰不仅成为凉山275万彝族同胞彝历新年、火把节等重要节庆活动必备的紧销货,还远销到云南、贵州、广西等彝族集聚区。目前,凉山州各县城及乡镇彝族服饰大大小小门市有600余家,并出现了贾佳服饰、古夷彝绣、昭觉服装厂等龙头企业。为了支持彝绣产业发展,凉山州人民政府制定了《凉山彝族自治州2015-2020年彝绣产业发展规划》和《凉山州彝绣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州规划初步建成产业园和10个产业基地,实现年总产值1.39亿元;三是为了全方位展示彝绣独特的工艺,集中打造彝族服饰产业,凉山州在西昌市西郊乡尤家屯安置新村内规划出一个“大凉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依托,布局1万平方米,打造起“一馆一街一中心”商业园区,以此为阵地带动西昌乃至整个凉山服饰、银饰等产业的发展。

二、凉山彝族服饰传承发展的诉求与困境

在政府主导下,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濒危的局面走出来。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内在统一的,彝族服饰要能融于当代生活,在更广阔的空间得以传承,需要不断融入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守古与通今:彝族服饰传承的现代诉求

凉山彝族服饰的继承、保护、发展和创新,不仅对于展示彝族人民新形象,提升彝族文化知名度、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意义重大深远,而且有利于彝族服饰文化品牌进入更广阔的市场。一方面,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本真性”是非遗保护传承的核心和价值所在,是任何非遗保护方式都必须遵循的前提和关注的根本。彝族服饰传承最重要的是工艺及其内涵理念的传承。另一方面,从融入当代生活的角度来看,如今有些厚、重、大的凉山彝族传统服饰,已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节奏不协调,显得过时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现代审美和大众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创新设计和科技提升是彝族服饰产业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守古与通今成为彝族服饰传承的现代诉求。当今彝族服饰的传承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复古”,而是重塑传统,是从彝族服饰文化中去寻找应对现代化冲击的民族智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内涵、价值取向和文化风貌。

(二)凉山彝族服饰创新性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彝族服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迫切需要突破四大困境:

1.市场开拓难

一方面,随着现代服饰的普及和流行,便捷、时尚的生活理念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审美和生活观念。在彝区,除了参加重大节庆活动,很多彝族人已经不再穿民族服饰,客观上存在彝族服饰市场弱化的现象;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彝族服饰产业化发展主要是靠民间自发运行,一些以此为生的手工艺人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彝族服饰产品的生产仍以家庭作坊为主,主要面向当地消费者提供产品。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支撑,现有生产者自身文化和审美水平有限,生产工序繁杂、制作成本高周期长,缺乏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现代生活融合程度不高,很难开拓新市场。

2.工艺创新难

缺乏创意设计和科技提升是目前彝族服饰产业发展的一个明显短板。凉山州多数彝族服饰企业在产品设计、工艺提升上几乎没有研发投入,服饰图案设计要么照搬传统图样,要么模仿、抄袭他人设计成果,要么大砍大削的分解式“改良”,使其支离破碎而失去彝族本身的审美特色;工艺上既没有挖掘和提炼好彝族传统服饰工艺的技术,也没有很好借鉴和吸收现代工艺品新的工艺和技术,由此生产出的服饰产品由于技术粗糙、品质低,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多数小企业主要靠一年一度火把节、彝族年等彝族传统节庆的季节性订单来维持运转,利润微薄。同时,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和技术标准,绝大多数彝绣产品走不出国门,无法取得国际订单。

3.人员培训难

无论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习基地的培训,还是州总工会、州妇联等部门组织的彝族服饰手工技能培训,都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传承后继乏力,愿意学并能够掌握所学技艺的人少。如部分老百姓参加彝绣培训的目的不是学手艺,而是为了挣每天30元的补贴。另一方面没有专门的培训教材和师资,当前彝族服饰手工技能培训主要依靠本地“土专家”授课,产品的研发设计基本是凭经验、靠直觉。

4.市场运作难

现代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任何一件产品都必须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宣传与营销,这才符合市场运作的规律。彝族服饰长期以来靠家庭手工业作坊完成生产,由自销或代销流入市场,几乎没有行业协会、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销售手段的参与,没有形成运作有效的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市场营销体系和网络平台。彝族服饰产业规模较小,缺乏具有较强推动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品牌效应不突出,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凉山彝族服饰传承与发展路径创新

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办非遗发〔2018〕46号)、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办非遗发〔2018〕40号)。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作出具体部署,明确提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同时,选取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

2019年2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专题会议暨签约、揭牌仪式”在西昌市举行。与此同时,工作站推行“政府+电商企业+非遗扶贫工坊+贫困群众”的模式,并首选彝族服饰作为推广项目,为彝族服饰传承与发展探索出一条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同时发力的新路径,有望从以下三方面突破凉山彝族服饰创新性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一)政府管理形成合力

目前,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脱贫攻坚、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多重要求下,凉山州委宣传部、州总工会、州妇联、州文广新局、州农工委、州旅发委、州非遗中心、州扶贫办等部门都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平台开展推动彝族服饰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但部门之间的相关资源还缺乏有效整合,尚未形成统筹规划合力。通过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将这些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管理合力[5]。

(二)电商企业搭建创意设计和销售平台

唯品会是我国知名的电商平台,其在行业联合指导、非遗人才培养、非遗时尚产品打造、电商公益售卖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唯品会特色电商公益平台“唯爱工坊”,已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是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设立的第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充分发挥唯品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专业优势和行业领先的设计、创新、管理、运营整合能力。唯品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产品销售,通过办展、办赛,参展、参赛,推介产品,宣传品牌;建立互联网推广平台,介绍传统工艺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推介相关产品,吸引投资者入驻相关项目;将联合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项目、飞亚达和生活在左等品牌合作方共同成立非遗设计扶贫联盟,为工作站提供创意设计智力支持。

(三)非遗就业工坊提供技艺指导和产品订单

按照国家出台的《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办非遗发〔2018〕46号)的要求,设立非遗就业工坊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传统工艺培训;发展提升传统工艺产品;扩大传统工艺产品销售渠道。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目前也下设了若干个非遗就业工坊,为贫困群众提供非遗技艺指导和产品订单,以传统工艺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同时也激发群众传承技艺的热情,夯实非遗传承的基础。

四、结语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彝族服饰现代传承的必然选择。彝族服饰的现代传承与发展,须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同时发力,创新路径,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格局,才能推动彝族服饰产业化发展,更好地助力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最终实现彝区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凉山州凉山传统工艺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凉山州果叶兼用桑间套作马铃薯技术
推进蚕桑基地建设 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高校艺术教育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分析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凉山州: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